第7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時武親王應該分派了大量斥候往後山去打探了。」

  夏侯琢道:「他什麼都知道,也知道我們都知道,可沒有別的辦法,他得讓自己手下的兵看到,他在想辦法,他得讓左武衛的士兵們不知道。」

  這話說起來有些拗口,但意思很清楚。

  武親王不敢讓左武衛的士兵們失去士氣,更不敢讓左武衛士兵們失去信念。

  他自己可以在沒人的時候發愁,卻不能在士兵們面前發愁。

  可以想像的出來,他甚至還要在士兵們面前哈哈大笑,說你們看,這就是天意,寧軍耗時費力的想包圍我們,可卻在這芒碭山里還給我們建造了一座木城。

  士兵們會因為這座木城而安心,還要嘲笑寧軍之前的布置白白便宜給了他們。

  可是這些自欺欺人的話,武親王在說的時候,自己內心中會很難受。

  「這個季節,山中樹木繁茂,他們不會徹底沒的吃。」

  夏侯琢道:「不過圍上三個月後,啃樹皮吃樹葉的左武衛,也就沒有那麼讓人忌憚了。」

  這就是寧軍的將軍們,哪怕已經占了如此優勢,也不會對敵人有任何的輕視。

  尤其是像夏侯琢他們這樣的人,從小就聽著武親王的威名長大。

  而對於夏侯琢來說,此時的情況其實更為特殊,畢竟武親王是他的長輩,是他父親的親哥哥。

  唐匹敵道:「若是換作別人,我可能要去勸一勸,能少傷人命終究是好事,可對手是武親王,勸而無用。」

  這事大家都清楚,大楚的那些名將,換作其中任何一個被圍困於此,唐匹敵勢必要派人去勸勸。

  那是十萬府兵,還是十萬最精銳的左武衛府兵,能不傷這些人而取勝,自然更好。

  得十萬左武衛精銳,猶如得擎天之柱一根。

  再換個角度想想,哪怕還是這支左武衛,但武親王不在左武衛中,勸降都有幾分可能。

  「要不然,我試試?」

  夏侯琢看向唐匹敵。

  唐匹敵搖頭:「不用,第一是兇險,就算你是他的子侄,可以武親王用兵來說,私情和十萬將士生死相比,你一定比不過,你只要進山就會被他扣下,然後以你來做威脅。」

  「第二,武親王那樣的人,如果他真的想為部下考慮,他不用等我們派人去勸,他自己會派人下來。」

  夏侯琢想了想,確實如此。

  他其實和武親王一共也沒見過幾面,從關係上來說,極為親近才對,可從實際上來說,卻真的很疏遠。

  尤其是夏侯琢這般身份,還不能入楊家皇族的族譜,所以武親王當然更不在乎。

  別說是夏侯琢,就算是個他熟悉的正經世子,若能以此來威脅寧王李叱,武親王也一定下得去手。

  「看到那邊了嗎?」

  唐匹敵抬起手指了指沒打算一個高處,眾人皆按照他的指點看過去。

  那是這一段山脈的最高處,像是一條魚背一樣,那最高處兩側連樹木都沒有。

  唐匹敵道:「我查看此地的時候,在那裡也想過動些手腳,只是不知道工匠們有沒有去辦,武親王到了之後,木城建好,工匠就被遣散。」

  他看著那魚背一樣的地方:「若真安排了的話,倒是能把武親王嚇上老大一跳。」

  唐匹敵親自來芒碭山查看地形的時候,曾經爬到過那最高處。

  發現這裡在背面有一道很大的裂痕,下邊就是他讓人修建的木城。

  如果利用好了,這快長達數十米的巨石一旦砸下去,就能把木牆砸坍塌一片。

  不管攻城還是不攻城,終究是有用。

  他讓人給燕先生送信,還特意提到這裡,說讓工匠用木樁將裂縫撐大。

  不過看那石頭沒有任何動過的痕跡,大概工匠還來不及做這些。

  「現在可以多派人手,去仔細盯著韓飛豹和關亭候那邊了。」

  李叱道:「我計算了韓飛豹進京州的時間,他要繞過散山脈,多走一千多里路,那邊又崎嶇難行,比走荊州要耗費至少一倍以上的時間。」

  唐匹敵點了點頭,李叱給他回信中說過,他會盡力安排好,讓敵人一個一個排好隊出現在京州。

  如此一來的話,寧軍打起來就不會那麼辛苦。

  用三個月的時間解決掉武親王,那時候韓飛豹的隊伍也就才繞路過來。

  李叱在想著,只要得知他們在圍困武親王的消息,關亭候會不會帶著隊伍馬不停蹄的殺入京州。

  按照常理說,他們要趁著李叱騰出手來之前,把大興城據為己有。

  可是他們哪裡知道,大興城在李叱眼中根本不重要。

  別人都覺得那是中原之中心,是帝國之心臟,拿下大興城,才意味著成為中原之主。

  但李叱從一開始就沒覺得大興城有什麼好的,他在幾年前就開始讓連先生建造長安。

  別人都把大興城當第一目標,李叱才不會。

  不管誰比他快的奪了大興城,他都不在乎。

  只要解決掉武親王之後,寧軍就能把任何一支進入大興城的隊伍死死困住。

  大興城裡那點糧食夠堅持多久的?

  當韓飛豹和關亭候都死死盯著大興城的時候,李叱和唐匹敵,卻只盯著武親王。

  還有關亭候和韓飛豹背後那些人,他們可能知道李叱正在西北修建一座新城,但他們絕對不會想到,李叱要造的是一座都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