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嚮導已經沒有任何意義,距離平原城還有不到一百五十里,按照那條唯一平坦的路走下去就是平原城。

  澹臺壓境下令殺了嚮導,把所有屍體處理掉,繼續向前,然後看到,他的士兵把這座小城的人全都殺了,但澹臺壓境並沒有阻止。

  因為一旦有人跑出去的話,就會泄露他們的行蹤,第一次,澹臺壓境覺得自己心硬如石。

  校尉喬浪一臉歉疚的回來說,是他下的命令,請將軍責罰,澹臺壓境只是擺了擺手,告訴他說……這件事,回去之後不許告訴任何人。

  走了七八十里後又遇到一座小城,澹臺壓境讓斥候過去,就說是來徵收糧食的隊伍,那些守城的士兵根本就沒有懷疑。

  好在這次隊伍里有幾名兗州的獵手,他們精通渤海人的語言。

  一開始他們幾個都還膽戰心驚的,可是習慣了之後,也已經能表現的很自然。

  甚至,當那守門的士兵態度稍顯不尊敬的時候,其中一個年輕的獵手還上去給了那士兵一個耳光。

  進入小城之後,他們在夜裡突然發動襲擊,只用一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就把這座小城變成了鬼城。

  這一次屠殺之後,澹臺壓境的士兵已經全都能套上渤海士兵的軍服,他們帶著旗號,在第二天朝著平原城進發。

  到了城門口,澹臺壓境讓那幾個獵手上前交涉,就說他們是從前線返回來的軍隊,奉渤海王的旨意,來皇宮迎接王后和貴妃,還有宗族的那些貴人們。

  澹臺壓境讓手下告訴那些渤海人,他們已經在兗州取得了大勝,渤海王已經占領了兗州,所以要把宗族全都接過去看看中原是什麼樣子。

  這冒險的計策,卻沒想到渤海人毫無懷疑。

  這計劃漏洞百出,可是渤海人怎麼都沒有想到,中原寧軍會出現在渤海國的都城門口。

  沒多久,這消息就傳遍了平原城,幾乎所有的渤海人都湧上街頭,朝著澹臺壓境他們歡呼著。

  寧軍士兵都用布蒙著口鼻,看到這些人歡呼雀躍的樣子,每個人心裡都只有噁心。

  王后親自召見,那幾名獵手進入皇宮之後,將澹臺壓境虛構出來的渤海軍大捷的事說了一遍。

  王后聽說已經搶奪了中原人的宮殿,所以渤海王要接她們過去的時候,明顯也很興奮。

  沒多久,後宮的嬪妃全都手忙腳亂的收拾好了東西,看起來她們個個都心急的受不了。

  這般荒誕的事,說書講故事的人都不敢這麼講,可就這麼發生了。

  兩天後,渤海王族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平原城,在澹臺壓境他們的護衛下朝著前線出發。

  走到半路上,澹臺壓境一聲令下,把所有的護衛全都宰了,一個不剩。

  然後帶著這支特殊的隊伍原路返回,他們這一路上所過之處,遇到的每一個村鎮都沒有放過。

  回到了他們最早到的小村子,澹臺壓境又一聲令下,把村子屠了個乾乾淨淨。

  「回去之後,不要說屠村的事。」

  澹臺壓境看向手下人:「這些事,就當做秘密,你們每個人都死死的捂在自己心裡吧。」

  他讓親兵校尉高寶寶帶著三百人,押送著渤海王族的人進入山林之中,暫時都囚禁起來,等他們回歸。

  然後澹臺壓境帶著九百人,又返回了平原城。

  這次,他們速度更快,因為他們有了馬。

  渤海王族出行的隊伍所有的馬,都被澹臺壓境利用上了,他們只用了兩天就回到平原城。

  他讓人告訴守衛,說是王后想起來有許多東西被帶上,所以讓他們回來搬運。

  就這樣又混進了平原城,一口氣跑到皇宮那邊,進去之後搜刮一翻,一把火將皇宮點了。

  已經空虛無兵的平原城,被這不到一千人的隊伍徹底禍禍了一翻。

  第一次進城的時候澹臺壓境就特意觀察過,城牆上都沒有多少士兵值守。

  城中百姓,多為老弱,幾乎看不到什麼青壯男人的身影。

  由此可見,為了攻打兗州,渤海王石在勛,幾乎是把平原道能打仗的男人全都徵調了。

  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這樣,可即便只是平原道,也足以說明,石在勛帶走了渤海國三分之一的男人。

  這也是澹臺壓境為什麼要殺一個回馬槍的原因,這般空虛的防守,如果不禍害一下,相當於白來了一趟。

  反正不一定能活著回去,那就放肆的殺吧。

  他們的馬隊在城裡四處放火,衝出城的時候,整個渤海國都城裡,到處都是火光。

  又用了兩天的時間,澹臺壓境帶著馬隊回到山林外邊,他們宰殺了所有的馬,儘量多的帶上馬肉,重新進入山林之中。

  來的時候,一路都做了記號,雖然不能直接走回到兗州去,可是最起碼可以走到他們迷失了方向的那個位置。

  這些日子天氣晴朗,到了地方後就要看運氣了,根據太陽和星辰位置來辨認,運氣好的話就能走出這片深山老林。

  他們每個人也都做好了準備,如果走不出去的話,就在這林子裡把渤海國王族的人全都宰了。

  就算寧軍的士兵們出不去,最起碼他們不虧。

  就這樣一路穿過密林翻山越嶺,走了幾天後到達他們迷失方向的地方。

  接下來,真的就是憑運氣,雖然大致方向可以確定,但並不是什麼地方都適合下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