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年來,這十萬寧軍戰兵傾注了他所有的心血。

  說句有私心的話,這十萬大軍,是他為自己將來謀國公之位的最大手段。

  山河大地滿目紅。

  一紅是戰旗烈,二紅是敵人血。

  如果徐績是等待李叱的軍令到了之後,再率軍來兗州,那就一定趕不上。

  而這就是徐績超乎常人的地方,他知道,寧王不喜歡等待命令的人,那是庸才。

  戰場上的事瞬息萬變,等著寧王從豫州甚至是荊州送回來命令,可能整個兗州都丟了。

  所以他在派人給寧王送緊急軍報之後不久,他就果斷作出決定,必須提前動身,不能等。

  冀州官員們也覺得可以提前動身,但是他們全都認為,要去支援北疆才對,畢竟最大的敵人是黑武。

  可是徐績力排眾議,徐績說,從現在的情況分析,黑武人是在等。

  如果渤海人和桑人的聯軍沒有進入冀州,黑武大軍不會貿然進攻北疆。

  所以,阻止渤海人拿下兗州,才是阻止這次敵人入侵的關鍵。

  在離開冀州城之前,徐績派人給在西北的連夕霧連大人送信,命令連夕霧帶上所有軍隊,糧草物資,放棄修建長安城,趕赴北疆馳援。

  他在給連夕霧的信里說,停止建造長安城,如果將來出了問題,我來抗。

  所以連夕霧也根本就沒有等李叱的軍令,他接到徐績的信之後,立刻帶上長安那邊的所有隊伍,包括大量的民夫,帶上所有物資趕往北疆。

  徐績率軍趕到龍頭關之後,得知龍頭關並未受到攻擊。

  手下人覺得一定出錯了,可能黑武人才是主攻,勸徐績轉而向北。

  還有人覺得兗州就算是丟了,只要死死守住龍頭關確保冀州不丟,黑武人南下也無可能。

  也有人勸說,以十萬兵力死守龍頭關斷然不會出錯,但去兗州就有可能把隊伍葬送掉。

  徐績再一次獨斷專行,下令大軍出關,還是那句話,出了問題我扛著,與你們無關。

  這種獨斷,反而是在特殊時期最為有效的方式。

  一群人爭來爭去,做主官的再猶豫不決,那麼事情才會變得更糟,甚至是最糟。

  徐績帶著人馬一路趕到戴勝關,得知桑人已經轉攻駝山縣,徐績下令大軍不做休整,星夜兼程趕路。

  此時此刻,出現在這的不是什麼天降神兵,也不是關崇聖他們的運氣好,而是徐績的判斷正確。

  當他喊出那一個滅字之後,他自己都長長的吐出一口氣。

  十萬大軍,這種規模的戰役,誰指揮誰驕傲,因為那是寧軍戰兵!

  當紅色的浪潮衝擊桑人的陣列之後,一切懸念都沒有了。

  在陸地上,和寧軍打?

  那是攆著殺,不是打一陣才是這樣的,從一開始就是。

  桑人突然見到了那麼多的寧軍出現,其實在還沒有打的時候膽氣就已經破了大半。

  他們這麼久的攻城戰中,士氣也沒剩下多少了,這次一鼓作氣想拿下駝山縣,是這士氣的最後一次提振。

  當看到漫山遍野而來的寧軍,哪裡還有什麼士氣。

  一觸即潰。

  黑武親王闊可敵無言量站在高處,舉著千里眼觀戰,他本來要看的是桑人如何攻破縣城。

  可是看到的是那支舉著烈紅色戰旗的軍隊,猶如沸湯潑雪一樣把桑人的隊伍幹掉。

  「哪裡……哪裡來的軍隊?」

  闊可敵無言量的臉色都白了。

  「是楚軍府兵嗎?!」

  無言量大聲問了一句。

  「是寧軍……」

  他手下律也嚴完臉色更白。

  「殿下,速走。」

  律也嚴完急促地說道:「那是鎮守寧王李叱的寧軍,我黑武帝國的大軍數次南下,就是被寧軍擋住的,桑人絕非寧軍對手。」

  闊可敵無言量只猶豫了片刻就轉身離開,朝著海船那邊跑過去。

  不用律也嚴完勸他,他自己親眼看到了。

  在這之前,他根本就不曾見過這樣的中原軍隊。

  追在那些桑人身後殺,砍倒之後就薅著頭髮往下剁人頭,那一刀精準且狠厲,絕對不會用第二刀再把人頭剁下來。

  剁掉了之後,那些傢伙隨意把頭髮把腰帶上一別,然後繼續追殺。

  這種兵,是中原的兵?

  那甚至都不像是人間的兵。

  何為虎狼?

  此為虎狼。

  第一千零七十章 我來

  桑人的水師損失慘重,至少有小半的兵力沒能撤回來,大概有兩萬餘人被殺,一萬人左右被生擒。

  剩下的人狼狽逃回大船上,迅速的遠離岸邊。

  那些劫後餘生的桑人,不得不慶幸好在他們還有船。

  來的時候八萬士兵,圍攻多日沒打下來這個小城,總計折損超過半數,餘下兵力已不足四萬。

  看起來,船都顯得空蕩了不少。

  「卑職關崇聖,見過節度使大人。」

  關崇聖看到徐績後連忙上前行禮,倒也不是因為那一身節度使的官服讓他敬畏,而是這位節度使大人親自帶兵從冀州趕來,令人心中感動。

  不是三兩步就能來的路,那是數千里遠的征程。

  關崇聖可以推測的出來,節度使大人根本就不是等到寧王旨意才來的,如果是的話,沒可能來的這麼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