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伸手指向城外:「來多少!」

  所有人振臂高呼:「殺多少!」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我知道但我顧不上

  十月,深秋。

  在漁門關的李叱幾乎同時接到了從兗州和冀州送來的緊急軍報,都是用用最快的速度送來的。

  兗州,渤海人和桑人聯軍大舉進攻,而在北疆北山關外,黑武人的大軍頻繁調動。

  由此可見,這是以黑武人為首的一次規模極為龐大的入侵,這一次他們志在必得。

  「我得回去。」

  李叱看向夏侯琢。

  夏侯琢道:「可是現在已經到了最要緊的時候,如不出意外的話,武親王楊跡句和楊玄機的決戰馬上就要打,他們會爭奪秋糧,所以必會交戰,雙方分出勝負之際,就是我們奪取京州之時,此刻回去的話,所有的布局和準備就都付之東流。」

  李叱嗯了一聲:「可我必須回去。」

  夏侯琢輕嘆一聲:「我知道,我只是必須勸你。」

  李叱看向餘九齡:「派人給大將軍送信,告訴他,儘快拿下蘇州,然後收攏大軍布防,我要回冀州,而且還要把沈珊瑚的十萬兵力調走。」

  夏侯琢嘆道:「如此一來,唾手可得的揚州也要放棄了,甚至連剛剛打下來大半的蘇州也要放棄。」

  李叱道:「我知道。」

  他轉身看向高希寧:「你先回去準備一下,廷尉軍黑騎跟咱們回北邊,讓燕先生想盡一切辦法,再從豫州抽調出來至少兩萬兵力。」

  高希寧應了一聲:「我現在就趕回去。」

  李叱又看向謝秀:「從你的隊伍里抽調出來五萬人,給夏侯湊足十萬兵力,準備好糧草輜重就即可出發。」

  謝秀俯身:「臣遵命。」

  他轉身快步離開,心裡震撼的無以復加。

  黑武人寇邊,渤海人和桑人的聯軍也來了,寧王在這樣的大好局面之下選擇回冀州死守邊疆……

  一邊走著,謝秀的腦子裡就不停的想著,如果這件事換做是楊玄機的話,他會放棄唾手可得的中原江山嗎?

  此時此刻,只需要在堅持最多一兩個月的時間,寧軍就一定能趁著楊玄機和武親王兩敗俱傷的時候殺入京州,甚至順勢一舉奪得大興城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此大好局面,寧王說放棄就放棄了?

  謝秀離開之後,夏侯琢看向李叱說道:「荊州之地才得,這一離開,局面就無法控制了。」

  李叱知道夏侯琢在擔心什麼,荊州這邊對李叱並無多少歸屬之心。

  不管是那些世家大戶還是普通百姓,相對來說,他們接受楊玄機更早,對寧王或多或少還有排斥之心。

  大軍北返,留下謝懷南和謝秀主持荊州軍務民政,就相當於給謝家送了一份大禮。

  謝懷南完全可以自立,有謝秀的荊州軍為根底,擴充軍力,趁著武親王和楊玄機都沒有時間理會荊州,謝家就能拔地而起。

  「顧不上那麼多了。」

  李叱上馬:「回大營,安排疑兵,讓漁門關里的楚軍不敢追擊,大軍三日內必須北返。」

  夏侯琢抱拳:「遵令!」

  從荊州抽調兵力十萬,在兵力極為空虛的豫州再抽調兩萬,如果這次李叱把本錢都拼在北疆的話,可能真的會失去爭奪中原最好的時機。

  但李叱,永遠都不會因為這個決定而後悔。

  「派人給楊丁方傳令,他的隊伍才走到半路,讓他立刻折返率軍開赴冀州。」

  李叱一邊縱馬一邊朝著餘九齡喊話,餘九齡馬上就安排人去傳令。

  「給連夕霧連先生送信,長安那邊的建造停下來,籌集糧草物資全都送往北疆。」

  「是!」

  「派人去見徐績,告訴他我要回去,讓他在我回去之前,把冀州所訓練的所有新兵調往龍頭關,他親自帶兵去,不用在冀州城等我。」

  「是!」

  「派人去通知武先生,讓他把青州內各路軍隊的所有降兵都集合起來,有多少人算多少人,然後等待沈珊瑚北上,把人馬都交給沈珊瑚。」

  「是!」

  李叱看向夏侯琢道:「可放荊州,蘇州,連青州都可放,但豫州不可放,你留下吧。」

  夏侯琢搖頭道:「沒有人比我更熟悉北疆,沒有人比我更熟悉黑武,我留在豫州有何用處。」

  李叱沉思片刻,點頭:「派人給大將軍送信,蘇州一戰結束之後,調莊無敵率領本部兵馬回豫州城駐防。」

  這一路上,李叱不斷做出安排,這南下爭得京州的戰局,瞬間就有了變化。

  李叱很清楚黑武人是怎麼想的,如果再不發猛力的話,中原就要恢復一統,黑武人再想南下就沒什麼機會了。

  有了上次戰敗的教訓,這次黑武人想到了用渤海人和桑人的計策,最狠毒的,莫過於桑人那邊的海船。

  桑人的水師具備運送大規模兵力在海上移動的能力,如此一來,兗州的邊關就失去了大半意義。

  桑人的船隊,可以在沿海任何一地登陸,侵襲兗州內部,或是乾脆直接出兵去接應渤海人。

  還能從冀州沿海登陸,繞過龍頭關,在冀州內為非作歹。

  當然,李叱判斷,桑人就算有足夠的軍力,有大量的海船,也不敢貿然在冀州上岸。

  沒有渤海人作為策應,桑人直接攻入冀州等於找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