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們聽著那一聲聲呼喊,看著外邊的人群,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自己的至親長輩在人群中。

  可是那一聲聲家鄉話,真的是觸動心弦。

  不知不覺間,有的人已經熱淚盈眶。

  不只是荊州本地的兵心裡難受,來自梁州的兵心裡會更難受。

  他們的家鄉不在這,可是那召喚是一樣的,有人回想起離家時候爹娘送行的樣子,忍不住淚如雨下。

  喊了有小半個時辰之後,餘九齡吩咐手下親兵:「去,給大爺大娘們送水喝,別渴著了。」

  親兵們拿著水壺一個一個的送,這些水壺可都是好東西,皮子做的,不漏水,百姓們平日裡也見不到的東西。

  餘九齡說每人送一個,這下,大爺大娘們更開心了。

  餘九齡道:「大爺大娘,你們可得注意情緒啊,剛才就很好,聲情並茂,現在笑的有點過分了啊,雖然送水壺給你們值得開心,但現在大家得把笑容都收一收,還是剛才的情緒,來,咱們再喊一陣就回去了,管飯。」

  這好事,還管飯。

  說實話,對於這些大爺大娘們來說,這事真的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之前每人領了不少雞蛋呢,從今天開始,又一天能領二兩銀子,還就干半天的活,送水壺又管飯。

  用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老大爺的話說……別說我這個歲數的人了,就算是大小伙子一天也賺不了二兩銀子啊。

  用另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老大娘的話說……余將軍是好人嘞,別說還給銀子,就算是不給銀子喊我們幫個忙,我們也會來的,將心比心好不嘞。

  第一天,半天的工作結束之後,餘九齡帶著大爺大娘們回到幾里外的鎮子裡,寧軍的火頭軍已經在這準備好了。

  大餡包子,隨便吃,還有米粥喝。

  結果到了第二天可就有些讓人大吃一驚了,這等好事迅速就傳播了出去,結果第二天到鎮子這來集合的人,多了何止四五倍,一眼看過去全都是人。

  頭一天來的幾千大爺大娘,那個後悔啊,後悔不該回去炫耀。

  放眼一看,人群里還干架呢,人擠人的。

  餘九齡連忙宣布,歲數大的五十歲以下的不要,歲數小的十歲以上的不要。

  選來選去,第二天上午別的也沒幹,又挑出來了兩三千人,其中有一千多孩子。

  這些小演員……也棒。

  他們那喊聲,穿透力更強,感染力更大。

  那稚嫩的聲音一響起來,天命軍中許多人就直接崩潰了。

  孩子們喊,爹啊,別打仗了,回家吧,這喊聲有多少人受得了。

  柳戈在湖邊的隊伍進入了庭陽換防,庭陽城被寧軍控制之後,夏侯琢的那支騎兵隊伍也已經返回寧軍大營這邊。

  此時此刻,站在李叱身邊,夏侯琢看著面前這就很離譜的事,忍不住長長的吐出一口氣。

  李叱問他:「有何感慨?」

  夏侯琢道:「九妹這事乾的……不道德,但是很精彩。」

  李叱因為這評語給夏侯琢鼓了鼓掌。

  那邊又是半天的喊話結束,餘九齡帶著老老少少的回鎮子裡吃飯。

  童叟無欺,別看是孩子,照樣領二兩銀子的工錢,而且,還必須是小孩的爹娘把孩子接走才行,不然的話,孩子留在鎮子裡被寧軍保護,也不能放走。

  一個小孩子懷揣二兩銀子獨自回家,足以招惹來狼心狗肺的畜生。

  到了第三天,李叱和夏侯琢兩個人又早早的到場看著,他們選了個很好的位置,高坡的角度不錯,能躺在那看。

  不但躺著看,兩個人還帶來了瓜子花生,帶來了水果和點心,還有人給他倆在旁邊煮茶。

  夏侯琢看著餘九齡那忙前忙後的樣子,笑著對李叱說道:「有九妹這樣的幫手,很多事都能事半功倍,這辦事的能力,真不愧是一心造反餘九齡。」

  李叱噗嗤一聲就笑了。

  一心造反餘九齡,忠肝義膽就是行。

  喊了三天,李叱他們看不到天命軍大營裡邊到底會有多大的反應,可李叱知道,人心可以軟,軍心不能軟,一旦軍心軟了,那麼……仗就要輸了。

  天命軍營地。

  楊丁方一個人站在大帳門口看著,看著巡邏的士兵經過,看著遠處站崗的士兵,看著他們時不時的往大營外邊喊聲響起的地方側頭。

  楊丁方就知道,軍心已經不堅固。

  被圍困的局面下,再加上家鄉人的呼喊聲,此時這些手持兵器的士兵,其實已經都剩不下多少殺氣。

  「大將軍。」

  一名手下走過來,壓低聲音說道:「各營上報消息,不少士兵夜裡都在哭。」

  楊丁方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也不知道能說些什麼。

  良久之後他吩咐一聲:「召集各營將軍來議事。」

  楊丁方重重的吐出一口氣,現在就剩下兩條路了,要麼繼續耗著等待不知道會不會來的援兵,要麼就是……突圍。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那本是軍人不該做的選擇

  官道上停著幾十輛大車,不是富貴人家才能乘坐的那種舒適的馬車,簡陋的只有車沒有車廂,連車都不怎麼樣。

  應該知足的是,雖然沒有車廂,可車上也沒有囚籠。

  乘坐這幾十輛大車要離開此地的,是謝家那些之前選擇錯了的人,他們一個個垂頭喪氣,有人心裡也憋著火氣,然而失敗者沒有資格撒氣,有氣就憋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