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宥俯身:「屬下遵命。」

  洪嗣瑞問:「王爺可還有什麼交代?」

  武親王搖頭:「我還能有什麼交代……陛下已經做出如此讓步,再交代什麼,也救不了大楚的尊嚴。」

  這話若是別人說,就好像是在罵皇帝楊競一樣,然而這話是武親王說的,便只有無奈和悲愴。

  沉默片刻,武親王道:「劃江而治,南北兩帝……這已經是底線,你去吧,莫要……莫要再失了朝廷的體面。」

  「是。」

  洪嗣瑞俯身一拜:「臣下,這就去了。」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去找那個不敗的答案

  代表大楚朝廷而來的使臣隊伍,其實是以商隊身份進城,在進城之後不久,恰好就遇到了豫州城裡要辦燈節的事。

  那位被譽為大楚武神的老人家,在這豫州城裡獨自一人隨意走了走,看到的是不一樣的豫州,似乎也看到了不一樣的將來。

  這次來豫州,武親王要做的事和洪嗣瑞要做的事不一樣,洪嗣瑞是為了大楚來委曲求全,而武親王是要為將來的大戰做準備。

  此時,天下人已經皆知寧軍無敵,武親王想在於寧軍決戰之前看看,這無敵,到底因何而無敵。

  都御史洪嗣瑞去了寧王府求見,也不知道會是遇到什麼樣的情況。

  但武親王並不在意這些,求和,談判,割地而治,對他來說,每一個字都是羞辱,是對大楚軍人的羞辱。

  他就那樣毫無顧忌的走在大街上,因為他無需去易容也不會再有人能輕易把他認出來。

  和他離開豫州的時候相比,此時的他已經判若兩人。

  頭髮幾乎全都白了,臉上也滿是皺紋,曾經威武高大的身軀,此時也已駝背。

  他穿著一身尋常百姓的衣服,戴著個斗笠,腳上踩著一雙沾了泥巴的布鞋,誰能看得出來,他是靠一己之力讓大楚續命數十年的武神。

  走的累了,順手在路邊別人家門外的柴堆里抽了一根木棍出來,就當做拐杖。

  站在這,停下來休息了片刻。

  這戶人家門口,一個看起來才六七歲的小男孩正蹲在那玩他手裡的木頭小車。

  這隻有一尺多長的木製獨輪小推車,看起來做工著實不錯,所以可以推測的出來,小男孩的父親應該是一位手藝很厲害的木匠。

  看到那老人從自家柴堆里抽出來一根木棍,站在那,一隻手拄著棍子,一隻手在敲打後腰。

  「你是累了嗎?」

  小男孩用還帶著些奶氣的聲音問。

  武親王看向那小男孩,笑了笑:「是有些累了,年紀大了,走路多了就會累。」

  小男孩哦了一聲,轉身跑回院子裡,不多時搬著一個小馬扎出來,放在武親王不遠處:「累了就坐下來歇歇吧。」

  武親王謝意的看了他一眼,就真的在馬紮上坐了下來,剛要和小男孩說話,那小傢伙又轉身跑回院子裡。

  再出來的時候,手裡端著一碗水,碗大手小,雙手捧著,走路出來的時候,碗裡的水還在左右搖晃著。

  小男孩緊張的盯著那水,好像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穩住這碗水,這對他來說已經是個挑戰。

  「你喝。」

  小男孩雙手捧著水碗遞給武親王。

  「謝謝你。」

  武親王接過來,一飲而盡。

  這水似乎都帶著些甘甜,也因為這一碗水,武親王之前心中的沉重和壓抑都消散了不少。

  喝完了水,武親王發現小男孩一直都在看著他身邊那根用作拐杖的木棍。

  武親王笑了笑:「你是覺得我偷了你家的柴火棍子?你是想要回去?」

  小男孩道:「你沒有問過我,應該就算是偷,但你累了,所以我不怪你,可你……還是應該和我說一聲。」

  武親王不笑了,他問:「是你爹娘教你的?」

  小男孩搖頭:「不是,是官學的先生教我的,先生說,寧王治下的百姓,都應該像一家人那樣,誰遇到了困難,能幫忙的就要去幫,這樣以後你家裡遇到困難的時候,別人才會來幫你。」

  「先生還說,不過是將心比心,別人對你好,你對別人好,那為什麼你不能自己先去對別人好?所以我可以把棍子送給你的,將來我走不動了,你也會送給我一根棍子。」

  武親王越發的笑不出來。

  小男孩看了看那根棍子:「我不怪你,可你還是沒有和我說一聲。」

  他看著武親王的眼睛認真地說道:「先生說,哪怕是別人家裡不要的東西,放在門口的,你想要,也必須去和別人家裡說一聲才行,得到允許才能拿。」

  武親王坐在那愣了好一會兒,然後拿起那根木棍:「我可以借你家的棍子用一會兒嗎?」

  小男孩頓時開心起來:「可以的啊,不用借,送給你了。」

  武親王問:「你們先生不應該只教你們讀書寫字嗎,為什麼要說這麼多無關緊要的事。」

  小男孩不知道什麼叫無關緊要,有些茫然,畢竟才六七歲年紀。

  武親王解釋道:「就是只讀書寫字,不應該給你們講那麼多大道理。」

  小男孩搖頭,很堅決地說道:「先生說,寧王殿下說過,讀書識字是為明理,若是不明理,讀書識字再多也沒用,只是一個會讀書認得字的混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