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叱緩緩吐出一口氣。

  在這一刻,沈如盞其實沒有懂他,哪怕沈如盞有些感動也很開心,大概還會有那麼一絲想法,覺得李叱是故意如此表現。

  畢竟李叱是梟雄,梟雄就該如此。

  那是她不能理解,李叱這種從小只有師父陪伴的人,沒有兄弟姐妹,一旦認可了誰之後,會產生的那種情感。

  見李叱不再說話,沈如盞也沒有多說什麼,坐了一會兒後起身:「我去準備一下,也許謝秀很快就到了。」

  李叱嗯了一聲,沒抬頭。

  沈如盞回到自己住的軍帳中,坐下來後仔細思考,她確實很想知道寧王剛才的話里,有幾分真切,幾分虛情。

  低頭的時候,忽然間看到了高希寧送給她的玉佩,就在她腰帶上掛著。

  然後想起來高希寧曾經說過的話。

  別人都覺得李叱大大咧咧,可是他心眼很小,小到一旦設防就堅如磐石。

  為何會設防?

  因為一旦進入他心裡的人,就成了他要保護的人,他會讓自己變成一堵城牆,一堵萬千人圍攻也破不了的城牆。

  他小氣,小氣到誰惹了他在乎的人,他都會瘋狂報復。

  他的成長經歷造成了他如此性格,成為他自己人的人,都是他的軟肋,也是他的逆鱗。

  所以沈如盞忽然間醒悟過來,原來自己也已經是被李叱關進了他心中那座城裡的人。

  想到這,沈如盞又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

  很美。

  這感覺,無敵美。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民治與燈節

  李叱心心念念的,其實是那個叫做長安的小地方,或許是因為這個名字讓他在意,畢竟,可能再也沒有兩個字放在一起能有那麼好的寓意。

  李叱在乎的那個小地方,有著極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大楚修建的官道,往西疆,北疆的幾條重要道路,都在這個小地方經過。

  如果說是有意為之,可是大楚這麼多年來也沒有把那個小地方發展起來,那地方早就該被建造成一座北方重鎮才對。

  如果是無意而為,那麼就是大楚為李叱所準備。

  湖心島上的石材極多,從這一天開始會源源不斷的通過水路運往長安。

  「東家。」

  呂青鸞卻不理解,他看向沈如盞:「寧王殿下讓咱們沈醫堂的七成船隻去運送石材,還徵調了許多商船,那個地方,到底有什麼特殊的。」

  沈如盞笑了笑道:「你要是想理解這件事,先要理解寧王的性格。」

  她倒了一杯茶,低頭聞了聞,這江南的茶,確實比冀州那邊的茶要好許多。

  「寧王是一個謹慎人,很謹慎。」

  她看向呂青鸞:「你見過有誰把後發制人用到如此極致的嗎?」

  可能是因為呂青鸞平日裡根本就沒有去注意這些,這也不是他該操心的事,他給自己這一生定下的使命和責任,就是保護沈如盞。

  所以呂青鸞搖了搖頭:「我其實什麼都沒有看出來。」

  「那你覺得寧王自信嗎?」

  沈如盞又問了一句。

  呂青鸞仔細想過之後點頭:「自信。」

  沈如盞道:「那你知道自信和自負的區別嗎?」

  呂青鸞也沒有仔細想過這兩個詞之間的區別,一時之間,也不好解釋出來。

  沈如盞不等他答話就繼續說了下去:「自負的人,認為自己不敗,自信的人,卻會悄悄的為自己將來也許會有的失敗做準備。」

  呂青鸞覺得這有些矛盾,自信為何還要想著自己將來可能會失敗。

  沈如盞道:「如果他拿下整個中原,那麼長安就是他建立的新國都城,如果他沒有拿下整個中原,不得不暫時退回北方,那麼長安就是他為自己建造的根基之地,官道四通八達,進可攻退可守,最主要的是可以隨時支援西疆和北疆。」

  她緩緩吐出一口氣:「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哪怕在為自己做失敗後的準備,也想著堅守國門。」

  呂青鸞道:「所以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會敗。」

  沈如盞笑起來:「是啊,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會敗……所以現在你就要去安排,把沈醫堂的船,能調用過來的都調用過來,不是七成,而是全部。」

  呂青鸞道:「可這樣一來,我們的生意會受很大影響。」

  「寧王在,我們的生意才能一直做下去,寧王若是最終敗了,我們還有什麼生意,你到現在怎麼還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沈如盞微微嘆息:「你應該多想想這些,以後我終究是要退隱回去,沈醫堂的生意,我總得有個人交代。」

  呂青鸞搖頭:「我從來都不是做生意的材料,我還是老老實實做你的跟班吧。」

  沈如盞無奈的看了呂青鸞一眼。

  另外一邊,在豫州城內的曹獵也收到了消息,於是他下令曹家所有的船隊都開往小南湖。

  曹家做的生意,船運本就是最大的幾種之一,且是曹家最早開始主營的行當。

  所以曹家的船隊規模,著實不小,豫州船運生意的七八成都在曹家手裡,挨著南平江和赤河,說日進萬金都不為過,可曹獵卻沒有絲毫猶豫。

  曹家這一動起來,那些聞風而動的人就多了去,那麼多人看著曹家的動向,誰不知道如今小侯爺曹獵和寧王關係親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