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餘九齡嘿嘿笑起來,然後說道:「看來那位節度使大人是誠心過來投靠,這是大好事。」

  李叱嗯了一聲:「若能兵不血刃拿下荊州,是雙方將士之福,也是荊州百姓之福。」

  餘九齡:「打九百里的話,好像確實得稍微抓點緊,總不能吹出去的牛皮白吹了。」

  李叱哈哈大笑。

  他回身對親兵說道:「去把尉遲光明請來。」

  不多時,尉遲光明急匆匆的趕來,見到李叱就要俯身行禮,又被李叱阻攔。

  李叱笑道:「你在朝廷里的那許多規矩,在咱們都不用,不是正式場合,不必行禮。」

  說完後指了指地圖:「跟我過來看。」

  尉遲光明連忙上前,順著李叱的指點,看到了地圖上已經標註出來的幾個地方。

  「前邊是鷹州,斥候打探消息回報,謝狄收攏了殘兵敗將在鷹州駐守,此地不算大城,我打算把攻城的事交給你。」

  尉遲光明知道這是必然的事,自己過來投靠,若不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以後也會被人看不起。

  寧王讓他主攻,是給一個機會,讓寧軍上下將士們對他認可。

  於是他抱拳道:「臣這就回去整頓軍備,明日就出兵去攻打鷹州。」

  「你的人,遠來勞頓,且都是新兵,剛到此地又要征戰,心裡也會不舒服。」

  李叱笑道:「我讓澹臺將軍分給你一軍兵馬,一萬兩千人,你帶這一萬兩千人為主攻,你帶來的隊伍為後援策應。」

  尉遲光明連忙道:「主攻,臣的人馬,可用一戰。」

  李叱道:「還是讓他們多休息,澹臺將軍分給你一軍兵馬之後,還會率軍在一側支援,這一戰你為主將,軍務上的事如此安排即可,不用再爭。」

  說完這句話之後他看向尉遲光明:「你給謝狄寫信,他收到之後必會猶豫不決,你帶著隊伍在城外駐紮,給他施壓。」

  尉遲光明抱拳:「臣下遵命。」

  一天之後,尉遲光明帶上澹臺壓境分給他的人馬,再加上他自己的兩萬四千士兵,浩浩蕩蕩開向鷹州。

  作為協同,澹臺壓境帶著一萬兩千兵力在側翼跟隨,負責策應。

  在尉遲光明的隊伍出發兩天之後,李叱帶著大軍也向南開拔,說了要去九百里外見謝秀,那就一定要在九百里外見謝秀。

  十幾天後,荊州軍大營。

  謝秀派欒唐去了寧王那邊之後,也率軍向北移動,若是寧王應允的話,他的隊伍就可繼續北上,與寧王前後夾擊那支留守在河岸的天命軍。

  欒唐趕回來的半路遇到了荊州軍,連忙進了大營去稟告消息。

  將事情經過仔細說了一遍之後,謝秀忍不住微微皺眉,他在大帳里來來回回的踱步,表情顯然有些不信。

  「九百里……你剛才說,寧王手下現在有多少兵力?」

  他駐足問了一句。

  欒唐回答:「屬下進寧軍大營之後仔細看過,數來數去,只數出來四軍旗號,按照寧軍一萬兩千人為一軍的建制,推算寧軍兵力絕不會有五萬人。」

  謝秀臉色變幻,沉默片刻後說道:「寧王大概是在給你做戲而已。」

  欒唐問:「大人為何如此推測?」

  謝秀道:「寧王若只有四軍兵力,不知道他為何能擊敗十幾萬人的天命軍,就算是真的擊敗,天命軍的損失也必然不會很大,而是退守鷹州,我對謝狄的領兵能力頗有了解,他是家族的後起之秀,可造之材,大概是河岸一戰略有不敵,所以才會收兵駐守鷹州。」

  欒唐覺得大人說出這些話,可不一定是推測。

  他仔細思考了一下後明白過來,那謝狄戰敗之後,必然會向同族兄長求援,但他又不能說自己已經戰敗,所以那求援心裡的措辭,必是春秋筆法。

  他斟酌片刻後問道:「大人,是不是謝狄派人送信過來了?」

  謝秀知道瞞不住這欒唐,此人雖然面貌頗丑,但是心思靈動,極為聰明。

  「是,他確實派人給我送信過來。」

  謝秀道:「他在信里說,他用誘敵深入之計,引誘寧王的軍隊過河,如今計策已經成功,寧軍過河之後便是一支孤軍,他邀請我前去,會獵於鷹州,共享生擒寧王之功。」

  欒唐氣的鬍子都要翹起來了,片刻後,哈哈大笑起來,然後抱拳俯身一拜:「屬下提前恭喜大人,為天命王立下不世之功,日後在天命王面前,大人便是一等一的紅人,以後必為封疆之臣,大人洪福齊天,時運當頭,恭喜恭喜。」

  說完後,一轉身就走了。

  這幾句話也把謝秀氣著了,他怒哼一聲:「你是在譏諷我嗎?」

  欒唐一邊走一邊說道:「草民怎麼敢譏諷大人,大人自此之後就要飛黃騰達,一發不可收拾,草民卻沒有這般福氣分大人的榮光,所以草民先告辭了,願大人以後萬事如意步步高升。」

  「你給我站住!」

  謝秀怒吼一聲:「是我平日裡太慣縱你了嗎?居然敢如此與我說話。」

  欒唐站住,回頭看了謝秀一眼,然後撲通一聲跪下:「大人若是因為被草民說破了心事,那就殺了草民吧。」

  謝秀大怒,上前幾步就要踹欒唐,可是又忍住了,最終只是嘆了口氣,伸手拉了欒唐一下:「你這莽夫,倒是聽我把話說完,我已經殺了楊松石,難道還能再去投靠那楊玄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