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將軍。」

  一名將軍滿頭是汗的跑過來:「居中的那座橋,我們的人已經退回來一半多了,還請將軍儘快下令。」

  謝狄心裡重重的嘆了口氣。

  儘早下令?下什麼令?

  此時的廝殺是公平的,橋面就那麼寬,雙方可以施展開的隊伍是一樣的,相對來說,寧軍是攻天命軍是守,如此都擋不住,他還能下令做什麼?

  寧軍還沒有進入天命軍箭陣的範圍,後續的隊伍也根本就擠不上去。

  所以現在,只能是等著。

  每個人也都知道此時在等什麼,等的是寧軍靠近南岸後,天命軍靠著兵力上的優勢,靠著箭陣,再把寧軍壓回去。

  「讓督戰隊上去,堵住橋上人的退路,不許他們再後撤,往前頂。」

  最終,謝狄還是下達了命令。

  但是這個命令,聽起來顯得無情且無用。

  一直都是在往前頂啊,只是頂不過。

  而此時寧軍的打法,就又開始變得讓他們無比惱火無比頭疼,卻又無可奈何。

  這打法應該都能想的出來,可就是比寧軍那邊慢了些。

  李叱他們在攻占了一部分橋樑之後,後續的隊伍開始把長長的竹竿接力往前傳遞。

  這些竹竿都是上次抵擋天命軍進攻的時候,唐匹敵下令砍伐竹林所得。

  這麼好的東西當然不能用一次就扔了,此時正好派上用場。

  傳遞過來的竹竿那麼長,前排的寧軍開始幾個人抱著一根大竹竿往前沖。

  敵人的長槍都夠不著他們,更何況是只有三尺的橫刀。

  竹竿捅過去,天命軍的人拼了命的想把竹竿往一側河道那邊推開,也有人瘋狂的拿橫刀往竹竿上劈砍。

  所以兩邊的人都在不停的落水。

  掉進河裡的人很快也就扭打在一起,橋面上在廝殺,河道里的人也在廝殺。

  太陽還是落了下去,寧軍還是攻了過來。

  黑暗中,寧軍距離南岸已經不到七十丈,可這七十丈之內,密密麻麻擠著的都是天命軍的士兵。

  所以猶豫了幾次,謝狄都沒能下令馬上放箭。

  六十丈,五十丈……

  「放箭!」

  謝狄終究還是不能再等了。

  隨著一聲令下,岸上的天命軍箭陣把一層羽箭送上了半空,羽箭劃出來一道一道弧線,落向遠處的寧軍。

  寧軍,即將迎來最艱難的時期。

  天命軍在攻打北岸的時候損失如何慘重,所以謝狄也在等著這一刻,他知道寧軍就算再強,在攻上南岸的時候也會一模一樣。

  因為天命軍同樣不缺少武器裝備,不管是箭矢的數量,弩車的數量,比起寧軍來不遑多讓。

  然而讓謝狄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判斷戰爭迎來轉機的那一刻,東南方向撲過來一條火龍。

  一條毫無徵兆就出現的火龍,像是撕裂了夜空,從星域之外突然俯衝下來。

  那當然不可能是真的什麼火龍,而是舉著火把的一支莫名其妙出現在這的隊伍。

  尉遲光明。

  走了那麼久,他終於到了。

  按照原本的計劃,他們必須繞開天命軍然後找機會渡河過去,從豫州東南方向進入豫州之內。

  不管怎麼走,他們都走不到這裡來。

  哪怕他們此時出現在寧軍背後,協助寧軍進攻都比突然出現在天命軍後邊更合理。

  世事無常。

  尉遲光明想了個辦法,以投靠天命王楊玄機為由,帶著他的隊伍一路往北走。

  結果巧不巧的事,竟然真的遇到了天命軍的大隊人馬,那不是少數兵力,那是六十萬大軍。

  尉遲光明幾次試圖繞過天命軍渡河,都失敗了,六十萬大軍的控制範圍實在太大,一旦被察覺的話,他這兩萬多人的隊伍,還不夠天命軍塞牙縫的。

  背後又有朝廷的追兵過來,是武親王親自調集的大楚府兵。

  相對於尉遲光明手裡的新兵來說,那些百戰老兵一個個都是殺神。

  無奈之下,尉遲光明只好帶著他的人,反其道而行之,往西迂迴,避開了天命軍的阻擋又甩開了武親王的隊伍追擊。

  在他的隊伍到達之前,斥候就已經發現了這裡有戰事,連忙回報。

  尉遲光明親自帶著幾個人悄悄靠近戰場觀察,而他的隊伍留在了幾十里外。

  他像是一個喜愛戲劇的人,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最精彩最高難度的戲劇表演,躲在草叢裡,他看的如痴如醉。

  寧軍的防守,寫進書里的話,放幾百年出去都依然能讓人拍案叫絕,能讓人從中學到許多。

  可是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寧軍居然會反攻。

  在日落之前,當他看到寧軍殺上渡橋的那一刻,尉遲光明的心跳都在加速,眼睛都睜到了最大。

  這種反攻,他斷定自己肯定不敢打。

  因為那般能寫入兵書的防守,已經足夠了,這一下反擊,若是寫在兵書上的話,反而會引起人的質疑。

  認為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但寧軍就這樣做了,那麼突然,又那麼不講道理。

  也就是在寧軍反攻的那一刻,尉遲光明忽然間明白過來,他們的機會來了。

  他立刻派人回去,把留在幾十里外的隊伍帶過來。

  黑暗之中,天命軍哪裡知道側翼突然來了一支隊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