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玄機的眼睛都已經睜大了,這可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啊……若這般巧合能將寧王李叱殺了,那就相當於撿了兩州之地一樣。

  他的眼睛睜大瞳孔收縮,喉結上下動了動……

  「中!」

  荀有疚都不由自主的喊了一聲。

  啪……

  坐在那垂釣的李叱微微側身,那長槊從他腦袋旁邊飛過去一半的時候,他抬起手將長槊抓住,看起來竟是有幾分隨意……

  李叱看了看那槊:「品質不錯。」

  隨手扔給唐匹敵:「拿去玩。」

  一桿大槊的造價可謂昂貴,而且這天下間能造出來高品質槊的人並不是很多。

  唐匹敵把槊接過來也看了看,然後笑道:「確實品相不錯。」

  他把長槊遞給手下親兵:「帶回去,下次誰有軍功就獎賞給誰了,這是寧王親自繳獲的敵軍兵器。」

  親兵立刻應了一聲,把長槊接在手中。

  餘九齡朝著河對岸大聲喊:「還有嗎!」

  這一聲喊穿透力極強,倒是讓楊玄機聽的清清楚楚,楊玄機還在震驚於剛才李叱單手接住長槊的場面,一時之間,竟是不知道說些什麼。

  他看到了,手下不少將領舉著千里眼也看到了,本想殺了李叱,縱然殺不了也要嚇他一大跳,長長自己人的威風。

  可是這樣一來,卻讓楊玄機手下人都見識到了寧王的武功,像是給李叱長了威風一樣。

  餘九齡還在那喊:「好事成雙,再來一個唄!」

  被譽為金甲天神的公叔勇腦子笨,一根筋,聽到餘九齡的喊聲之後,他邁步就朝著大河走:「我過去殺他。」

  楊玄機連忙喊了他一聲:「回來!你是想被淹死嗎!」

  公叔勇看了看那大河,然後搖頭道:「我忘了。」

  此人的武力連天下第四都不敢招惹,可偏偏是個傻的,或許這也是上天的公平之處,如此對比的話,又讓人在李叱和唐匹敵他們身上,看到了上天的不公平。

  李叱倒是懶得理會,他盯著水中的魚漂,見上下浮動,一抖手把魚竿抬起來,竟是掛著一尾看起來能有三四斤重的大魚。

  餘九齡笑著過去把魚摘下來,掂量了一下:「這樣的魚,再有三四條上來,就夠大夥吃的了。」

  然後看了看李叱:「再有十來條,就夠當家的吃的了。」

  李叱:「……」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楊玄機應該就在對岸。」

  唐匹敵要過來千里眼看了看,卻見對岸的人應該是害怕寧軍這邊反擊,已經把重要的人都擋了起來,前邊是兩層盾牌。

  唐匹敵道:「他確實是很心急,才剛剛損失了諸葛井瞻就親自跑到河邊來觀察,大概是等不及了。」

  李叱看著那魚,卻在想別的……因為餘九齡剛剛一句夠大夥吃的了,讓李叱想到了更大的方面。

  「楊玄機的支持者太多。」

  李叱道:「不只是蜀州梁州還有他已經拿下的荊州,包括還沒有打進去的京州,距離更遠些的蘇州青州,世家大戶,多支持楊玄機,他要攻入京州必勢如破竹,他若派人聯絡各地勢力,也必會對他夾道歡迎。」

  他看向唐匹敵:「如果他派人往蘇州青州等地,號召那些大家族勢力買空糧食囤積起來,不與我們做生意,我們有錢買不到……」

  唐匹敵道:「如今豫州之內的存糧,再加上冀州將來支援過來的,撐到秋天問題不大,可是秋天就算熬過去,到明年開春連種子都沒有,再放寬些,就算是有種子,入冬之前種不下小麥,明年夏糧依然無收,春天青黃不接會死很多很多人,這還不算難熬的冬天。」

  李叱想起來李先生留給他的書冊中,也有一個和現在情況差不多相同的故事。

  決堤放水,導致千萬人受災,到了第二年,餓死了三百多萬人,數百萬人成為流民,在遷徙過程中也是死人無數。

  位高權重之人,一句話就能造成如此慘烈的災難。

  如今李叱也已經成為位高權重之人了,最起碼在冀州豫州兩地,他便是最高的那個人。

  唐匹敵道:「現在只看楊玄機是打算攻過來,還是進京州,對他來說,怎麼選都有利,此時他為上風……如果他沒有後續援兵,就會進京州,進而逼迫武親王回軍,促使李兄虎與武親王決戰,如果他援兵到了的話,就會攻豫州。」

  李叱問:「以我們現在的兵力,你推測會如何?」

  唐匹敵道:「若他現在這五十萬兵力進攻豫州,靠大河之險,我手中戰兵四萬多,可堅守至少月余,殺敵最少十萬以上,若能把草原輕騎調回來……」

  他說到這停頓了一下,因為他知道調不回來。

  如今大災,輕騎是最好的救災隊伍,來回奔走運送賑災的糧草物資,救濟轉移災民,都要靠輕騎。

  五萬打五十萬,借天塹而守,堅持一個月是極限,不是打不過了,而是一個月後唐匹敵的糧草也會耗盡。

  李叱問:「如果他有援兵呢?」

  唐匹敵沉默片刻,回答:「豫州會丟半境之地,死守豫州城可阻敵繼續北上,若豫州城再丟了,楊玄機就可能一口氣打到南平江。」

  哪怕是唐匹敵,也做不到讓手下人在快餓死的情況下,還能以一敵十。

  除非是神仙。

  半境之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