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皇后心中動搖了,宮裡的孩子總歸是比外面的孩子早熟些,也更有城府,若真是十三歲的孩子干出來的事……不是不可能,只是細思極恐。

  這么小就算計這些,他想要什麼?

  秦和還看著她,在等她答覆。

  如果只看兩個皇子的年紀,現在就琢磨這些確實為時過早。

  可是陛下是身子……實在料不准什麼時候天就變了,總歸是要小心提防,謹慎行事。

  徐皇后心一橫,面上帶著不太自然的笑意,摸了摸秦和的頭,柔聲道:「這還不是你需要考慮的,有我在呢,你就好好念書,有機會去見見薛相。」

  「薛繼?」秦和愣了一下,有點不明白她的意思。「見舅舅不是一樣嗎?」

  徐皇后變了臉色,嚴肅道:「你聽著,一直倚重外戚的天子不會有出息,被天子倚重的外戚多半沒有好下場,徐闌明白這個道理不夠,你也要記在心裡。」

  秦和思慮了一番,像是明白了,轉過神來又反問道:「若是倚重丞相,會不會出第二個褚邱。」

  褚邱已經是前朝的事了,他叱吒風雲把持朝堂教唆太子篡位謀反的時候,莫說秦和還沒出生,連秦胥都還根基不穩。

  徐皇后有些詫異,秦和這是翻過前朝舊事了?

  「他做不成褚邱,你也不會是先帝。」她道:「你不是在倚重他,而是在掌控他。」

  ——

  長寧十四年春;

  新的一屆科舉在即,秦胥卻無心於此,從崔貴妃出了月子開始到現在幾個月了,他心裡有個欲望一直在叫囂著。

  十年了,他已經十年沒離開過長安城了,上一次還是跟薛繼微服的時候。

  秦胥當然是想一開春就離京東巡,這回還是正大光明的去,要帶著皇后和貴妃。

  可春闈就在眼前,數千考生都進了京城了,會試之後的殿試那是要天子在場。

  此時走,春闈怎麼辦?

  他提起此事就被滿朝官員一再勸阻,滿頭白髮的程不驚撐著拐杖也要來念叨幾句,到最後自然是不了了之了。

  開春東巡是不可能了,之後則未必,無非是入夏了路途炎熱些,可這攔不住正在興頭上的秦胥。

  「丞相,有你監國,朕很放心。」

  這話他說的不輕不重,薛繼聽了心裡多了千斤重擔。

  自古以來監國就不是什麼好差事,辦的好了受猜忌,辦的不好必定要被責罵,兩頭堵,實在難做。

  第130章 十萬

  「徐大人隨駕嗎?」薛繼不急著應下也不急著反對,只是轉了話鋒問道。

  照理說陪著秦胥從寧王走到天子之位的舊臣如今只剩下薛繼和徐闌二人了,他若是出巡,必定要帶至少一個信得過的官員。

  方才他命薛繼監國理政,那只能是徐闌隨駕了。

  誰料秦胥擺了擺手,否定道:「不必,你們倆守著朝廷朕才放心,隨駕有陳紹就行。」

  陳紹,又是陳紹。

  薛繼心裡一驚,他只知自打陛下登基以來就重用陳紹,陳紹晉升為刑部尚書也有一段時間了,可他怎麼也想不到,陛下對陳紹的信任已經到了這種程度。

  近兩年來越來越多官員與陳紹交好,這些他都有所耳聞,以陳紹的野心,絕不會僅僅滿足於一個小小的尚書之位。

  聽聞他還有意攀附太子,這用心顯然不單純。

  沒等薛繼開口,秦胥自己就轉移了話題。

  只見他翻了翻桌上的奏章,沉聲道:「還有五天。」

  薛繼不明所以,只應了聲「是」。

  他繼續道:「聽聞江晏的長子今年考?」

  提到此事,薛繼不由得提高了警惕,但凡舉辦科舉最怕的就是舞弊,一旦出現舞弊,少則一人滿門抄斬,多則滿朝官員折損一半。

  而這種官員之後,最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即便江晏早就告老還鄉遠離朝廷,這種流言蜚語還是躲不過的。

  薛繼微微頷首應道:「是,江公子在江淮一帶還頗有才名。」

  「再有才名,也不能重用。」

  ——

  薛府的大門外站著一個年輕的男子,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身著青衫,銀簪束髮,揣在袖中拇指不斷摩挲著,眉宇之間流露出緊張的神色。

  王衢一開門看見的就是這副景象,愣了片刻,遲疑地張口詢問道:「這位公子,您是?」

  只聽他語氣平靜道:「江欒,請問薛大人在嗎?」

  這名字聽著耳生,王衢也沒多想,坦言道:「我們家大人入宮面聖去了,晚些回來,公子若是有事找他,可以先進前廳等候。」

  江欒道了聲謝,也不跟他客氣,這就進了府中,跟著他進了前廳。

  王衢招呼府上下人給他上了茶,再喊了個人在旁邊伺候著,自己忙著旁的事去了。

  不出一刻鐘,薛繼從宮中回來了,才進薛府的院門,一抬眼就看見王衢匆匆走來。

  王衢欠身稟道:「主子,有人找。」

  薛繼聞言皺了眉,臨近春闈,官員都忙得焦頭爛額,誰會這時候上門?「什麼人?在前廳?」

  王衢道:「他自稱江欒,聽口音是江淮人,在前廳呢。」

  江欒,江淮人……

  薛繼心裡暗罵了一句,怕什麼來什麼,這人想必就是前任丞相江晏的長子,也不知是為什麼登門,總歸不會是好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