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呢,」林阡無奈開口,「他們似乎只等著陌娘定下一個時間,到時候就要直接起義,反抗龜茲國國王的殘暴統治。」

  嬴政笑了笑:「既然已經做足了所有準備,何必遲疑?」

  林阡一聽這話,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久,嬴政親自寫了封聖旨送到了林陌手中。

  林陌拿到聖旨的第二天,便直接派人將聖旨送去了龜茲國,親自交到了負責此事的陳勝手上。

  是的,陳勝。

  他在拿到聖旨之後,當即找到了當地百姓,直接在當天晚上便帶人發起了起義。

  而這場戰爭,沒有太大的難度。

  一則因為百姓們發起起義的時間是晚上,龜茲國的統治階層並沒有第一時間發現並及時做出應對;

  二則龜茲國的統治階層忘記了一件事,負責整個國家安全的士兵們,絕大部分都出身尋常,他們不但受到了這次工廠搬遷的影響,被派去抵抗百姓組成的起義軍的時候,極可能與自己的父母兄弟甚至是兒子來個面對面。

  畢竟龜茲國就那麼點兒大,與自己的親人相遇實在太正常不過。

  但這對龜茲國的王室貴族而言,就讓人接受不了了。

  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訓練出來的勇猛士兵被一群烏合之眾打得節節敗退,氣得臉都綠了。

  為了阻止這一情況,龜茲國國王甚至下令,但凡面對百姓選擇退避之人直接格殺勿論,等戰爭平息之後還要追究他們的過失!

  可這樣的法律完全起了反效果。

  士兵們原本還只是退避而已,一聽龜茲國過往在戰爭結束之後竟然還要翻舊帳追究他們的過失?好嘛,這些士兵也不用糾結了,當即調轉矛頭對準了自己的同袍。

  因為這樣的士兵太多,原本還想為國王效力的士兵為自保也只能選擇違抗國王命令,又由於之前的命令而將攻擊對象放在了國王身上。

  於是很快,龜茲國的王宮便被自己的百姓包圍了。

  龜茲國的國王意識到情況不妙,終於後悔想要找林陌與張良求助,然而先不提這兩人對如今情況是什麼態度,國王想要將信件送出王宮都沒有辦法。

  百姓對面對剝削壓榨自己的統治階級可不會手軟,原本併入秦國還有機會到咸陽安度晚年的龜茲國國王,在百姓闖入王宮之後,便被憤怒的百姓直接拔劍殺了,不只是國王,王族、貴族與大部分大臣也都被百姓殺了個一乾二淨。

  等到龜茲國這場動亂徹底平息,這場起義的負責人並未直接登基稱王,而是寫信給林陌表示想要併入秦國,成為秦國的一份子,只希望秦國可以將之前建設在龜茲國的工廠都搬遷回來。

  全部搬遷回來當然是不行的,但可以在龜茲國重新開廠——

  直接從咸陽又送一些必要的機器便是。

  不止如此,嬴政還直接給負責這次起義的當地百姓頒發了一個爵位,但對方也必須如其他國王般來到咸陽生活。

  對方毫無異議。

  至於直接促成這次農民起義的陳勝,嬴政同樣也給了升職獎勵,同時另派了一位官員前往龜茲國治理當地。

  自此,龜茲國一事才算徹底平息了。

  西域各國中,也就只剩下了樓蘭國一個還堅持著沒有併入秦國了。

  但樓蘭國其實有些麻煩——

  當初林陌為何不直接在樓蘭國同樣採取經濟制裁?原因很簡單,因為秦國在樓蘭建造的工廠是所有國家當中最少的。

  其中當然有樓蘭與秦國關係並不親密,所以秦國在建造工廠的時候並不會將其視作第一選擇的緣故在,但樓蘭作為與秦國地理位置最近的西域大國,即便關係並親密,為了更方便運輸與降低成本的原因,秦國在其國內建造的工廠也不應該這麼少才對。

  至少,不應該是所有西域國家當中工廠最少的國家。

  樓蘭國內的工廠會這麼少,除了兩國關係的原因,也因為樓蘭國的國王與大臣們一直對秦國持有非常大的戒備——

  畢竟是曾經險些被秦國拿下的第一個西域大國。

  所以他們一邊眼饞秦國在國內建工廠的好處,一邊也會有意地控制秦國在國內開工廠的數目。

  雖然其國內也有好些個工廠,但想藉此對樓蘭發起經濟制裁顯然不行。

  不只是經濟制裁不行,甚至連想法子讓他們國家的百姓發動起義也不行,因為樓蘭國王與大臣等腦子很清醒,治理國家的時候從來沒有亂來過,當地百姓對王室還算擁戴。

  於是乎,想要拿下樓蘭,似乎就只剩下了派兵攻打一個方法。,

  這也是林陌最開始覺得樓蘭才是大問題的原因。

  但讓林陌沒想到的是,就在龜茲國被納入秦國版圖之後,原本一直當做不知道其他國家已經併入秦國的樓蘭國國王親自讓人帶了一封信給林阡,言明希望可以交給秦國的始皇帝陛下。

  交給始皇帝陛下?

  林陌與張良對視一眼,幾乎立刻就猜到了這是想要投降。

  畢竟在這種情況下再給陛下寫信,總不能是求情?那國王腦子一直不錯,不至於不清楚樓蘭如今就只是秦國粘板上的魚肉。

  事實也正如兩人猜測那般。

  樓蘭國的國王寫給嬴政的信件,確實是主動向他徵求併入秦國的想法,但與此同時,這位國王還在其中與嬴政談起了條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