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說了出巡是為了安撫百姓,他自然就要做到極致。

  何況就在星子墜落在某個地方的消息傳開之後沒多久,朝廷便在各大報紙上刊登了最新推出的產假等相關政令。

  先有星子墜落,後有朝廷頒布「離譜」律令。

  果不其然,有人將兩件事聯繫到了一起:就在政令頒布沒多久,便有對政令不滿之人渾水摸魚,妄圖寫信到報社抨擊朝廷剛頒布的政令惹怒了神仙,這才降下了警示。

  這樣的人還不只是一個兩個,而是成百上千個。

  但可惜的是,這些信件在送到報社之後,便被毫不留情扣押了下來。

  朝廷是不介意他們寫信來發泄不滿的,若是文采出眾,直接將你含沙射影說朝廷這次頒布的政令非常不好也完全沒有問題——

  若不然,那報紙上也不至於出現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罵戰了。

  但這種煽動人心的文章……

  張良又不是傻,怎可能將其刊登出來?

  那些人見自己多次投稿的信件全部落選,怎願意善罷甘休?於是他們不但一邊找到複印店鋪將自己的文章複印了許多一份,每天都給報社寄去好幾封信件,之後更是動了想要自己創辦報紙的想法。

  這倒也不算特別困難,畢竟朝廷也從未說過不許民間印刷書籍與報紙——

  嬴政從現代得到靈感,每年都會讓張良給一些非官方書肆發放一些出書的版號,同時也會給每一家書肆一次創辦報紙的機會。

  所以理論上,那些人只要有一家書肆就可以創辦報紙。

  而巧合的是,那些人當中還真有人開了書肆。

  於是,幾個「志同道合」之人糾集到一起,決定找到官府審批,自己創辦一份報紙。

  在找到官署之前,幾個人想到彼此石沉大海的信件,都忍不住擔心官署裡面負責此事的官吏會在辦手續的過程中為難他們。

  但,沒人在意。

  他們拿著書肆的房契來到官署,經查證後確定他們所言為真後,便直接給他們發放了可以創辦報紙的許可證。

  一切快得不可思議。

  可在他們決定真正效仿朝廷發放的那些報紙創辦一份全新報紙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這到底有多難。

  其他技術上的問題暫且不提,只要有錢,總能完美解決。

  然而在報紙的內容上面,他們陷入了苦惱之中——

  為了節約資源,現如今流行的報紙都是雙開四頁的板式,有些內容比較多的如秦國日報等一份報紙甚至有兩頁。

  報紙的版面很大,想要發行一份像樣的報紙,至少要將所有版面都填充滿內容吧?

  但他們本就是激動之下倉促領了報紙的發行資格,本身對想要創辦一份報紙根本就沒有任何概念,別說是填充四個版面的報紙內容了,若是按照其他報紙的排版安排,他們甚至連填充一個版面的內容都找不到。

  最後沒辦法了,他們決定將文字調大一些,然後再將幾人這幾天寫的所有信件都刊印到報紙上面。

  一陣東挪西挪,好不容易才湊出來了一份文字斗大一個報紙。

  然後拿到書肆售賣的時候……

  無人問津。

  現如今的報紙都是一張紙一個錢,可百姓拿著同樣的價錢卻只能在他們書肆買一份內容少了一大半的報紙,誰願意?

  再者說了,那報紙上的內容,也沒什麼用也沒什麼趣兒啊!

  全是一些無端揣測與激憤之語,看一篇文章還會覺得新奇,可若是整份報紙上全都是這樣的內容呢?

  新奇是?不,讀者只會覺得枯燥與煩悶。

  於是雖然一開始還有人拿起報紙翻閱,但那報紙放在書肆的櫃檯上足足兩天,卻愣是一份也沒賣出去。

  這幾個人虧了個底兒掉。

  他們也終於知道,為何如今知名的報紙仍舊是朝廷發布的那些,民間發布的報紙除了在當地能有幾分名聲外根本就無人知曉。

  他們原本還有些不甘心,覺得可能是讀者不識貨。

  但很快,朝廷就將嬴政抵達第一座城池,並接見了當地郡守與其他官員的報導便發了出來。

  這下子,那報紙連看都沒人能看了。

  ……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秦國的好些角落,人數多了之後,也不乏真出現了幾個又真本事的人,發行的報紙還真打開了一些銷量。

  但在預言被發布後,那些報紙同樣沉寂了下來。

  ……

  嬴政與林阡卻並不知道各地曾在段時間內出現過大量民辦報紙的事兒,但就算知道了,他們想來也沒時間關注。,

  因為他們這次出巡並不是玩兒的。

  除了照片與報導之外,嬴政這次帶人出來也能順便查一查各地郡及其屬下是否出現過貪污受賄與瀆職等情況,各地稅收與教育等等方面也都需要審查一遍。

  於是在休整一番後,所有人立刻陷入了忙碌之中。

  但可能是嬴政之前帶人前往九原郡那次殺了太多尸位素餐的官吏,所以這次出巡並未查出太大的問題——

  小毛病肯定有一些,但只是罰款就夠了,不至於丟掉性命。

  也因此,嬴政等人的工作量也降低了不少。

  也就差不多三天左右的時間,嬴政等人便將一個郡的內務查了個清楚明白,然後就收拾妥當,準備前往下一個城池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