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您如何保證您之後的扁鵲,不會出現與之前兩代扁鵲一般的情況?到時候您辛辛苦苦學會與研究出來的知識成為無人學會無人在意的『傳說』,豈不是太過可惜?」

  「相反,扁鵲神醫若能將您的所知所學教授給更多的學生,讓更多的大夫都學會如何動手術,不但可以將您的所知所學繼續穿成下去,對秦國的醫學發展也將起到非常大的幫助,說句奠定了秦國醫學的基礎也不為過。」

  「而且生產對女子與其肚子裡的孩子而言都太過危險,若是天下大夫都會動手術,產婦的死亡率必然大大降低,這對秦國的人口增加其實也有著非常大的積極作用。」

  嬴政並無意見:「若扁鵲同意,便可直接在高中開設相關科目。」

  扁鵲愣了下,旋即笑道:「微臣並無任何意見。」

  或者說,他對林阡的提議非常滿意——

  林阡作為現代人,下意識地將自己認知中的古人對知識『敝帚自珍』的壟斷情況套在了扁鵲身上,所以才會詢問,而不是直接開設一個科目讓他去教。

  但先秦時期,尤其是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階段,「敝帚自珍」這四個字是根本不存在的。

  因為諸子百家只會四處宣揚自己的學說,以求讓更多人投入自己所在門下,學會相關知識並將其傳播給更多的人。

  若嬴政真同意讓扁鵲到學校去傳道受業解惑,他高興都還來不及。

  -

  既然幾人都對此沒有意見,醫學進入學校開設科目就成了必然。

  再加上學校的第一批學生馬上就要進入高中,可以正式開始學習物理化學生物兵法謀略等等更專精的科目,這時候將醫學加入進去其實也算恰逢其時。

  不過在此之前,扁鵲需要先將教材編撰出來而已。

  而且與其他科目不同的是,如今的大秦是有著一定數量大夫存在的,若直接將這群人摒棄在外似乎存在浪費的嫌疑。

  這些有著一定醫學知識,也許不知道該如何給人動手術,但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夫至少說明這些人在醫學方面有著一定的天賦,若將這些人利用起來,推廣扁鵲所知所學的過程也會更容易。

  ——這個想法,還是扁鵲自己提議的。

  於是幾人決定,學校開設的這門醫學科目只教導一些基礎的醫學知識,在學校之外,扁鵲再專門開設一個學堂教授那些已經出師的大夫:無論是青黴素等藥劑的使用方式,做手術的技術,還是從古代宿主手中得到的類似與《本草綱目》等醫術全部傾囊相授。

  只希望,可以儘快將這些大夫培養起來。

  年前,扁鵲終於將給學校學生的教材,以及教授那些已經出師的大夫們的教材都編撰了出來。

  然後,他直接找到張良,在每份報紙上都刊登了此事。

  ……

  扁鵲的名字從春秋戰國一直到秦漢時期都非常有名,並不單單是因為他成為諸侯看病,也因為幾乎每一代的扁鵲都會將自己的畢生所學記錄下來傳給後人,讓更多人知道該如何治病。

  現如今存世的幾乎所有大夫,都曾受過「扁鵲」的影響。

  除此外,扁鵲還時常四處遊歷為百姓看病,名聲更是隨著百姓的口口相傳而愈發知名。

  說起這時候的神醫,大部分人都會下意識說出「扁鵲」的名字。

  是以當扁鵲以自己的名字在所有的報紙上都刊登了學校開設醫學科目,同時還會招收已經出師的大夫到學堂授課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大夫以及對成為懸壺救世的大夫有興趣之人都變得蠢蠢欲動起來。

  唯一的問題是,扁鵲只有一個,所以這門課只有咸陽學校才有。

  但對大部分人而言,這並不是什麼問題。

  ……

  白參祖上已經行醫五代了,靠著一手還算靠譜的醫術,他們家在當地就算談不上說一不二,地位也相當超然——

  至少當地絕對沒人敢得罪他們。

  但隨著各地修建水泥路與鐵路,各地百姓想要到其他地方求醫問藥變得更容易之後,白參一家子的地位就下降了不少。

  因為在其他地方,還有著更厲害的大夫。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他們祖祖輩輩行醫都只是靠著一本祖上偶然得到的醫術?那醫術上的大部分內容艱澀難懂,若無前輩教導根本就看不懂。

  但好在他們一家以前還算厚道,所以雖然地位降低,但他們的生活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祖父與父親對此心滿意足,並無改變的想法。

  倒是白參野心勃勃,想要想法子拜師求學,以獲得更高明的醫術,打敗那個從自家搶走了不少生意的大夫。

  於是當報紙上刊登了神醫扁鵲開班招生的廣告後,白參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就找到母親拿了足夠的錢財,然後收拾好行囊就一個人乘上火車去了咸陽。

  因為常年給人看病,白參的經驗還算豐富,再加上他將整本書都背了下來,各種基礎藥材與醫學知識還算明白,所以他非常順利就通過了扁鵲的考驗,成功進入了扁鵲專門開來教導醫學知識的學堂。

  但……

  白參以為自己可以從扁鵲手中學到的醫學知識是,望聞問切、藥材辨別與種植、針灸等等相關,但扁鵲教導給他們的卻是……

  如何從一群青色霉斑當中提取防止傷口發炎的藥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