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製作粉條只需要土豆紅薯當中的澱粉,而在過濾掉澱粉後的土豆紅薯殘渣其實才是土豆紅薯重量的大頭。

  嬴政點點頭,對此沒有意見:「你去統計一下受災百姓的人數與具體受災情況,然後再將具體的賑災數額告訴寡人。」

  李斯終於徹底放心下來。

  林阡見嬴政已經恢復了冷靜,便一直不曾插嘴。

  但在發現李斯在商量完具體賑災方法後,便打算直接離開的時候,她忍不住開口問道:「你們確定,只要賑災就可以了嗎?」

  嬴政與李斯轉頭看向林阡,眼神疑惑。

  林阡頓了頓,提醒道:「土豆不能在同一塊地上種植,更何況九江郡今年土豆感染的疾病還具有傳染性。」

  李斯尚未反應過來,嬴政卻已經明白了林阡的言下之意,並瞬間皺緊了眉頭:「你的意思是,九江郡那些種過染病土豆的土地,今年下半年也不能種土豆了?」

  「不但是今年下半年,最好明年也不要種土豆,以及其他如茄子、番茄等茄科植物。」林阡深吸一口氣,「這種具有傳染性的病菌有非常大的可能,是可以在土壤中長時間存活的。」

  李斯愣住,意識到這背後的麻煩後,立刻看向了嬴政。

  嬴政的面色果然難看到了極點。

  他完全沒想過,九江郡百姓的一次錯誤操作,後遺症竟這麼長遠。

  一年多不能種土豆?

  林阡見兩人如臨大敵,不由提醒道:「雖然不能種土豆,但玉米紅薯乃至於五穀的種植都是沒問題的。再者說了,九江郡這麼多的土地不能種植土豆,對國家而言未必不是一個機會。」

  嬴政看向林阡:「此話何意?」

  林阡解釋:「九江郡隸屬於長江下游,水稻小麥都是一年兩熟甚至一年三熟,這次受災不能繼續種植土豆,說不準可以試著在九江郡推廣雜交水稻與雜交小麥。」

  頓了頓,她笑道,「哪怕只是一部分,培育出的雜交水稻與雜交小麥也足夠讓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百姓種植了。」

  嬴政有些不高興:「秦國帳面上還有不少田地沒有分發給百姓。」

  言下之意,水稻與小麥的培育本就不需要到九原郡去。

  林阡無奈:「九江郡既然已經騰出了地方,你又何必在原本的土地上折騰?繼續按照之前的計劃播種不好嗎?」

  嬴政看著林阡,嘆了口氣:「也行,就當物盡其用吧……」

  第106章 285~286

  林阡再次勸道:「我知道朝廷還有不少田地,但這些田地不是都會按照國家的需求提前做好之後一年甚至好幾年的種植計劃?如今沒幾個月就要到年尾了,何必耽誤時間?不妨先在九江郡培育雜交種子,等那些田地騰出空來再安排?」

  嬴政本也不至於真對九江郡的百姓如何如何,只是被人背刺,捅了這麼大的簍子還不得不跟在其屁股後善後,他心裡總有些不得勁兒。

  若非不能直接撒手不管,嬴政一早就將李斯給轟出去了。

  但……

  林阡說的也有道理,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直接在原本情況下彌補這個過錯總好過拆東牆補西牆。

  至於其中細則,嬴政乾脆將其拿到了朝堂上討論。

  大臣是在上朝之後才知道了九江郡遭災的事情,不少大臣都因此對九江郡生出了幾分不滿。

  因為在大部分人看來,這一場災難完全就是「人禍」。

  不過,李斯為了避免大臣們「煽風點火」再將嬴政心裡的火氣給勾出來,一開始便直接給整件事定下了基調——

  「當地百姓讀書不多,與諸位飽讀詩書之同僚可不能相提並論,縱然愚昧些也並非不可原諒。何況現在的主要問題並非追責,」李斯笑著掃了眾人一眼,「咱們如今需要做的,一則是核算一下送到九江郡的鎮賑災錢財需要多少,又該派哪一位官員去負責此次賑災。」

  「二則,農家子弟研究出了雜交種子,大大提高了水稻與小麥的畝產量,只是這培育出的種子只能種植而無法留種,所以需要合適的地方育種。」

  「鑑於九江郡地理位置優異,當地氣候宜人,水稻可以做到一年兩熟到三熟,又正好發生了這次土豆絕收的情況,所以初步決定在九江郡培育雜交水稻的種子。」

  李斯說完,眾位大臣才不再關注九江郡這次災禍的責任。

  知道嬴政提出這兩件事的重點之後,朝臣群策群力,很快就將兩件事的相關細則敲定下來,並得到了嬴政的認可。

  不久,相關人員便啟程去了九江郡——

  因為這次災情波及甚廣,再加上這還是嬴政統一天下之後發生的第一樁禍事,所以必須有一個身份足夠高的大臣前往才能讓當地百姓明白此次事情的嚴重性。

  再則,培育雜交水稻與雜交小麥種子這件事的官員也必須有一定的相關經驗才行——

  農家子弟只會搞研究,其他事情並不精通。

  於是毫無意外,嬴政最後選中了九卿之一的孫內史負責這兩件事。

  嗯……

  孫內史位高權重,原本也不至於被派遣到九江郡去,但問題是他名下的屬官,專業對口的太倉令與太倉丞都被外派了出去,如今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人物。

  孫內史沒辦法,也只能自己硬著頭皮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