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要徹底消化這麼大的土地,讓當地百姓對秦國產生對秦國產生歸屬感,認可自己秦人的身份是重中之重。而想要做到這一點,修路,建城,教育,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與收入……都很有必要,而且至少也要耗費三五年時間吧?」

  「而且那樓蘭國若真的在一個月內快速拿下,李將軍應該不至於回信特意問上一句?但以我的了解,西域還真沒幾個強大的國家,所以會出現這等狀況,很可能是除樓蘭外的其他國家也都派兵支援了?」

  西域各國國土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因為身處交通要塞,每一個國家都相當富裕。

  「不過……」

  林阡笑著攤手:「我對打仗了解不多,也不清楚前線到底是什麼情況。這一場仗到底要不要打,你還是問問尉繚等人?」

  嬴政想了想,點頭。

  次日,嬴政在上朝的時候將此事告訴朝臣,並詢問大家想法。

  李斯、馮去疾等人從現實出發,認為蒙恬與李信才掃蕩了草原,中間不但投入了無數士兵馬匹等需要的糧草,為了運送糧草、挖礦等修建的鐵路同樣也是一筆消耗,並不贊同在沒必要的情況下攻打西域各國。

  尉繚則從軍事角度出發:「士兵們已經在草原上打仗、生活了一年多,無論身體還是精神怕是都已經疲乏到了極點,若不趁著戰爭勝利班師回朝讓士兵休息,只怕不但士氣會受到影響,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到時候士兵的傷亡率也會大大提高。」

  嬴政見文武大臣都不同意繼續攻打西域,雖然有些可惜,卻還是讓人給李信去信,讓他班師回朝。

  ……

  李信收到信件後,有些可惜地看了眼樓蘭都城的城牆,到底還是帶著手下直接騎馬離開了。

  路上與蒙恬會和後,這才一起回了九原郡。

  蒙恬看了眼韓信身邊的兩個少年,趁機問了李信:「冒頓那小子在攻打頭曼部落的時候有沒有干其他事兒?」

  李信愣了下,才終於從腦海中將冒頓當初惹出的事兒扒拉了出來。

  他也沒避諱,直接當著冒頓的面兒就告訴了蒙恬。

  蒙恬聽完挑眉,視線落在冒頓身上:「倒是聰明。」

  冒頓無語地白了蒙恬一眼,而後看向旁邊坦然自若的韓信,心裡更氣了:「喂,韓家小將軍,這場合不開口說得過去嗎?」

  韓信看了他一眼:「怎麼,難道蒙將軍說錯了?」

  冒頓噎住:「你怎麼還在生氣?我是做了點出格的事兒,但你不也拿劍威脅我了嗎?大家都是一起長大的好兄弟,不至於為了這點兒小事一直生氣吧?」

  韓信掃了他一眼,懶得搭理。

  蒙恬將視線轉到韓信身上:「鬧翻了?」

  韓信正色道:「還沒到那地步。」

  蒙恬還是很相信韓信的,於是點點頭,沒有再探究此事。

  -

  軍隊班師回朝也沒有那麼簡單,中間怎麼也要好一兩個月。

  在這之前,秦國上下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

  第一批學生順利從小學畢業,秦國的版圖也再次擴張,加上春節便是三喜臨門,是以今年的宴會從上到下都洋溢著一種讓人不自覺發笑的喜慶氣息。

  春節之後,眼瞧著馬上就要開學了,林阡又去問了問第一批畢業生的升學與工作情況。

  因為秦國如今人口不多,學校也只有一個,所以小學初中高中都在同一個學校,每次考試結束之後便要開始統計下一學年入學的學生,以此提前確認朝廷需要印刷多少教材。

  畢竟教材都是成本費,印刷太多容易虧本。

  但成績單剛出來,前往學校報名想要繼續讀初中的學生卻並非全部。

  原因就在於,畢業考試中合格的學生,女學生比男學生多了不少:這也不是很難理解,畢竟先秦時期雖然在男女大防上還算開放,女子的出路卻仍舊沒有多少。

  而只要沒辦法為家庭創造價值,在家中的話語權不高几乎無法改變。

  以前她們嫁人後只能相夫教子,後來秦國統一天下後給了那些讀書識字的的女子更多的機會,但更底層的女子仍舊找不到出路。

  學校的出現,卻給了她們這個機會。

  所以這些女孩兒入學之後,自然會拼了命地想辦法抓住這個機會。可以說,除了那些先天條件真的不太好的姑娘,大部分女學生都抓住了這次機會,得以成功畢業。

  但女學生努力,備受優待的男學生卻不一定。

  其中又尤其以那些出身不錯,家境良好之人更甚。

  於是乎,等到成績單公布,所有人就發現合格的女學生竟是比男學生多出了將近二分之一。

  林阡之前憂慮的,也正是這多出來的二分之一女學生。

  事實也正如她擔心的那般,考試成績公布後的半個月內,報名升學的學生中男女比例仍舊差不多持平。

  多出來的那些女學生全部放棄了學業。

  但因為嬴政之前說的那話,林阡忍不住在半個月後又去問了報名情況,竟發現那些之前沒報名的女學生竟然全都報了名。

  全都!

  林阡驚呆了,特意到學校去問了校長。

  自己的學生一個都沒少,校長自然高興且自豪:「一則還是因為那些原本沒能成功畢業的男學生家長還是想讓自家孩子拿到一個小學文憑吧,畢竟以後即便是有關係,沒有畢業證書也沒辦法進入官府工作,雖然讀初中需要的學費比小學更貴,但怎麼也比只是送自家孩子讀書便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