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鉅子疑惑,嬴政坦然道:「鑑於寡人並不知道這軌道鋪設需要的條件,便不多指手畫腳了,你只需要保證這軌道能經過、或者路過這些城池附近就行。」

  鉅子頓覺感動:「陛下放心,微臣定然圓滿完成任務。」

  但等離開咸陽宮後,鉅子突然反應過來——

  這些地點,怎麼有些眼熟?

  -

  最初嬴政在朝堂上提出要修建這樣一條鐵路的時候,幾乎是受到了文武百官的反對,但在嬴政親自帶著人到墨家工坊看過了火車的速度後,便有一小半人倒向了嬴政。

  之後再看地圖,發現這條鐵路可能經過的地點都是一些不那麼有名的城池,這些城池也並不曾修建水泥路後,便有大半朝臣倒戈。

  僅剩的大臣仍覺得修建火車浪費錢財,費時費力還沒多少用。

  即便是嬴政,也沒辦法說服他們。

  若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官,嬴政許是還不會在意他們的想法,可偏偏這一小撮兒人不但包含了李斯王綰,還包括了馮去疾與張良等人。

  兩位丞相,多位九卿,容不得嬴政不在意。

  其中,又尤其以林阡此次外出將會前往那些地方的知情者李斯,反對得最為激烈。

  【雖然這些地點中有一部分並非谷豐侯前往的地方,但大部分都是谷豐侯將要修建水利工程的地方啊!】

  【我又是眼瞎目盲了,怎麼可能沒發現?】

  【雖然同情陛下好幾個月見不到谷豐侯,可拿國庫的錢財去修建一條沒什麼作用的鐵路出來就不行了,這與為搏美人一笑便大興土木的做法有何兩樣?就算谷豐侯仍在咸陽,想來也會拒絕才是。】

  嬴政目光沉沉地看著李斯,心裡騰一下,生出無盡怒火。

  他又不是昏君,怎可能單單只是為了與林阡見面便花費無數錢財修建一條鐵路出來?他會願意修鐵路,自然是因為這鐵路有利可圖,於國於民都有利!

  但偏偏李斯這廝只說反對,反對理由卻只在心裡嘀咕,不成說出一句,讓人想要辯駁都無處可說,著實讓人憋悶。

  他正思考要如何開口,卻不想在這種時候,一個讓人完全意料不到的人物站了出來。

  巴寡婦懷清在知道了這條鐵路的路線,以及林阡將會在其中大部分地點修建水利工程之後,整個人瞬間就亢奮了起來。

  其他獲得了上朝機會的大商人同樣如此。

  所以,他們這一批人也是最先倒向嬴政的。

  但可能是因為他們這群人以往太過低調,每次需要發表自己意外的時候都閉口不言,需要表決的時候也只會無腦站在陛下這一邊,所以這次在是否應該修建這麼一條鐵路的時候,發現他們同樣在第一時間站在了嬴政一邊後,所有人都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裡。

  甚至沒人將他們的意見聽進心裡,只當他們的話是耳旁風。

  就連嬴政也是如此。

  但巴寡婦懷清站了出來:「草民倒是覺得,這條鐵路可以修,而且一定要修。就算這條鐵路想要修建出來需要耗費非常多的錢財,但請相信草民,這條鐵路修建好後,得到的收益絕對是付出的幾十上百倍。」

  嬴政轉頭看向懷清:「說說你的理由。」

  李斯等人愣了下,紛紛轉頭看去。

  懷清被這麼多的大臣看著,心中難免緊張,但好在她也算是經過大風大浪,所以很快鎮定下來:「因為這條鐵路的速度要比馬車快一倍,也因為谷豐侯正在這條鐵路的許多城池附近修建水利工程。」

  「諸位不做生意,所以可能不知道,時間對我們這些生意人而言有多重要。在場許多生意人在走南闖北做生意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在某個地方發現了一種非常好也明顯可以賺錢的東西,卻礙於會在路上耽誤太多時間而只能眼睜睜看著好生意從自己手中溜走的情況。」

  「而這些東西,又大多都是食物。」

  「很多地方的百姓並不是不能生活得很好,他們有手藝,也有賺錢的本事與方子,卻往往因為沒辦法將東西賣到其他地方而只能困守清貧。」

  「若這條鐵路修好,至少這條鐵路經過的城池、以及城池附近的百姓有了其他的出路。」

  「而且在谷豐侯將各地水利工程修建好後,這些城池及其附近的百姓家中的糧食必然增產。百姓糧食有了富餘,也就願意花錢買一些他們以前用不上的物件兒,買東西的人多了,願意前往的商人就多了;商人多了,當地就有了人氣兒,慢慢也就富庶了。」

  懷清小心看了眼嬴政,開口道,「這鐵路的出現會加速這一過程,也許要不了幾年,這些地方變能如都江堰所在的成都,以及鄭國渠所在的關中一般富庶呢?」

  都江堰與鄭國渠是秦國的兩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與關中則是秦國的兩大糧倉,若沒有都江堰與鄭國渠,秦國還真不一定能一統天下。

  李斯等人愣住,不由陷入了沉思。

  他們從各種方面考慮了這條鐵路修建的可能性,得到的都是否定答案,卻從未想過還可以從經濟方面考慮這條鐵路的合理性。

  李斯不由看向嬴政:「陛下,也是這般想的?」

  嬴政掃了李斯一眼,冷哼:「不然?」

  成都平原與關中在有了都江堰與鄭國渠之後到底發展得有多快,他一個秦王難道不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