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綰想要控制局面,卻發現那些頭腦發熱的大臣已經徹底失去了理智。

  而環視一周,他毫不意外地發現自己往日交好的幾個人,如李斯、馮劫等人都一臉擔心地看著他。

  王綰愣了下,明白他已經被人架了起來,註定得不了好了。

  嬴政將所有人的反應看在眼裡,突然開口問了一句:「扶蘇,你覺得如何?」

  扶蘇愣住,半晌沒反應過來。

  直到嬴政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扶蘇才終於回過神來。

  他頓了頓,開口道:「兒臣私以為,燕、齊、楚、越等地地處偏遠不好管理,分封確實可以解決這方面的矛盾。」

  扶蘇並未直接站隊,但這番話的意思也已經很明白了。

  林阡愣住,不敢置信地看著扶蘇——

  史學家確實猜測過扶蘇本人是支持分封制的,但因為史書不曾明確記載,所以史學界也一直只是猜測而已。

  可如今,她竟親口聽到了扶蘇為分封制站台?

  林阡看向嬴政,這一切似乎都是因為他多問了一句才發生的。

  那麼,嬴政為何突然這麼問?

  【是想考驗扶蘇,還是自己也覺得分封制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好在扶蘇很清楚秦國的根基是什麼,於是很快補充了一句:「雖然分封制可以很好地控制那些偏遠的地區,但其本身並不如郡縣制優越。所以兒臣建議,地理位置距離咸陽更遠的地方可以實行分封制,但距離咸陽更近的地方則應該繼續推行郡縣制。」

  林阡總覺得扶蘇這個建議有點兒耳熟,過了一會兒才終於想起來——

  【這不就是漢朝建立初期搞出來的郡國制嗎?】

  ==·罷相·==

  嬴政看了扶蘇一眼,而後轉頭看向林阡。

  林阡不小心對上嬴政的視線,嚇了一跳,趕緊在心裡解釋——

  【漢朝就是秦朝滅亡後建立的朝代,他們吸取了秦國對偏遠地區掌控不足的教訓,在漢朝建立之初採取了郡縣與分封並行的郡國制。就像扶蘇說的那樣,他們在咸陽及周邊可以嚴密掌控的地區仍舊施行郡縣制,但在中央管轄力度不強的偏遠地區則採取了分封制。】

  【這種郡國制在漢朝建立之初,確實為穩固漢朝江山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郡縣制是中央集權制的產物,本身與分封制就有著根本性的衝突。郡縣分封並行的郡國制從某種程度而言幾乎可以算作是飲鴆止渴,所以漢朝建立不過才二十多年,諸侯就成了當時皇帝的心腹大患,等到漢朝建立的第五十二年,更是直接爆發了七國之亂。】

  【幾代皇帝都在想辦法削減地方諸侯的勢力,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通過一道「推恩令」瓦解了諸侯的實力,成功解決了這一個糾纏了漢朝上百年的頑疾。】

  嬴政輕輕頷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再轉頭,他視線落在扶蘇身上。

  雖然扶蘇提出的這種郡縣與分封並行的制度並不可行,但這也說明扶蘇並非一點優點也無。

  他沒再追問,將視線轉向了其他人。

  其他大臣卻因為扶蘇對分封制的支持而激動起來,一個個簡直恨不得立刻讓嬴政答應此事。

  眼見事態要進一步失控,李斯主動站了出來:「微臣私以為,分封制並不可行。昔日周文王、周武王不也同時分封了自己的後代子孫,以及在推翻商朝過程中建立了不世功勳的大臣,可最後的結果呢?無論是當時被分封的周王室子孫,還是當年君臣相得傳出不少佳話的功臣,最後不也都隨著長輩的去世而與彼此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當初周王朝分封了數百個諸侯國,可各大諸侯國從不視周圍鄰居為親朋,反倒將彼此視若仇敵,互相攻伐。周天子名為天子,實則手中毫無實權,根本無法制止諸侯王之間的攻伐戰爭。」

  「而經過幾百年的戰爭,當初幾百個國家只剩下了不足兩掌之數,最後被我大秦一一吞併。若陛下效仿周王朝再次分封諸位公子與功臣,日後難道不會重複之前戰亂紛飛幾百年的局面嗎?君王大權旁落,諸侯群雄並起,天下民不聊生……」

  李斯認真看向嬴政:「陛下,難道您想要再看到這樣的情況在我大秦重複發生嗎?」

  「至於燕、齊、楚、越等國距離咸陽太遠,政令不通的問題,」李斯深吸一口氣,「上天保佑,如今四海之內在陛下的英明領導下已經獲得了統一,全國各地都已經被劃分成了許多郡縣,各郡縣的官吏也都是陛下派遣過去的有才能的官吏,這樣難道還不足夠控制各地民生?」

  「至於諸位公子與諸位有功之臣,陛下封賞食邑,讓他們可以獲得國家從各地徵收的錢糧賦稅,便已經是極好的嘉獎了。」

  「讓天下之人只認秦國與陛下,而絕不懷有二心才是治理天下的不二方針,分封諸侯則與此完全相反,早已不合時宜。」

  馮去疾與王翦等安穩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對熱鬧充耳不聞的大臣們見李斯出聲,這才開口附和了起來。

  其他人大臣見狀,總算意識到了不對。

  而嬴政並不給他們反口的機會,直接開口道:「天下百姓因各國連年不斷的戰爭吃了無數的苦頭,如今好不容易統一天下、平定四海,若是寡人現在又重新分封諸位公子,豈不是給自己招惹麻煩、為將來埋下禍患?若長此以往,百姓如何能休養生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