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想之前的趙國吧。

  秦國最初會選擇進攻趙國,不就是因為趙國國內大旱,鬧起了饑荒?

  即便李信知道秦國的內政絕不會如趙國一般爛,卻也忍不住提起了一顆心臟,再也沒辦法為剛到手的勝利而高興起來。

  王翦也聽了兩人對話,表情也沉悶了許多。

  旱災啊……

  王翦嘆氣:他們剛從前線回來,只怕休息不了幾日就要再次趕赴前線了。

  ……

  但事實並未如王翦預料那般發展。

  宴會結束後,王翦在家休息不到兩日,嬴政確實派人來了王家傳令。卻不是給王翦,而是王翦之子王賁——

  「今秦國大旱,命王賁即刻帶兵前往楚國邊境,以防楚國趁虛而入。」

  王翦鬆了口氣,趕緊為兒子準備行囊。

  嬴政一聲令下,全國青壯都開始朝著秦楚邊境聚集。

  而在他們抵達之後,果然毫不意外地發現了楚國那邊也已經聚集了一支蠢蠢欲動的軍隊。

  王賁甚至在秦國境內的一些村莊附近發現了楚國探子的身影,他被這發現激怒,立刻命人將所有探子抓起來在陣前殺死祭旗。

  楚國將領也不甘示弱,立刻整頓軍隊與秦國對峙起來。

  戰爭,一觸即發。

  第42章 081~084

  ==·反轉·==

  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就在秦楚兩國軍隊陣前對壘,馬上就要打起來的時候,楚國突然退兵了。

  王賁發現楚國軍隊突然選擇退守,而不是進攻的時候,還以為自己看錯了。但事實就是,楚國在兩國軍隊即將打起來的時候,選擇了退兵防守。

  王賁:「……」

  肯定是楚國國都出了什麼事兒!

  王賁意識到這件事後當機立斷,立刻派出了好幾個探子潛伏進楚國兵營附近打探消息。

  楚國軍隊這邊吵得厲害。

  但這件事似乎事關重大,不但士兵,就連大部分將領都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所有人都鬧哄哄地在猜測轉進攻為防守背後的原因。

  可他們的猜測過於離譜,探子完全無法相信。

  探子沒能打聽到有用消息,王賁卻從中察覺到了局勢反轉的契機,立刻派人回到咸陽送信。

  軍隊打探不到具體消息,只能讓秦國埋伏在楚國國都的人努力了。

  嬴政得知此事後格外重視,正想命人前去調查此事背後原因,卻不想楚國國都的探子先一步將消息傳回了秦國。

  一切變故的背後,只因為一件事——

  楚國的君王熊悍,死了。

  是的,就在兩國即將交戰的緊要關頭,纏綿病榻差不多快兩年,所有人都快要對他的病情習以為常的楚幽王熊悍,突然死了。

  攻打秦國?不,他們現在更擔心秦國趁機攻打自己!

  但秦國會在這種時候進攻嗎?

  當然不會!畢竟秦國國內正值大旱,舉國上下都完全沒有在這種時候還要發兵攻打其他國家,再給自家國家、百姓增加負擔的想法。

  除非是想要拖死秦國!

  於是王賁與楚國將領遙遙對視一眼後,便默契地選擇了帶兵退回安全線,並按照嬴政的命令將大部分士兵又遣返回了家鄉忙活。

  大旱之時最缺水,若少了太多勞動力,家裡今年的收成只怕是好不了了。

  -

  楚幽王死後,因為沒有兒子,王位最後由楚幽王的弟弟熊郝繼承。

  雖然兩國之前差點兒打起來,但既然已經鳴金收兵,在新任楚王繼位這麼緊要的關頭,自然還是需要派人前去弔唁和慶賀的。

  嬴政派了長子扶蘇前去觀禮,自己則留在國內坐鎮。

  ……

  即便清楚地記得從嬴政開始攻打六國之後,其他國家基本就沒能從他手上得到半點兒好,林阡也很擔心,畢竟從自己穿越後,許多歷史都已經改變了。

  如今得知此事,林阡也徹底放了心。

  放心後,她便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秦國的旱災上了。

  秦國的旱災不比之前趙國的嚴重,但若不做好準備,也一樣會發生饑荒。

  好在土豆和玉米馬上就要收穫了,倒是受這次旱災影響不大。

  今年剛種下去的紅薯也是耐旱植物,只要在土地乾裂後少少地澆一些水,也不會影響不大。棉花甚至比紅薯更耐旱,而且同樣快要收穫了,所以也沒收到太大影響。

  林阡只是負責棉花的推廣種植而已,這次大旱原本與她沒有太大關係。

  可她如今就在潁川郡,幾乎每天都要頂著大太陽到田裡去觀察棉花的生長情況,所以不受控制地將周圍環境的變化都看在了眼裡,也記在了心裡:她那二十多畝地四周除了少量的土豆玉米外,還有許多快要乾涸的土地,裡面種植的五穀,尤其是水稻已經大半發蔫枯黃不能看了。

  林阡看著百姓們為了拯救水稻等糧食,每天從天不亮就要起來去很遠的河邊擔水,那沉重的擔子幾乎將他們的脊樑都壓彎成了一把弓,心裡也覺得難受。

  而且這段時間因為缺水,原本和平的村落之間也隱隱有了衝突,若非秦律壓著,只怕早就打了起來。

  受到周圍環境影響,林阡也不免心浮氣躁。

  她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認真思考著如今的情況有沒有什麼是自己能做的:其他旱災更嚴重的地方她也管不了,但潁川郡這邊似乎還有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