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與之前可不大一樣。

  那人愣了,不顧張良反抗將人拖到了門口:「你看那些人身上穿的是什麼?」

  張良本想斥責他大驚小怪,抬頭一看,卻發現街上來往行人竟足有十之二三穿著新衣,且街邊出現的孩童與老人身上也都換上了新衣。

  經過這段時間的沉澱,靠著自己觀察行人與詢問看守他們的士兵等方式,張良對底層百姓的生活也算有所了解。

  所以他很清楚,老百姓的冬天到底有多艱難——

  為了不被凍死,許多百姓家的老人與孩子向來是不出門的。而成年人則會出門的時候,將全家人的衣服穿在身上保暖禦寒,沒有衣服穿的其他人則全擠在被窩裡。

  條件差,家裡連件多餘的衣服都沒有的人,便只能光著身子了。

  秦國百姓之前也沒比這好多少。

  但現在,他竟看到這麼多秦國百姓,還是孩子與老人……

  都穿著新衣服?

  ==·荊軻·==

  林阡幾乎都要將張良忘記了,自然不會去關注他的反應。

  她如今更在意的,還是半個月後的紅薯收穫,以及之後春紅薯與棉花的推廣種植。

  糧食向來是國家根本,被拿到朝堂上商量再正常不過。

  林阡作為提供紅薯與棉花之人,本身不但有爵位還有官職在身,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涉及這兩樣東西的時候,她都必然是要出現議事大殿的。

  儘管以前她也經常出現在這兒,身份卻完全不一樣。

  李斯與王綰進宮後,一眼便見到了並未坐在嬴政身側,而是跪坐在大臣專屬位置的林阡。

  二人悄然對視一眼,心裡都有些感嘆。

  而之前最為牴觸女子為官的尉繚在看到林阡的時候,表情更是詭異。但事情已成定局,尉繚也不至於蠢到在這種場合給林阡難堪。

  不久,治粟內史與孫太倉等人也都先後來到了議事大殿。

  等所有人到齊之後,嬴政便直接進入了議事階段:「再過不久,之前扦插的紅薯藤就可以收穫了,數量應該不算太多,但太倉丞曾提及,紅薯藤可以在分段後扦插在地裡面,每一個紅薯又能長出許多藤蔓……」

  林阡聽到「太倉丞」三個字的時候,還愣了下,覺得不太習慣。

  但她很快就調整過來:「確實如此,每一根紅薯藤都能長到好幾米長,而且一般掐斷之後還能再長出新的,只要照顧得當,現存的紅薯種個一畝地完全沒問題。中間也可以掐一些紅薯藤扦插,只是不能再如之前般肆意,需要注意不能影響了紅薯的生長……」

  嬴政頷首,又問:「紅薯也如之前的土豆一般,是長在地里的?」

  林阡點頭:「對,紅薯也是根莖作物,各地基本都可以種植,而且對土壤要求不高。」

  ……

  問完了紅薯,嬴政又問了棉花。

  林阡認真回答:「棉花更適合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種植,平原地區最優。其他地方也能種,但產量許是比不上平原地區。」

  王綰愣住:「平原地區?」

  秦國國內的平原地區可不多,除了成都平原外,便是剛打下來的潁川郡了。

  但成都常年不見陽光,又不太符合光照充足的特點。

  林阡點頭:「但我手中的棉花種子並不算多,將其種在潁川郡完全足夠。」

  至於之後……

  反正距離秦國打下楚國也要不了幾年了。

  嬴政倒是很喜歡林阡表現出來的,對秦國拿下楚國理所當然的感覺,自然不會對她的話表示異議。

  他都沒意見了,李斯等人自然更不會有意見。

  但關於之後去推廣種植紅薯與棉花的人選,眾人卻有了不同的看法。

  林阡一開始便主動請纓,希望能擔任此事。

  尉繚第一個反駁:「夫人……」

  林阡不太高興:「請叫我太倉丞!」

  尉繚無奈:「是,林太倉。林太倉,並非在下對您有意見,只是即便秦律嚴苛,在某些地區也仍舊無法阻止一些兇惡之人犯事兒。您以女子之身外出,難免遇到危險。」

  王綰也不贊同由她出面:「若林太倉出行,衣食住行許是不太方便。」

  李斯果斷站在了林阡一邊,為其辯駁:「諸位出行,衣食住行都有各自僕從負責,哪兒來的不方便之處?至於是否遇到危險……」

  他看了嬴政一眼,嘀咕道,「你們也太小看了林太倉的守衛。」

  【你們這些人也是想太多,林夫人出行,陛下難道不會派人跟著?人林夫人出行可比我們這些糙老爺們兒安全多了。】

  【你們真正應該擔心的,難道不是林夫人第一次出行,經驗不足容易辦砸這件事嗎?】

  這般想著,李斯直接提出了解決辦法:「但微臣也並不贊同林太倉單獨出行。她畢竟之前不曾有過經驗,第一次外出辦事,最好還是跟著孫太倉一起去辦事兒,亦或者給她配備一個有過外出經驗的屬官較好。」

  嬴政嘴角抽了抽,卻還是看向了林阡:「林太倉覺得呢?」

  林阡當然沒有意見。

  第一次外出辦事兒,有熟手跟著肯定更讓她放心啊!

  其他人見狀,只能沉默。

  ……

  談完民生,便到了軍事。

  去年打完趙國,王翦等人便帶兵駐紮在了中山,似乎隨時都可能進攻燕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