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能直接在邯鄲種?」

  「邯鄲這邊氣候太冷了,一般一年只能種一季紅薯,而且是春紅薯。」

  時間都錯過好幾個月了,根本沒辦法種。

  林阡想了想:「可以讓邯鄲的百姓種土豆,土豆還算耐寒。」

  「土豆之前就送到了邯鄲,如今說不準都開始育種發芽了。」嬴政本就打算今日啟程回去,聞言更不想耽誤,「你去瞧瞧是否有東西忘了帶,用過早膳後我們立刻啟程。」

  ==·反秦·==

  嬴政與林阡想得倒是挺好,可惜最後到底沒能成行。

  因為就在他們用過早膳準備離開的時候,楊端和突然入宮求見,說是附近幾個郡縣的舊貴族與官員們暗中糾集在一起,四處宣揚秦王嬴政背祖忘德,竟然不顧男女之別讓女子入朝為官與一群男子做同僚。之後流言更是以此發散到秦律嚴苛,秦王昏庸、根本就不會治國,若繼續讓秦王統治,天下百姓必然會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謠言愈演愈烈,很快就傳到了邯鄲城中,讓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百姓又變得惶惶不安。

  嬴政聞言皺眉:「你們可查到了散播流言之人是誰?」

  楊端和拱手:「回陛下,抓到了一兩個,故而微臣知道這散播謠言背後之人是趙國以前的貴族與官員。」

  「按被抓那兩個人的說法,他們原本是想要借著自己學識待價而沽,藉此與陛下談妥為秦國效力的條件,最好能將之前被抄沒家私田產等全部還給他們。」

  但沒想到,嬴政釜底抽薪,直接任用讀書識字的女子。

  這些人一開始還想著看笑話——

  畢竟千百年來從未聽過女子入朝為官,更不曾聽說女子能處理朝政。任用女子為官在這些人看來不過是嬴政的無奈之舉,而他採取這樣的應急舉措必然得不到好結果,到時候幾個在趙國國土上設立的郡縣說不準會被那群什麼都不懂的女人搞得一團糟。

  他們是打心眼兒里這般認為的,卻又因為自己的私心而不曾想過阻止。

  甚至於,在家中女眷提出想要去報名的時候,這些人不但雙手贊成,還主動幫自家女眷學習秦律。

  至於目的?

  自然是期盼著將更多的女眷送進秦國官員體系當中,將這幾個郡縣的政務搞得越糟糕越好,這樣他們在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現在秦王嬴政面前的時候才能坐地起價,提出更多的條件與要求。

  然而結果卻與他們希望的完全相反。

  那些女子不但非常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還以他們自己都無法達到的完成度與速度,迅速調和了秦國官員、士兵與當地百姓之間的關係,讓秦國接手趙國故地變得更加容易,而百姓也在她們的安撫與秦國的「糧食賄賂」下迅速倒戈。

  成功上位的女眷不願放棄辛苦搶到手的權力,工作格外認真,幾乎一個頂倆。

  因為她們工作效率太高,完全讓人忘了幾個郡縣的官位並非滿員,以至於幾個郡縣從上到下,從秦國官員到百姓都快要忘記還有一群飽讀詩書之人可以找來幹活兒了。

  他們頓時意識到不妙,為避免被徹底遺忘,只能主動提出為秦國做事。

  然而他們的舉動不但沒有受到幾位郡守的歡迎,反倒因為以前在趙國官場中養成的不好習性,如工作中摸魚喝酒,面對下級官員自恃甚高,對沒什麼難度的瑣事看不上眼、眼高手低等等毛病,以及對女性同僚格外輕視不尊重的做派,很快就被幾位郡守掃地出門了。

  他們想求情,幾位郡守根本不帶搭理他們的。

  ——雖然缺人,可這群傻逼不但不能減輕他們的工作量,反倒只會製造矛盾拖後腿,留著幹嘛?!

  ——還不如那群女人呢!

  有了這群只會屍餐素位的舊貴族對比,幾位郡守對轄下那些女性下屬愈發滿意了。

  但對那些舊貴族而言,他們的處境就不怎麼美妙了。

  沒了做官這條路,他們與其他百姓也沒了任何差別,嬴政又不願給他們優待,於是乎……

  各種徭役、兵役也都紛至沓來。

  打仗這種高危活動,惜命的貴族們可不願摻和,畢竟他們入伍只能從最低的大頭兵做起,而大頭兵在戰場上向來最容易沒命。

  於是乎,這群男人就想到了搞事兒。

  一開始,他們想的是找到以前的下屬與奴隸,讓他們為自己辦事兒,結果呢……

  差點兒被下屬舉報。

  他們好不容易才說服了對方保密,卻也被迫了解了人家對現如今的生活非常滿意,並不想再跟著他們這群毫無前途的人去折騰送死。

  而沒了手下,他們能做的事情自然就少了。

  一番商議之後,才想到了傳播留言、抹黑秦國等辦法。

  但沒想到,又被百姓舉報了。

  林阡有些驚訝:「被百姓舉報了?」

  楊端和似乎也有些無語:「一般而言,這種流言必須發酵到一定程度後才會引起官員注意,但一般等到了那個時候,再想查清楚流言的源頭就基本沒可能了。但因為這些人傳的流言涉及到了剛上任不久就深受百姓愛戴的那群女性官員,還詆毀了如今很受百姓尊敬與喜愛的陛下,所以很快就被一些聰明的百姓發現,並上報給了官員。」

  林阡:「……」

  嬴政:「……挺好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