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沒經驗,胡仲不小心挖破了一顆土豆。

  鋤頭翻出土的時候,一半土豆還在泥裡面,另一半卻黏在了鋤頭上。

  胡仲彎下腰將兩半土豆拿起來:「這個頭瞧著不大啊,真能如太倉所言,達到畝產千斤的產量?」

  去年太倉拿來的土豆種就很小,只有嬰兒拳頭大,胡仲手上的土豆可能因為土地肥力足夠,追肥也做得不錯,所以個頭要比去年大了將近一倍。

  但即便如此,這也太小了。

  若一窩土豆苗就只結了一顆土豆……

  胡仲看了眼長滿土豆苗的田地,心裡微微有些擔心。

  里長樂呵呵地開口:「你這娃子擔心什麼?難道太倉還能騙了你?自打太倉來到我們這兒,可曾有一次說話不算話?你家裡那女娃能養活下來,還是靠了陛下與太倉開恩呢!」

  胡仲嘿嘿一笑,不再多言。

  他調整了一下動作與姿勢,深吸一口氣,往根莖稍遠的地方高高舉起鋤頭,然後狠狠地落了下去——

  鋤頭一翻,一堆裹著泥土的土豆跟黑夜繁星一般出現在二人面前,刺眼得讓人眼眶泛紅。

  「里長,好多土豆!」

  「好好好,太好了!」里長興奮地雙手直拍大腿,「咱們今年不用餓肚子了!」

  其他人聞訊趕來,看著那一窩黃澄澄,圓乎乎的大土豆,一個個瞪直了眼睛。

  等聽了胡仲為何這時候挖土豆的分析後,哪兒還坐得住?

  全跑回家拿起鋤頭挖土豆去了!

  等將地裡面的土豆全挖出來,一過秤,平均畝產兩千多斤!

  ……

  蜀郡土豆豐收的消息傳到洛陽等地後,其他地方的百姓竟隱隱生出了幾分後悔。

  不過這點後悔很快就被太倉打消了:「這土豆雖然產量高,對土地的肥沃程度也要求不高,但其本身極容易遭遇病害,為了預防這一點,本就需要在多塊土地上輪種。蜀郡那邊今年種過土豆的田地,今年下半年都不能再種了。若下半年還想要種土豆,只能在沒種過的土地上播種,或者乾脆如你們一般開荒。」

  將百姓安撫下來後,太倉又道:「現如今最要緊的還是接下來的玉米育種與播種,大家都打起精神來,玉米的產量雖然不及土豆,卻更耐存放,都不要鬆懈啊!」

  於是整個秦國又如火如荼地開始種植玉米。

  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趣事兒:洛陽這邊有一個整日遊手好閒的懶漢,仗著有父母兄嫂在,即便分家了也時常到兩家去蹭飯,自己根本就不樂意去干繁重的農活兒。其父母寵溺麼兒,不但自己幫著孩子幹活兒,還會催促其兄嫂幫其種地。

  但為玉米育種這活兒吧,它既不累,也不難啊。

  這總不能還要其他人幫忙吧?

  他父母也擔心激怒了其兄嫂,便勸說那懶漢自己給玉米育種。

  懶漢一開始還答應得好好的,想著不就是搓一些泥巴團兒嘛,就當是玩兒了。但沒想到,等泥土發酵完畢後,那懶漢幹活兒了沒一會兒就覺得腰酸背痛,吵吵嚷嚷著不想幹了。

  其兄嫂被他氣到了,當場放了狠話,若他連這麼簡單的活兒都不願意做,以後就甭想他們再幫忙了!

  懶漢被嚇到了,不敢再吵嚷。

  但他若是不懶,又怎會被人叫懶漢呢?偏他又有幾分小聰明,為了能夠偷懶竟自己偷偷摸摸搞出來了一個木製小工具——

  工具構造簡單,就只是一個把手一根長杆和兩個能裝土打孔的器物。

  只要拿著工具往發酵好的泥土上戳,長杆上拔,提著把手到平地上往下一摁,一個帶孔的圓柱形就被擠壓出來,落在了地上。等將玉米所需的「糰子」都壓好整齊擺上,只需要每個洞裡面丟兩顆玉米就夠了。

  雖然這玩意兒肉眼可見地比手搓泥巴團兒更浪費發酵好的土,但……方便啊!

  而且不髒!

  站著就能將「糰子」壓好,比之前還要更輕鬆。

  懶漢剛將東西拿出來,沒一會兒就壓好了十來個「糰子」,惹得鄉鄰紛紛側目。

  有那看得眼熱的,立刻上前打聽。

  懶漢立刻抓住機會與之商談起來:「只要你幫我壓完所有泥巴團兒,我就把這個器物送你!」

  那人試用了一下,發現極好用,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其父兄看過來,那懶漢倒也乖覺,馬上承諾回家給父兄各自做一個。

  管轄懶漢所在鄉的里長很快得知此事,特意前來圍觀,確定真的有用後還上報了官署,經由官署匠人查驗確認後,還賞賜了懶漢不少財物。

  那工具,自然也在朝廷的推廣下走進了千家萬戶,減輕了百姓們的負擔。

  ……

  土豆獲得大豐收,不但蜀郡百姓今年的生活沒有了壓力,也為朝廷減輕了壓力。

  所以即便得知王翦到底沒能跑贏李牧,在一處荒原被李牧帶兵阻斷了前路,嬴政的心情也相當不錯。

  雖然土豆的畝產量在林阡看來不算什麼——

  現代的土豆種最差畝產量也在兩千到五千斤的樣子,若是選育過的高產量品種,畝產量甚至能達到八千到一萬斤。這還是用現代的單位稱重得來的,若放在這個時代,這數據還會提高不少。

  但對如今的秦國而言,土豆與玉米的存在簡直就像是天降金手指,讓他們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攻打其他國家而不用為糧草而擔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