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趙太后從嬴政宮中離開後,一開始還心有餘悸,但見嬴政並未派人來追,很快就恢復了過來。

  然後,她想到嬴政方才毫不留情的動作與反應,心裡異常不是滋味兒。再一想到這段時間嬴政對華陽太后的優待與看重,心裡的怒火騰一下就冒了出來——

  當初若不是這個老虔婆提前通風報信,讓嬴政做好了準備,嫪毐怎麼會失敗?她的兩個兒女又怎麼會慘死?

  如今她作為嬴政的生母,竟然還沒華陽太后那老虔婆更得重視!

  趙太后真是越想越氣,轉頭就走向了華陽太后的宮殿。

  她不好過,華陽那老虔婆怎能好過?!

  ……

  林阡一直放心不下,最近一段時間都安分了許多。

  誰知不久,便又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燕太子丹。

  但嬴政對這一位就沒那麼客氣了,內侍進來通報後,他直接就讓人離開了。

  林阡還挺好奇的,畢竟……

  【荊軻刺秦的主謀誒,不見上一面多可惜!】

  她剛在心裡吐槽完,下意識轉頭,正好對上了嬴政似笑非笑的眼睛。

  完蛋!

  林阡非常擔心以嬴政永除後患的性子,會直接把燕太子丹給殺了。

  嬴政似乎也確實有這個意思,很快就下令增加看守燕太子的兵力,甚至命人格外注意他與其他人的來往與談話,若有信件更是命人不要錯漏。

  似乎只要讓他抓到把柄,嬴政就能立刻讓燕太子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林阡有些後悔:倒不是覺得嬴政剪除後患的做法有什麼不對,而是因為燕太子丹這個人牽扯到了一系列事件,荊軻刺秦雖然最知名,但對秦國來說,正因為這次荊軻刺秦,秦國發兵燕國才師出有名。

  這個簡簡單單的「師出有名」,從某種程度上,也麻痹了其他國家對秦國的警惕,減輕了秦國攻打其他國家的難度。

  但很快她就不用擔心了,因為就在嬴政下令後沒兩日,華陽太后宮裡的宮娥便一臉驚慌地衝到嬴政宮殿報訊——

  華陽太后,薨了。

  ==·地震·==

  華陽太后薨了,嬴政自然沒精力再去關注燕太子丹。

  他對此非常不滿:「華陽太后前些日子經過御醫看診,病情不是好多了?寡人記得,御醫曾說只要靜養,未必沒有痊癒的機會。為何不過短短几日,華陽太后便薨了?」

  那宮娥嚇得半死,卻又因著幾分對主人的忠誠鼓足了勇氣:「陛下,是因為昌平君與趙太后!」

  聽宮娥一番訴說,嬴政等人終於明白了具體緣由——

  華陽太后原來本就在病中,一直就沒好徹底;偏偏這段時間昌平君等人就沒放棄過往華陽太后處使力,無論是信件、禮物還是口信,華陽太后宮裡就沒斷過,但基本外面來送一次東西,華陽太后就會被氣一次;而在華陽太后薨逝這件事上扔下去最後一根稻草的,則是趙太后。

  也不知趙太后怎麼想的,她在被嬴政嚇走後,竟跑去找華陽太后大吵一架,當場就把人給氣暈了。

  種種原因疊加,華陽太后當晚就病情加重了。

  只是她自己似乎覺得丟臉,並不讓人御醫同嬴政提及,每天見到他也強作平靜。

  但到底沒撐幾天,華陽太后便在昨晚睡夢中溘然長逝。

  嬴政勃然大怒,當場下令讓趙太后在甘泉宮好好「養病」,病癒之前不得隨意出門。

  昌平君他也不曾放過,事情發生後嬴政完全沒給人面子,直接在朝堂上指著昌平君的鼻子罵了好幾次,直把人罵得灰頭土臉,卻還不敢露出半分不滿。

  可縱使如此,華陽太后也沒了。

  很快,宮裡宮外便開始為華陽太后的喪禮忙碌,各色祭祀器具也都在最短的時間內準備了起來。

  嬴政難得放下了手中政務,親自負責華陽太后的葬禮事務。

  他去忙了,林阡就閒了下來。

  許是在醫院見多了生死,林阡對華陽太后的死沒有太多的感覺,但在宮內宮外一片傷心慘澹的環境中,她若表現得太過淡定,似乎也不太好。林阡便躲在了偏殿。

  她覺得無聊,便再次拿起書本開始讀書認字,若是有不認識的,就去找蒙恬等人問一下。

  林陌也不太敢出門,也和林阡一起待在偏殿。

  林阡一開始沒注意,但有些字過於複雜,認得她脾氣暴躁。等她抬起頭,一下就對上了林陌羨慕的眼神。

  她愣了一下,突然有些抱歉:「陌娘,你要不要跟著我一起認字啊?」

  林陌先是一頓,旋即驚喜道:「我也可以嗎?」

  林阡點頭:「當然可以!只要有條件,本來就最好是每個人都讀書識字,這樣才能懂得更多道理,也能防止被人欺騙。」

  林陌一下子高興起來,但她臉上的笑容又以更快的速度消失:「可是我又笨又蠢,肯定學不會的……」

  說著,她煞白著臉將兩隻手的食指擰在一起,攪得都發白了也沒放開。

  林阡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臉,又回想了一下原主與林陌以前的相處模式,認真思考後才終於明白,許是因為原主母親對林陌有恩,又有趙高處處讓林陌照顧原主,所以儘管在原主記憶中兩人是地位平等的真正相依為命,林陌卻可能潛意識將自己放在了落後於原主的位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