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章 006

  王綰李斯等人倒沒什麼反應,陛下畢竟剛殺了好幾個人,又沒有換衣服,身上還帶著濃烈的血腥氣,而他本人又長居高位,氣勢非凡,眼神嚇到一個小姑娘實屬正常。

  只是想到陛下之前的吩咐,眾人也對來人身份有了猜測:這應當就是陛下之前讓內侍帶來的,那位叫「林季」的人?

  原以為是個有大才的能人,卻不料只是個女人。

  所有人只好奇地看了眼,便移開了視線。

  倒是對嬴政十分了解的李斯,注意到他眼裡的笑意後,暗自將林季在自己心裡的關注度往上提高了一級。

  不過,也就是這樣了,他們這些大臣又不能與後宮接觸太多。

  嬴政又看了眼悄悄肉揉膝蓋的林季,微不可見地皺了下眉:「寡人與諸位大臣有要事相商,你們暫且退下。」

  內侍稱諾,引著林阡到屏風後面等候。

  擔心林阡亂來,內侍提醒了一句:「陛下正與王丞相、李廷尉、馮御史等人議事,萬不可攪擾了他們,否則十個腦袋都不夠你掉的。」

  林阡一邊揉膝蓋,一邊認真地點頭。

  無論是歷史書上的隻言片語,還是從原主記憶管中窺豹,林阡都對「陛下」這個詞抱有極大的謹慎與敬畏。皇權至上的封建王朝,「陛下」所擁有的權力常人難以想像。

  林阡並不自恃甚高,從未想過去挑戰皇權威嚴。

  她還想要好好活著。

  不過……

  林阡手上動作一頓:【「李廷尉」這稱呼,好似在影視劇中聽過?】

  但轉念一想,原主從小在宮廷野蠻生長,身邊也都是跟她一般每日為生存耗盡一切氣力的奴隸,熟知的只有身邊一畝三分地,別說天下大勢,她連「陛下」的名諱都一無所知。

  林阡繼承原主記憶,同樣兩眼一抹黑,所以糾結後決定將這稱呼當做巧合。

  【就是不知道,這個陛下召我來做什麼。】

  嬴政正與李斯商談韓國貴族們的安排,聽得此話不由閃神。但他沒有放在心上,而是繼續與王綰李斯等人商議正事:「韓王安是個窩囊廢,貴族中倒不乏能人異士。那五世相韓的張家這一代又出了個能人,好似是張平的長子張良。他提前預料到韓國滅亡,還派人攜大量錢財來咸陽賄賂盧溫,讓其設法在韓國滅亡之後,讓秦國將韓國貴族留在新鄭。以諸位愛卿之見,我等之前的安排可需要調整?」

  李斯等人面面相覷,總算明白了陛下為何大開殺戒。

  在場眾人均是嬴政心腹,自然清楚嬴政對盧溫的信任與優待。之前內史騰攻打韓國接連傳來喜訊時,陛下便提前與朝中大臣商議對韓國貴族的安置情況,當時大臣分別提出了兩種安置辦法,卻誰也說服不了誰,陛下也一時拿不定主意,還是在見過盧溫後才決定將那些貴族留在新鄭。

  如今竟然得知盧溫收了韓國貴族的錢財,才會在陛下徵求他意見的時候投出贊成票。

  嗯……

  這事兒吧,若是放在其他國家也許沒那麼微妙,畢竟兩種辦法有利有弊,也並非盧溫自己提出,他只是投了一張微不足道的贊成票而已。

  但怎麼說呢……

  當年秦國與趙國參與的長平之戰,即便秦國有名將白起坐鎮,又有兵力壓制,但在廉頗「龜縮不出」策略面前也毫無辦法,可長平之戰最後仍舊被秦國拿下,還坑殺了趙國幾十萬戰俘,正是靠著范睢的一手離間計。

  而這離間計的具體實施辦法,便是拿錢賄賂趙王寵臣郭開,讓當時的趙王主動換下了老將廉頗,又弄出了個「紙上談兵」,被白起打得落花流水。

  花錢買間諜這活兒本就是秦國的拿手好戲,秦國比誰都更清楚其中危害。

  盧溫此舉,簡直是在此事知情者的眼睛裡瘋狂扎針。

  林阡卻因嬴政的話陷入了震驚之中——

  【張良?不會是我知道的那個張良吧?】

  她也許不知道韓王安是誰,也不知道盧溫這個從來不曾在史書出現的名字,可鼎鼎有名的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林阡怎麼可能不知道?

  應該是巧合吧?

  林阡有些慌。

  嬴政卻因林阡的心音而陷入了沉思:這個張良,難道是林阡「認識」的人?

  想到他第一次聽到的林阡心音內容,原本對張良此人並不很在意,只是將其當做一個稍微有些能力的貴族子弟的嬴政,也不由對其重視許多。

  李斯並不知道嬴政想法,他同樣未將張良當回事。

  或者說,在場眾人就沒一個將張良放在眼裡的。張良的存在對眾人而言,還不如一個騙子盧溫來得更有存在感。

  他在思考對韓國貴族的安排。

  當初朝中大臣提出了兩個建議:一個是如今施行的,將韓王安帶到咸陽軟禁,韓國貴族則留在新鄭如常生活,只需派兵駐守;另一個則是將韓國貴族與韓安王一起帶到咸陽,軟禁在一個地方。

  兩者有利有弊。

  前者更方便,但將韓國貴族留在他們自己的地盤上,顯而易見的隱患大;後者幾乎沒什麼隱患,卻費時費力不討好,還容易在攻打其他國家的時候,引來其他國家貴族的奮力抵抗。

  李斯更偏向第二種,因為他並不覺得已經腐爛發臭的六國貴族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