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如何選擇,她決定交給林棲梧去做。

  畢竟林棲梧,才是原書里真正的女主啊。

  想到這裡,李祚清不自覺地彎起淺淡的笑來,沒想到她會有與林棲梧和解,甚至合作的一天。

  她還記得,書里,相府所有過度膨脹的勢力,後期都被登基的原主憑藉謀逆一事,皆數斬殺。

  唯獨原主所愛之人林棲梧得以獨活,但結尾的兩人也因此事產生了隔閡,漸行漸遠,屬於極度意難平的be。

  但是書中的林棲梧,是因為被林丞相和李祚穆利用了身心,走投無路下才選擇了造反。

  而這一次,事情的發展似乎與李祚清看過的劇情有微妙的不同。

  於是她想,是否還要讓相府重走一遭,就讓有選擇的林棲梧去做決斷吧。

  不知道這個人面對真相,會交出怎樣的答卷。

  作者有話要說:  大概還有兩三章就大結局了吧

  以及感謝上章投出深水魚雷的小可愛:Kabegong 2個;

  和灌溉營養液的小可愛:abandon 1瓶;

  真的非常感謝quq,知道有人在看我都很高興惹,有人喜歡的話我就覺得至少寫到現在也不算白搭吧!

  第80章

  自林棲梧回了丞相府後, 李祚清就只在派去暗中幫她調查的私兵口中聽到她的行蹤。

  與她所料想的一般,林棲梧果然是對丞相府一些陰暗的行跡有所了解的,只不過往日她囿於地坤的身份, 沒有嘗試去深入了解。

  現在她撥雲散霧, 將林丞相在助炅昊公稱王, 成為國相後, 暗地裡的所作所為都知曉清楚。

  除了豢養龐大的軍隊, 收集了許多未上報的兵刃外, 林丞相還放任甚至鼓勵他勢力下的大臣徵收遠超規定的賦稅, 來藉此從中獲取大量的利益。

  這些嚴苛的賦稅幫他囤積了巨額的財物, 即使供十萬精兵消耗, 也能用五年以上。

  但賦役之事卻被他一手遮天,隱瞞至今, 受他指揮而徇私枉法牟利的州縣多達十三處,其中就有李祚清熟悉的耀州——溫明染的故鄉……

  她想起與溫明染離別前, 對方告訴她耀州百姓生不談活命, 雖然不及亂世險惡, 但也是在水深火熱之中。

  那樣的地方,隨時可能會出現以人易物的情形, 而這個世界的苦楚, 也遠比李祚清想像中要多得多。

  她終於能理解為什麼書中最後相府及其下勢力幾乎全部傾覆,不得好活。

  現在看來, 林丞相腳下踩著的何止是幾條俘虜的性命,早已是成千上萬的普通百姓的性命。

  或許他有賊心沒賊膽,還沒有準備好真正站在萬人之上,但當這件事被人發現時,他也不得不先手自保。

  至於為什麼能發現, 恐怕也與大皇子找到溫明染,和耀州開啟這段偶然的機緣有關……

  若能反將他們一軍,也算是給溫明染報仇了吧。

  李祚清想起她時,總是會陷入到底該將她看作是戲中的角色,還是與她真實相遇的、有血有肉的人。

  穀雨之時正在逼近,而順著林棲梧的暗示,他們也找到了足以對林丞相斷罪的證據。

  那些被他長期隱瞞下來的超額賦稅,被他隔絕在朝堂之外的百姓的怨懟,和州縣的官臣定期向他私繳的銀票,以及以丞相親信之名委託鑄造的諸多槍刃……

  不論拿出哪一個,都夠他喝一壺,而所有的這些證據放在面前,即使他的列祖列宗全伏地懇求,林丞相也在劫難逃。

  當初大皇子與他聯手,一個需要足以支撐謀逆的兵力,一個需要幫助他繼續掩飾罪行的牽線木偶,二人本就一丘之貉。

  但如果能將林丞相翻倒,那麼大皇子也不過是個無兵之王、不攻自破了。

  李祚清對這些人談不上好感,但也絕不算嫉惡如仇,這個世界幾乎所有人,在她眼裡都是命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NPC,是像她一樣為了填充劇情而創生的角色而已。

  況且她早就知道弒君逆反會失敗,所以在被匯報林丞相的罪證時,心情毫無起伏。

  她唯一上心的,就是林棲梧了。

  直到離穀雨時節只剩半月不到時,她還是沒有看出林丞相被戳穿了計劃,有絲毫悔恨之意。

  難道是林棲梧反悔了,捨不得將證據供出去,讓她的家族覆滅?

  還是她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和大皇子同流合污。

  若是這樣,那就得讓李祚清犯愁了。

  真的要她來當那個無情的、害婚約者滿門抄斬的惡人嗎?

  但她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給林棲梧猶豫了,再等下去,就來不及布防了。

  於是李祚清吩咐人備轎,準備進宮去和聖上商議此事。

  出鳳陽閣時,天空飄落了入春的第一場細雨,細微到落在手指上的雨水一觸碰就消失了,但宮裡沒帶傘的侍女還是行色匆忙地往屋檐或是庭中去了。

  一路上幾乎看不見幾個駐足或是腳步悠閒的人。

  所以撐著傘等候在朱雀門前的林棲梧就尤為顯眼。

  定然是長公主要出府面見聖上的事刺激到了她,所以林棲梧才不得已在半路上攔截。

  李祚清下了朱輪轎,應她的邀請,二人在就近的石亭下相敘。

  「朗鈺,再給我一點時間。」林棲梧嗓音清冷,神色鎮定,但黯淡低沉的目光讓她看起來氣色不如以往那般明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