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人會想到京城這邊的亂局,會經由元嘉的一次「散步」收場。

  此刻的吳州城外,大軍正激烈交鋒。

  夏睿誠的領兵能力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他哪怕經由夏王的悉心培養,但是作為繼承人,卻並沒有經歷過太過兇險的場面。

  讓夏睿誠和梁祿正面交鋒,夏睿誠肯定沒什麼好結果。但是夏睿誠知道自己的短板,他也完全沒必要和梁祿去硬拼,仗著吳州城,他就足以等到夏王的援軍到來。

  梁祿再能耐,那也敵不過夏王和旗下的一干老將。

  不過夏王能留下的兵力並不多。雲州現在還被賀家圍著打呢。

  夏王也不知道賀家是怎麼繞過重重布置,直接打到雲州城下的。但是雲州城是老巢,夏家的根基在那裡,是萬萬不能被攻陷的。

  在夏王的心目中,哪怕京城被打殘了也沒什麼關係,雲州卻是一點損失都不能有的。

  於是在留下幾名老將之後,夏王就揮軍直下。

  在吳州城中得知這一消息的易雪峰卻是微微皺了皺眉頭。

  最近外面戰事頻頻,吳州城危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這座有著牆頭草記錄的城池中人,不乏主張投降梁祿的。什麼大定正統的言論又冒了出來。

  作為發小傳單起家的吳南,在這時候表現出了一個行業領袖應有的風範——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在輿論戰上,吳南完敗了梁祿一方,並且只需要手下的一群小弟就完全可以搞定。他自己則在易雪峰的身邊,幫著輔助各種事務。他對易雪峰的各種習慣知之甚詳,沒有錯過易雪峰臉上些微的表情變化:「哥,有什麼不對嗎?」

  易雪峰辦公的書房裡,不止他們兄弟兩個,易雪峰就微微搖了搖頭:「有點餓了,時間差不多,先去用飯吧。」

  吳南心裏面雪亮,當下陪著易雪峰演戲,直到晚上房門一關,只剩下他們兩個人了,他才繼續追問了一遍。

  易雪峰對吳南沒有隱瞞:「夏王他們是當局者迷,賀家如果能抽調兵力直下雲州,早在先皇駕崩的時候,賀家就能幫著梁祿打回京城了,哪需要等到現在?」探子這種人,也不是只有夏王才有。以他在梁祿身邊那麼些年,都還不知道梁祿手底下到底散出去多少釘子埋在別人身邊。

  梁祿這一手玩得可真狠,能騙到夏王,恐怕這釘子不簡單,這一回用完也一定廢了,就不知道能換回什麼樣的結果了。

  吳南一想也是:「那大哥是什麼想法?」

  易雪峰湊在吳南耳邊說道:「夏王死了,比活著要好。」

  無論之前他有多看樊浩軒不順眼,但是現在他們都被歸在樊家的勢力範圍內。樊浩軒沒有細說,但是經過他這些時間的了解,樊浩軒當年被派到梁祿身邊當釘子,這裡面怎麼可能沒有夏王的手筆?當年夏王對樊浩軒動了殺心幾乎是可以肯定的。否則,哪怕樊家內部再怎麼想奪權,難道還能在夏王府對已經是夏王養子的樊浩軒動手?

  至於為什麼夏王會對樊浩軒下手,理由也不外乎是樊家家主所代表的那些利益罷了。單看樊浩軒重掌樊家之後,拿出來的那些個兵力財力,哪一樣不讓人眼紅?樊浩軒在夏王妃的扶持下,肯定不會怎麼任由夏王的擺布,既然如此,不如重新扶持一個聽話的樊家家主出來……

  於是,樊浩軒最初到京城應該是夏王妃的手筆。安排樊浩軒到梁祿身邊,只能說是夏王的順水推舟,這裡面也不乏想要樊浩軒死的意思。

  樊浩軒不會不知道,只是沒扯破臉罷了。

  夏王也需要樊浩軒效力,於是就維持著這表面的平衡。

  只是這平衡太脆弱,一旦夏王真正執掌天下,樊浩軒還能撐多久?

  吳南聽完易雪峰的分析,不由得咋舌:「這些人的想法真可怕。」沉默了一會兒,吳南還是睡不著,就問,「樊爺和元少怎麼還沒回來?聽說人都不見了?」

  易雪峰一點都不擔心:「嗯,是元少的手筆,大概又碰上什麼事情了。反正有元少在,不用擔心會吃虧。」

  吳南想到元嘉那神鬼莫測的各種本事,不由得往易雪峰身邊靠了靠:「也是。」

  夏王遇到的情況不出易雪峰所料,在穿過濟州和青州、虞州交界處時,被蕭元化和賀家組成的隊伍伏擊了!

  三州交界處本來就地形複雜,再加上埋伏的敵手不弱。要不是夏王這邊更加擅於山地作戰,否則這支隊伍說不定就被留下了。即便這樣,戰況依舊無法明朗。

  戰事膠著了五天。

  相較而言,拖延的時間對濟州一方更加不利,因為拼後勤,全天下都拼不過夏王。

  但是夏王這邊卻沒有半點勝券在握的表現。對他們來說,面臨著更加糟糕的情況——夏王中了毒箭。

  這回沒有人替他擋箭,夏王的生命幾乎在第一天就出現了險情。最糟糕的是,箭上的毒還是西州特產的毒物,構成十分複雜,軍醫想盡了辦法,也只能勉強延緩毒性的爆發。而夏王這種情況,甚至無法移動。

  在中了埋伏的時候,他們已經知道自己中計了。這一方面是因為關心則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連日的勝仗,讓他們已經失去了平常心。

  對他們來說唯一的安慰就是雲州城無事。

  只是他們要是在這裡輸了,那雲州城也未必能太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