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兩種情況,俱都是出自修士身上。世尊阿彌陀憐憫修士一世修行不易,又有感修士虔誠堅定,故願助修士一臂之力,令其積蓄更加深厚,底蘊更加紮實,以求日後勇猛精進。”

  “最後一種,便是普通的、沒有一絲修為在身的凡俗了。他們生前並無修為,也無功果、本源,入得極樂佛國之後,只能以蓮花化生。化生之後,他們的資質與本源都較為尋常。不過即便如此,也還是會有例外。”

  “敢問大士,這例外又是什麼?”

  “若這凡俗生前有大功德、大福德於世,又異常虔誠堅定,那這凡俗入得極樂佛國之後,那蓮花化生而成的軀體也大不尋常。”

  觀自在大士將這三種情況一一與法會上聽經的人細說,也不去計較聽到的人心下都是個什麼想法,又各自有著什麼樣的計較。

  那妖仙又是深深一拜,“倘若......那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極其堅定的人身上帶有龐大業力甚至是罪孽呢?”

  觀自在大士便就道,“世尊亦會接引彼人。但彼人往生極樂佛國之後,卻仍需要在彼世行走,以大功德沖刷大業力,消解罪孽。唯有如此,方能有成就正果的機會。”

  那妖仙再深深拜得一禮,合掌而退。

  淨涪掀開眼皮往那妖仙的方向看了一眼,就又垂落眼瞼,繼續禪定。

  定境之中自有無盡禪理、佛法顯化,讓他捕捉體悟。

  觀自在大士又往下方看了一眼,等了等,等過得約莫半個時辰後,便自繼續開講。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竟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淨涪精神未動,很快便沉浸其中。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淨涪修持的本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許多共通之處,或者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本就是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演化而出,淨涪此刻體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自然對他更深一步地精研《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有幫助。

  然則比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到底還是短了許多。故而當觀自在大士講完一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淨涪也還未能完全從其中妙理掙脫出來。

  以致淨涪完全不知曉在這一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完之後,這法會上又都有誰出列將心中疑難拿出來請教觀自在大士,觀自在大士又是如何開示。

  一直到觀自在大士禮請大勢至菩薩講經,淨涪才算是勉強收回了心神。

  他暗自握腕嘆了一聲,但也無可奈何,只能繼續收斂心神,將其投入到大勢至菩薩講解的佛經中去。

  觀自在大士作為普陀山的主人,這一次法會真正的主講人,其實也不過就是講了《地藏王菩薩本願功德經》、《佛說阿彌陀經》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三部經典而已。此後的法會,都是由其他佛陀、菩薩接手,觀自在大士只在一旁安靜地聽著。

  《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楞伽經》、《僧伽咤經》、《佛說大威燈光仙人問疑經》、《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

  一部又一部淨涪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佛經被一位位佛陀、菩薩細細道來,只聽得淨涪眼花繚亂之際也是心神顫動。

  淨涪本尊只在識海中端坐,靜看淨涪佛身認認真真地將那些佛陀、菩薩講解、開示的佛經佛典聽了個全,什麼都沒說。

  淨涪魔身倒是嗤笑一聲,與淨涪佛身道,‘佛門經典十萬八千部,然則真正妙理卻不過只是成、住、敗、空四個字,你聽這麼許多佛經,有什麼用?’

  此時正好是一位佛陀講完一部經典,等待著下方聽經的修士提問。淨涪佛身便抽出空閒來應了淨涪魔身一聲,‘怎麼就沒有用了?’

  他抬起手,示意淨涪魔身細看,‘看看,這個是什麼?’

  這裡到底是普陀山,上首坐著觀自在大士等一眾佛陀、菩薩,旁邊坐的也都是和他一般境界的和尚,身下坐著的還是起自這水池的三品蓮台,淨涪魔身不敢隨意顯露氣息,是以只在淨涪識海中藏身,並不肆意外露。

  於是他也就錯過了許多東西,直到此刻淨涪佛身提醒,他才猛然驚覺。

  ‘這是什麼?’

  淨涪佛身動了動手指,他指掌間那一片片層疊的空間完全不曾動搖,只順著他手掌的晃動,在這天光的映照下,化出七彩的華色。

  淨涪佛身本人也甚是得意,於是他便直接道,‘掌上佛國。’

  掌上佛國?!居然會是這道佛門大神通?

  淨涪魔身瞪大了眼睛,仔細打量淨涪佛身攤開的手掌。半響後,他‘哼’了一聲,道,‘不過是個雛形。’

  倒是淨涪本尊說了個公道話,‘雖然只是雛形,但前景可期,威力無窮,還需要多多用心。’

  淨涪佛身微微點頭,‘我感覺這掌上佛國似乎涉及到了時間和空間,不過到底如何,還需要再看。’

  雖說淨涪魔身不是喜歡佛身得意,但淨涪就不是妒賢嫉能之人,佛身也是淨涪,自然就更不會生出其他的心思來。是以淨涪魔身在慣常的與佛身辯駁了一句之後,當即便仔細體察了一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