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等在此一會,確實是緣。但到底能不能將這段緣法延續下來,卻又得看我們的性。”

  淨涪微微點頭。

  歸真和尚這時看了看余近和尚,“說來余近同參能那般巧合正碰上你我,約莫也是因為他來這之前,曾特意在佛前向觀世音大士求請過的。”

  “但這縱然是他的緣法,也一樣是淨涪同參你的緣法。”

  歸真和尚最後提點了這麼一句,就沒再說話了。

  淨涪心下斟酌,只覺得這句話也有些許別的意味。

  這時候,識海中的淨涪本尊忽然道,‘大概會與你的修行有所助益。’

  我的修行......

  淨涪默然自省。

  他作為淨涪三身之一的佛身,走的是佛門的菩薩之道。菩薩修學的階梯有七個階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他當前不過一個剛領受菩薩戒不久的和尚,正在十行境中的第一行。而十行中的第一行名為歡喜行。

  ‘歡喜行......’

  淨涪與歸真和尚的這番問答說來話長,但實際耗用的時間卻不多,在余近與可這兩位和尚看來,這些都不過是淨涪用來權衡與思量的時間而已。

  不過就是一眨眼一抬頭的工夫,淨涪心裡就拿定了主意。

  他低低嘆了一聲,道:“不過是些許東西,予了余近同參你就是了。”

  余近和尚一時大喜。

  他身側的那頭猛虎察覺到他的心情,也不由得放鬆地甩了甩身後的大尾巴,笑彎了眼睛。

  淨涪微微搖頭,動作卻是不慢,直接就從褡褳里捧出了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遞了過去。

  余近和尚雙手接過,慎重地放在身側。

  淨涪又自褡褳里取出一盞空蕩蕩的石燈,在此間眾人的目光注視下,手指快速掐過幾個引決,然後往那石燈上引去,果然就見那石燈空蕩蕩的燈托上悄然無聲地燃起了一朵瑩白的燈花。

  淨涪看了一眼這石燈,便轉手向余近和尚遞了過去。

  余近和尚自又連忙將石燈接過,然後連同那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道,尤其仔細地收入褡褳里。

  一直到了這個時候,余近和尚臉上那隱隱的愁苦方才消減了兩分。

  在尚不知曉這《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與心燈燈火是不是真的有用的情況下,能消減去這兩分愁苦已經是很了不得了,誰也不能強求更多。

  可即便如此,見得那余近和尚稍稍放開的臉色,淨涪心頭也是一動,竟覺得眼前一片天光開闊,世界光淨明亮。

  歡喜,歡喜......

  他歡喜,我也歡喜,原來是這樣的“歡喜”。

  淨涪微微閉上眼睛,眼瞼側旁有一線金色的佛光漏出。

  並不是突破,他在這一境界上的積蓄還遠遠不夠,還遠遠不夠他向前踏進,這不過就是一點明悟而已。

  明悟,在這一個歡喜行境界中,他該如何修行。

  他收攏了那一點因余近和尚心中歡喜而匯聚到他身側的靈機,拿在手上細細把玩了一下,才將這靈機放開,任由它隱入腦後的位置。

  也不是說淨涪往日的修行就不足以讓人歡喜生出靈機,不足以讓那些靈機成為他修行的資糧,事實上,那些靈機也已經匯聚在了淨涪身側,隨時可供淨涪取用。

  只是相比起這一遭淨涪收攏到的一點靈機來說,自景浩界那裡收攏過來的靈機就相對淺薄了一點,兼且淨涪此前從來沒在這方面上放去多少心思,自然就都沒有發現,直到現在。

  淨涪微微笑了一下。

  與人方便即與己方便,渡人渡己,原來便是這個意思......

  縱然淨涪已經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但余近和尚卻沒有平白占淨涪便宜的意思。

  他仔細想了想自與淨涪碰面以來淨涪的行動,待到收好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與心燈燈火之後,他便從自己的褡褳里捧出一個木匣子,遞與淨涪。

  “多謝淨涪同參,這裡頭是一幅觀自在大士像,淨涪同參若是不介意的話,還請收下。”

  這木匣子看著不過平平常常,但那匣子邊沿處蟻大般的六字真言卻已經彰顯了它的價值。

  淨涪才要擺手拒絕,那余近和尚就已經抬起了眼睛,直直地看向他,“便是淨涪同參好意,和尚我也不能白要淨涪同參你的東西。這幅觀自在大士像是我寺祖師昔日來此普陀山法會歸去後所畫,耗時三年方才完成,甚是靈驗。但即便是這幅觀自在大士像,也還及不上我師弟的性命,還望淨涪同參不要拒絕。”

  淨涪嘆了一口氣,只得雙手接過那個木匣子,“那我便愧受了。”

  余近和尚這才笑開了。

  可和尚在一旁看完整個過程,多看了淨涪兩眼後,忍不住在心底琢磨要不要也跟淨涪換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收著。不論是想要就此珍藏還是拿來以防萬一備著護身,也都是好的。

  不過他只是想了想自家褡褳里收著的東西,就放棄了。

  他們這裡四個和尚,兩個和尚都從淨涪和尚這裡換了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但看看他們拿出來交換的都是些什麼?

  一個是自己手抄的大概很能拿得出手的淨土根本經典《佛說阿彌陀經》,一個是祖師傳下的觀自在大士畫像,這兩樣,不論哪一樣都甚是珍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