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喬郁待寒潭關上門,立刻又姿態全無地躺在床上。

  但既用利刃,便要明白終會為利刃所傷的道理,需要時時警惕,刻刻提防才行。

  他把玩著自己散下來的頭髮,在曖昧不明的晨光中艷麗絕倫,這美人神色冷淡地想:皇帝,為什麼還不死。

  還有元簪筆……

  想起元簪筆,喬郁的神情軟化了些,只是眉眼中的戾氣更濃。

  元大人的兄長對皇帝之忠朝野皆知,元簪筆受元簪纓教養,自小耳濡目染,是斷斷做不來欺君罔上之事的,他與元簪纓的區別無非是對皇帝忠心多寡而已。

  元雅當年奠定天下格局,元氏與皇族關係一直極近,兩族多有通婚,元簪筆身上,或許還流著劉氏哪位公主的血,當今太皇太后,更與元簪筆的祖母是親姐妹。

  這樣近的親緣,加之皇帝如今的寵信,喬郁怎麼能,怎麼敢和元簪筆坦白心意。

  喬郁只覺頭皮一疼,不由得嘶了一聲。

  低頭但見手指上繞著幾根長發,居然是被自己扯下來的。

  事不成,至多死他一人而已,事若成,他要如何同元簪筆交代?

  他將長發從手上解下來,眉頭緊緊皺著,思慮片刻才叫人進來侍奉他梳洗。

  待喬郁從臥房出來,天早就亮透。

  微風吹拂,倒比在房中悶著感覺好得多。

  喬郁估算著元簪筆回來的時間,揉了揉自己分外陰沉的臉,笑容雖是如常,只是眼中厭惡還未散,元簪筆定然能一眼看出他不對勁。

  喬郁坐在樹下泡茶。

  他不精於此道,動作生疏,平白浪費了上好的茶。

  元簪筆回來時看他一人坐在那,面無表情地拿起銅壺注水,水汽渺渺,打濕了喬郁微顫的睫毛。

  喬郁抬頭,見元簪筆站在不遠處看他,一揚下巴,態度有些頤指氣使地說:「過來泡茶。」話剛出口,便見元簪筆身後還站著個宮裝高髻的女子,妝容精緻濃淡相宜,看上去四十歲上下,容色雖不嬌艷了,但仍是難得一見的美人,只神情冷漠,透出了種高不可攀的嚴肅。

  元簪筆介紹道:「李大人是掌管別苑的女官,奉陛下旨意詢問喬相是否一切安好。」

  想來是元簪筆回來的路上遇見了她,兩人一塊進來,也少了護衛查驗的繁瑣。

  喬郁頷首,目光只在女人身上一掃便收回了,語氣卻恭恭敬敬道:「本相一切都好,多謝陛下關懷。朝中人才眾多,本相得以忙中偷閒,儀容不整,望見諒。」

  儀態高華的李大人眸光微顫,望向喬郁時,似乎連呼吸滯住了。

  喬郁微訝,道:「李大人?」

  元簪筆的聲音不緊不慢地傳來,道:「李大人可還好嗎?」

  這位李姓女官的眼神從不可置信轉為平靜如常只用了一瞬,她欠身施了一禮,語氣毫無波瀾地說:「喬相風姿過人,下官一時有些看呆了,」她聲音里有一種竭力壓制的顫抖,「還請大人恕罪。」

  這位李大人找到理由可真是……別具一格。

  喬郁吹了吹茶水上的浮沫,笑吟吟地說:「多謝大人誇獎。」他微微抬頭,令李女官能更加清楚地看見他的臉,「大人從前見過本相嗎?」

  李女官平淡道:「並未見過。因從未見過,今日見到喬相方會失態。」

  喬郁笑道:「竟從未見過,是本相想差了。」他泡了杯不滿意的茶,便隨手放到桌上,「本相還以為,好久之前就同大人見過。」

  這位李女官看他的眼神那一刻實在太奇怪了,喬郁殺過很多人,但從不記得自己殺過的人中,有什麼親眷在別苑做主事女官。

  她的眼神太複雜了,如果不是院中還有旁人,喬郁甚至以為這個女人在見到他的那一瞬間,就會落下淚來。

  簡直與……簡直與昔日的陳秋台,一模一樣。

  第73章

  李女官目光大大方方地落在喬郁臉上,仔細地端詳了一番後淡淡道:「下官曾在宮中做過女官,若喬相家中長輩有誰得恩典,可攜子入宮,說不定當真見過,只是下官實在想不起來了。」

  喬郁微微一笑,道:「那該是沒見過。」

  李女官福身,道:「下官既已得見喬相,當回陛下。喬相,元大人,」她對二人道:「下官告退。」

  喬郁頷首,「恕不遠送。」

  元簪筆道:「我送李大人。」

  兩人一前一後地走出別苑。

  喬郁又倒了一杯茶,他手中握著略燙的杯子,卻愜意一般地眯了眼睛,阿璧輕巧地跳到他腿上,拱來拱去,找了個舒適的地方窩著,圓溜溜的眼睛也半眯著。

  喬郁的別苑外種了大片青竹,遠見翠綠,宛如一汪碧水。不知是哪個貪玩的丫頭在竹子掛了數個鈴鐺,清風吹過,響聲清越。

  李女官望著元簪筆欲言又止,秀長的手指在袖子下攥得極緊,鬆開時方見手心一片淤血紅痕。

  元簪筆隨她慢悠悠地向前走,沒有半點催促的意思。

  李女官心中有喜有憂,百味雜陳,此事干係太大,元簪筆同她相識不過半年,叫她如何能毫無防備地信任?可……可眼下,除了元簪筆她又能信任誰?

  她甚至不知喬郁對今上是何種態度,更覺得喬郁會相信她說的話。

  片刻後,李女官似乎下定了決心,道:「確實同太子妃有幾分肖似,也……」她看著元簪筆平靜的眼睛,緩緩地說下去,「也,有些像太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