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的好奇心總能有意無意的驅使他們做一些事情。

  他,隔了兩天回了一個消息。

  抑或者,是發了一個消息。

  已經自律到極致的念一,在晚上十點多時候已放下手機,在床上看了會書。秉持著如果有人有急事找自己,那麼肯定就會打電話的。如果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情,就略過,到明天早上再看也無任何問題。以至於男神的消息,從一聲叮咚聲,就躺在了未打開的對話中。

  一向睡得比較晚的李總,坐著等了半小時也沒有收到消息。從黑色大沙發上站了起來,走到酒櫃旁,在裡面拿出自己最喜歡的酒,開始喝了起來。

  念一已經睡著了,時初在一旁小心地翻著身。依舊,她失眠了。

  仍不住的拿出手機,向那個灰色QQ頭像里發著消息,他仍不在線。只有這個聯繫方式了,其餘的均被他拉入了黑名單。她覺得他很壞,明明說好了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可是面對她最糟糕不過的時候,他選擇了絕情的退出。但是最懂他的,也還是她,他最是心軟不過。如果她硬要悄悄的背著他媽媽纏著他,也是能成的,只是那時,面對問題的時不理智不成熟,把事情弄的一大再大。

  最初不過是日常作,變成了搞笑的悲劇,她自己不是沒有問題。所以才日日夢見他,從睡醒就心痛,到現在夢見了也習以平常。

  念一平日裡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就是審閱公眾號預選文章,有時候也會應粉絲的要求寫上兩篇。除了這些,閒下來便是讀書。她有一滿滿木架的書,國外經典文學作品居多,日本的村上春樹呀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呀,還有美國的菲茲傑拉德等等... ...

  有這麼一個散發著巨大而美好的能量的朋友,很久沒有通讀過一本書的時初今天在等念一下班的時候,靜心的看起了美國.瑞.達利歐的一書《原則》。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瑞敏有對此書介紹道:

  康德在《實用人類學》中對“人是什麼”作答:“人具有一種自己創造自己的特性。”但如何在複雜多變的環境和人際關係中創造出獨特完美的自我?《原則》一書對此給出了可行的方案。

  書中醒目的大黑字:你想要什麼?事實是什麼?如何行動?

  時初對書的興趣遠沒有陳念一的大,對於這種相對理性不那麼輕鬆的書,以她的愚笨的腦袋,她決定一天讀一點點,慢慢讀完才好。

  想要什麼?時初問自己,自己的答案自己其實是不想接受的,她仍然想和他在一起。誠然在最後見面時,他比之前任何見面中都要坦誠,他坦誠在兩次感情後,自己對於愛情的興趣度遠沒有當初。這是應證了女人第六感很準的說法,他並沒有他口上的那麼愛自己,那麼不能失去她。他也說出了他自己在經歷一次了失敗的婚姻下,去相親,而不是當時在電話里吼著我才沒有相過親。

  而在他坦誠後,時初第一次那麼近距離地感受到了真實的他,也是真正的他。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他是這種人,應該儘早的不要牽扯才是,可是,時初只是覺得,他跟她的心,第一次那麼相近。

  這種體悟,正在當時經歷的時初並沒有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只是被他想要擺脫自己的決定慌亂了心,她以跳樓來恐嚇他,挽留他,最終以最慘的失敗而告終。

  現在的時初已經不再覺得他有什麼過錯,只是反覆總結,為什麼事情或發展到這一步,她沒有任何頭腦和任何能力來有效地解決這件事情。如果,沒有變本加厲的威脅和逼迫,他也不至於是現在這樣對她。

  只是,時初還是挺責怪婁先生的,為什麼喜歡女大學生,又不能接受女大學生並未在社會上磨鍊過,大多數是不成熟的。時初想告訴他,遇到心愛的人不想跟自己在一起了,不慌亂的人不一定是真的愛那個人,可是慌亂的人肯定是愛那個人的。

  冷靜地回憶過去,她最壞的一面,最任性的一面,自己的母親都不會放過,而婁先生,無條件的接受和承擔。

  所以分手三個月了,時初現在想要的,無非是餘生還是跟他過。

  這是正視自己的內心了。

  書中第二步——事實是什麼?

  時初覺得自己先是從他需要的是什麼吧!他二十八歲了,與她談了一年多的戀愛,很多時間都拿來陪著自己,怎樣算著他都是虧的。他有一顆極強的事業心,所以在這一年半里,大多數他是沒有她那麼開心的。

  要是之前,時初覺得自己肯定又要說他是不夠愛他啦她不夠重要的話啦,而現在出生了三個月的時初,在接觸了很多的社會人之後,當真覺得他一個算是小成功的人士能跟自己談了一年半的戀愛。也是對她喜歡到極致了,因為現在她都想嫌棄自己的無知與狂妄。

  事實就是,她狠心的無意的霸道的做了他想要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她想不出他做抉擇時候是怎樣的心情,也想不出他當時在面對嘲笑他的表弟的眼神下,他又是怎樣的心情。總之,他選擇想要離開她,不想餘生跟她過的這件事,她的原因無疑是最大的。

  那麼,他這次對她的狠,她就放過他吧。

  書中第三步——如何行動?

  讓她好好想想,現在跑去跟他說,我想通了,我變成熟了,我腦袋瓜子清明了。他的反應一定是,更討厭她了,不,不能這麼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