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辛勇自己都沒有想到南瓜竟然這麼好賣,就只這麼一天,就賣掉了幾萬斤南瓜。
不過南瓜如此受歡迎,就顯得它旁邊的冬瓜很不受歡迎了。
南瓜勉強算是主食,能填飽肚子,這冬瓜純純地就是一種菜了,水分還那麼多,半個冬瓜吃到肚子裡都不一定能飽腹,大家都是很務實的,大部分人都不想賣這冬瓜,最多就是有那家裡稍微有幾個余錢的,會買上一個冬瓜回去讓家裡人嘗個鮮,畢竟這冬瓜也是個新鮮東西嘛。
最後這南瓜都買了四、五萬斤了,這冬瓜才只買到幾百斤,連所有冬瓜的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冬瓜滯銷,辛勇倒也不愁,主要是這南瓜出乎他意料的好賣。
今天這才只是第一天,就賣掉了二十來噸南瓜,再等兩天大家都得到信了,加上今天買了南瓜的人回去嘗過南瓜的味道後,可能還會再來回購,那他的這一百多噸南瓜,怕是還不夠賣呢。
辛勇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種了這麼多的東西,最賺錢的竟然是南瓜。
南瓜是用下等地種的,租金只有一兩銀子,南瓜的畝產在三千斤左右,一文錢一斤也有三兩銀子,除掉前期的種種成本,一畝南瓜地至少還能掙近二兩銀子呢。
這可比辣椒和玉米掙錢多了!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回昌都、
事實也如辛勇預料的一般, 第一天買到了南瓜的人回去嘗過味道後,不但自己又再次回購,還及時的把消息告訴了自己的親朋好友。
第二天辛勇到東山村賣南瓜的時候,排隊等著買南瓜的人從東山村村口排到了東山村腳下, 就這還不是全部的人呢, 據說一些住得遠的人現在還在半路上呢, 等他們趕到東山村, 估計得到下午了。
昨天買了一天的南瓜,很多人昨天把南瓜運回家, 就已經煮來吃過了,也了解南瓜的味道了,所以今天辛勇就沒再下廚做試吃品。
他撩起衣袍往桌子前一坐, 打開手邊的木箱,就能開始營業了。
今天辛勇可不是一個人來的東山村,而是把大林和二林都帶上了,大林和二林跟著劉子真手下的人已經學會了趕馬車。
不得不說,辛勇的挑人的眼光確實不錯,先前買回來的幾個人都是老實本分的人,不是那多嘴多事的人。
對此辛家人十分的滿意, 前些日子給大林二林他們漲了月錢,現在他們一個月是一兩銀子的月錢,
拿了主家的錢, 大林二林他們高興之餘, 也在心裡暗暗發誓, 一定要好好替主家做事,絕對不能讓主家把他們發買掉,離了辛家, 再想找到這麼寬厚的主家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這幾天大林二林跟著辛勇在東山村賣南瓜,每天天剛亮就趕著馬車出城,傍晚才回來,中間也得下力幫著客人搬南瓜。
林老爹一家厚道,在一旁幫了不少忙,他們都這麼辛苦了,大林二林作為辛家的下人,也沒有在一旁抄著手看著的道理,只能比他們更加賣力。
大林二林跟在辛勇身邊,每天都能看著他們帶去的木箱被一枚枚銅錢裝得滿滿的,心裡也替主家高興,畢竟主家賺到錢了,他們的日子也就跟著好過了。
不過南瓜攏共就只買了三天,得到幾大箱子銅板全被辛勇搬到縣城去換成了銀子,這銅板又重又占地方總歸沒有黃金白銀那麼輕便。
剩下的幾十噸南瓜在常縣應該是沒什麼銷路了,李和豫和劉氏幫著圈子裡宣傳了一下,也堪堪只買了一萬來斤,光是李和豫一家,就買了一千斤的冬瓜。
冬瓜除了能做菜之外,還能來做成冬瓜糖,不過今年辛家的這些冬瓜就不趕趟了。
不管是做冬瓜糖還是冬瓜茶,那都需要大量的糖,天華國還沒有白砂糖和紅糖,辛勇想買都沒地方買去。
辛家果園裡的那一小片甘蔗長勢不錯,那些個甘蔗,辛家人今年是一點都捨不得種的,準備全部留著做種,明年怎麼滴也得種上半畝地的甘蔗,那甜菜也得明年才能成熟,就算明年所有的甜菜都讓它長到結籽留種,那所有的種子加起來,估計也就只夠種十來畝地。
現在想想,辛家人要想在天華國實現砂糖自由,少不得還得等個三五年,在這之前,只能靠著家裡之前的那點存貨了。
好在辛家人都不太嗜甜,對糖類的需求不算太大,家裡這點存貨倒也夠用。
沒有糖,就做不成冬瓜糖,這幾十噸冬瓜也不能就在東山村的空地上放著。
貼心小輩劉子真見辛勇為了點冬瓜這麼的發愁,也十分的可靠,當即表示這些冬瓜他包圓了。
冬瓜作為新鮮時蔬,別說是在常縣了,就是在豐昌府,因為今年大家剛遭了災,除了那一小部分手頭富裕的人家,大部分人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手頭有點錢都買糧食去了。
手頭富裕的人家畢竟是少數,他們就算是要買,也不會一次性買太多的冬瓜,所以這些冬瓜要想全部賣出去,還是得運到其他地方去。
偏偏這冬瓜不值錢,辛勇定價才一文錢一斤,就算是走水路,這個價格的商品,都沒什麼賺頭。
不夠劉子真自己就經營著郵局,豐昌府的郵局裡就有幾艘貨船,如今暫時調用過來,倒也不算什麼事情。
劉子真想著乾脆把這些冬瓜運到昌都去買,昌都作為天華國的政治中心,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這冬瓜在常縣賣不出價格,運到昌都去就不一樣了。
不過南瓜如此受歡迎,就顯得它旁邊的冬瓜很不受歡迎了。
南瓜勉強算是主食,能填飽肚子,這冬瓜純純地就是一種菜了,水分還那麼多,半個冬瓜吃到肚子裡都不一定能飽腹,大家都是很務實的,大部分人都不想賣這冬瓜,最多就是有那家裡稍微有幾個余錢的,會買上一個冬瓜回去讓家裡人嘗個鮮,畢竟這冬瓜也是個新鮮東西嘛。
最後這南瓜都買了四、五萬斤了,這冬瓜才只買到幾百斤,連所有冬瓜的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冬瓜滯銷,辛勇倒也不愁,主要是這南瓜出乎他意料的好賣。
今天這才只是第一天,就賣掉了二十來噸南瓜,再等兩天大家都得到信了,加上今天買了南瓜的人回去嘗過南瓜的味道後,可能還會再來回購,那他的這一百多噸南瓜,怕是還不夠賣呢。
辛勇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種了這麼多的東西,最賺錢的竟然是南瓜。
南瓜是用下等地種的,租金只有一兩銀子,南瓜的畝產在三千斤左右,一文錢一斤也有三兩銀子,除掉前期的種種成本,一畝南瓜地至少還能掙近二兩銀子呢。
這可比辣椒和玉米掙錢多了!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回昌都、
事實也如辛勇預料的一般, 第一天買到了南瓜的人回去嘗過味道後,不但自己又再次回購,還及時的把消息告訴了自己的親朋好友。
第二天辛勇到東山村賣南瓜的時候,排隊等著買南瓜的人從東山村村口排到了東山村腳下, 就這還不是全部的人呢, 據說一些住得遠的人現在還在半路上呢, 等他們趕到東山村, 估計得到下午了。
昨天買了一天的南瓜,很多人昨天把南瓜運回家, 就已經煮來吃過了,也了解南瓜的味道了,所以今天辛勇就沒再下廚做試吃品。
他撩起衣袍往桌子前一坐, 打開手邊的木箱,就能開始營業了。
今天辛勇可不是一個人來的東山村,而是把大林和二林都帶上了,大林和二林跟著劉子真手下的人已經學會了趕馬車。
不得不說,辛勇的挑人的眼光確實不錯,先前買回來的幾個人都是老實本分的人,不是那多嘴多事的人。
對此辛家人十分的滿意, 前些日子給大林二林他們漲了月錢,現在他們一個月是一兩銀子的月錢,
拿了主家的錢, 大林二林他們高興之餘, 也在心裡暗暗發誓, 一定要好好替主家做事,絕對不能讓主家把他們發買掉,離了辛家, 再想找到這麼寬厚的主家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這幾天大林二林跟著辛勇在東山村賣南瓜,每天天剛亮就趕著馬車出城,傍晚才回來,中間也得下力幫著客人搬南瓜。
林老爹一家厚道,在一旁幫了不少忙,他們都這麼辛苦了,大林二林作為辛家的下人,也沒有在一旁抄著手看著的道理,只能比他們更加賣力。
大林二林跟在辛勇身邊,每天都能看著他們帶去的木箱被一枚枚銅錢裝得滿滿的,心裡也替主家高興,畢竟主家賺到錢了,他們的日子也就跟著好過了。
不過南瓜攏共就只買了三天,得到幾大箱子銅板全被辛勇搬到縣城去換成了銀子,這銅板又重又占地方總歸沒有黃金白銀那麼輕便。
剩下的幾十噸南瓜在常縣應該是沒什麼銷路了,李和豫和劉氏幫著圈子裡宣傳了一下,也堪堪只買了一萬來斤,光是李和豫一家,就買了一千斤的冬瓜。
冬瓜除了能做菜之外,還能來做成冬瓜糖,不過今年辛家的這些冬瓜就不趕趟了。
不管是做冬瓜糖還是冬瓜茶,那都需要大量的糖,天華國還沒有白砂糖和紅糖,辛勇想買都沒地方買去。
辛家果園裡的那一小片甘蔗長勢不錯,那些個甘蔗,辛家人今年是一點都捨不得種的,準備全部留著做種,明年怎麼滴也得種上半畝地的甘蔗,那甜菜也得明年才能成熟,就算明年所有的甜菜都讓它長到結籽留種,那所有的種子加起來,估計也就只夠種十來畝地。
現在想想,辛家人要想在天華國實現砂糖自由,少不得還得等個三五年,在這之前,只能靠著家裡之前的那點存貨了。
好在辛家人都不太嗜甜,對糖類的需求不算太大,家裡這點存貨倒也夠用。
沒有糖,就做不成冬瓜糖,這幾十噸冬瓜也不能就在東山村的空地上放著。
貼心小輩劉子真見辛勇為了點冬瓜這麼的發愁,也十分的可靠,當即表示這些冬瓜他包圓了。
冬瓜作為新鮮時蔬,別說是在常縣了,就是在豐昌府,因為今年大家剛遭了災,除了那一小部分手頭富裕的人家,大部分人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手頭有點錢都買糧食去了。
手頭富裕的人家畢竟是少數,他們就算是要買,也不會一次性買太多的冬瓜,所以這些冬瓜要想全部賣出去,還是得運到其他地方去。
偏偏這冬瓜不值錢,辛勇定價才一文錢一斤,就算是走水路,這個價格的商品,都沒什麼賺頭。
不夠劉子真自己就經營著郵局,豐昌府的郵局裡就有幾艘貨船,如今暫時調用過來,倒也不算什麼事情。
劉子真想著乾脆把這些冬瓜運到昌都去買,昌都作為天華國的政治中心,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這冬瓜在常縣賣不出價格,運到昌都去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