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思寧長嘆息一聲。
綿怡這次倒是準點來的,思寧看著他風塵僕僕的樣子,就沒忍心說他這幾天怎麼不過來看她的事兒,只是一個勁兒的招呼兒子坐下用膳。
母子倆一起用膳沒什麼規矩,一邊吃一邊說話,思寧便無可避免的問起了寧妃的事兒。
綿怡沉默了一會兒,到底開了口氣:「這事兒原不想讓額娘憂心的,但是皇后不懂事,卻將二公主打發到您這兒了,兒臣便知道您肯定會操心。」
思寧聽了這話只是一笑:「真是糊塗了,你後宮出了這樣大的事兒,哪怕沒有蘊柔在裡頭,那我也是要過問的,你如今是不是翅膀硬了,倒是和我也不說老實話了?」
思寧這話是開玩笑的口吻,綿怡也就順勢半真半假的求饒:「您就饒了兒臣啊,兒臣怎會不和您說實話,只是這些事情腌臢,兒臣怕您聽了生氣。」
思寧這幾天琢磨來琢磨去,隱約也琢磨出來一點端倪,因此並不驚訝,只道:「你說就是了,我還沒這麼嬌弱。」
綿怡這才嘆了口氣開始說這事兒的因果。
「這事兒的確是寧妃做的,那個死了的宮女雖然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但是小時候卻是在親戚家吃過幾口飯的,那個親戚後來也沒了,卻留下來一個小孩,當時兩人都年紀小,那小孩被親戚家裡人收養,那宮女也就糊裡糊塗的頂了一個包衣家的名頭進了宮。」
「這事兒發生的久遠,現在查也只能拼湊出一些線索,收養那個親戚留下小孩的人家,正是寧妃家裡奴才的奴才,他們拿著那個小孩的命來要挾,為了報一飯之恩,那宮女也就只能去死了,可是從明面上看,那宮女卻和寧妃一點關係也沒有,哪怕是出去查她的來歷,也只能查到是饑荒時的流民,入了京被內務府的包衣偷龍轉鳳送進了宮。」
思寧聽著這些話,眉頭緊皺:「也就是說,這些話都是你猜的,你沒有證據?」
綿怡遲疑了片刻,到底點了點頭:「沒有。」
思寧嘆了口氣:「我總算是知道你為何不願意給我說了,說什麼腌臢事不願意污了我的耳,只怕是你自己覺得丟人,不好意思吧。」
綿怡面上閃過一絲尷尬,清了清嗓子,轉過臉去不敢看思寧,只是語氣僵硬道:「這種事的確腌臢,兒臣也是沒想到寧妃會有如此歹毒的心腸。」
思寧卻搖了搖頭:「她的心腸不一定歹毒,你看她往日也是吃齋念佛的人,看著奴才受苦都不忍心,可是有時候巨大的利益擺在眼前,人總有昏了頭的時候,她倒是不一定想要害了大福晉肚裡的孩子,只是這樣一個絕好的機會,能夠一箭三雕,她只需要輕輕推動一把,難道還不夠冒這個險嗎?」
綿怡想著這些事兒,也是眉頭緊皺。
「我至今還沒見過她的面兒,也沒問她做這些事的原因,想來不外乎也就是那些東西,我也懶得聽,就讓她安安靜靜的待在自己宮裡吧,看在奕爍和蘊柔的份上,我不處置她,只盼她還能存著一絲理智。」
思寧點了點頭,這件事其實也不好處置,因為綿怡沒有證據,你要打要罰,總得拿出東西來,可是寧妃實在是太謹慎,處置事情的手段也乾淨,竟是一絲一毫的線索都沒留下,甚至那個理論上被拿來要挾的一家子,也是無知無覺,他們甚至有些糊塗,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等到知道入了宮的宮女死了,那個當年的孩子才流了幾滴淚,只說還記得小時候和姐姐相處的很好,沒成想再次知道消息,便是生死兩隔。
反正這件事兒綿怡辦的很憋屈,所以這幾日才會報復似得任由宮裡傳播這些沒譜的謠言。
思寧真是又氣又笑,這人平日裡看著冷靜持重,但是其實還是有孩子氣的時候。
不過這也能看出人治的壞處,你好與不好,只看當權者的一念之間。
思寧暗嘆一句,再沒有想下去,在封建社會想這些,純粹就是給自己找罪受,還是算了吧。
「你既然想要沒名沒分的處置寧妃,那蘊柔這邊該怎麼解釋?」
綿怡想了想道:「不用解釋,就告訴她寧妃做了錯事,需要反省,至於什麼錯事,她這個當女兒的,難道還要質問我嗎?」
思寧看著他拿出了君父的威嚴,真是好笑又無奈,只能點點頭:「那好,那我就這麼和蘊柔說,至於奕煊那邊,你也要解釋清楚。」
綿怡面上閃過羞惱,但是還是點了點頭:「您放心吧,會給他一個交代的。」
之後思寧再不與他說什麼閒話,兩母子安安靜靜的用完了這頓飯。
綿怡吃完飯之後很快就離開了,兩個女兒的照面都沒打。
思寧送著他離開,看著他匆忙的背影,心裡也不知該對這次的事情怎麼評價,最後只能是一聲嘆息,然後轉身回宮。
……
而此時的寧妃也在嘆息,她長長久久的跪在佛前,看著菩薩垂首時的慈悲眉眼,心中只千萬遍祈求,她的一雙兒女能不受這次事情的牽連。
可是要說她後不後悔,她心理卻是說不上來的,絕好的機會擺在眼前,她不信誰能忍得住。
哪怕是神佛,也有失態的時候,更何況她這樣的凡人呢?
至於她那時候想的是什麼?
想的是佟佳氏的支持,想的是更進一步的貴妃之位,想的是若是大阿哥能緩一緩往前走的腳部,等一等她的奕爍,或許日後一切都會變得不同。
綿怡這次倒是準點來的,思寧看著他風塵僕僕的樣子,就沒忍心說他這幾天怎麼不過來看她的事兒,只是一個勁兒的招呼兒子坐下用膳。
母子倆一起用膳沒什麼規矩,一邊吃一邊說話,思寧便無可避免的問起了寧妃的事兒。
綿怡沉默了一會兒,到底開了口氣:「這事兒原不想讓額娘憂心的,但是皇后不懂事,卻將二公主打發到您這兒了,兒臣便知道您肯定會操心。」
思寧聽了這話只是一笑:「真是糊塗了,你後宮出了這樣大的事兒,哪怕沒有蘊柔在裡頭,那我也是要過問的,你如今是不是翅膀硬了,倒是和我也不說老實話了?」
思寧這話是開玩笑的口吻,綿怡也就順勢半真半假的求饒:「您就饒了兒臣啊,兒臣怎會不和您說實話,只是這些事情腌臢,兒臣怕您聽了生氣。」
思寧這幾天琢磨來琢磨去,隱約也琢磨出來一點端倪,因此並不驚訝,只道:「你說就是了,我還沒這麼嬌弱。」
綿怡這才嘆了口氣開始說這事兒的因果。
「這事兒的確是寧妃做的,那個死了的宮女雖然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但是小時候卻是在親戚家吃過幾口飯的,那個親戚後來也沒了,卻留下來一個小孩,當時兩人都年紀小,那小孩被親戚家裡人收養,那宮女也就糊裡糊塗的頂了一個包衣家的名頭進了宮。」
「這事兒發生的久遠,現在查也只能拼湊出一些線索,收養那個親戚留下小孩的人家,正是寧妃家裡奴才的奴才,他們拿著那個小孩的命來要挾,為了報一飯之恩,那宮女也就只能去死了,可是從明面上看,那宮女卻和寧妃一點關係也沒有,哪怕是出去查她的來歷,也只能查到是饑荒時的流民,入了京被內務府的包衣偷龍轉鳳送進了宮。」
思寧聽著這些話,眉頭緊皺:「也就是說,這些話都是你猜的,你沒有證據?」
綿怡遲疑了片刻,到底點了點頭:「沒有。」
思寧嘆了口氣:「我總算是知道你為何不願意給我說了,說什麼腌臢事不願意污了我的耳,只怕是你自己覺得丟人,不好意思吧。」
綿怡面上閃過一絲尷尬,清了清嗓子,轉過臉去不敢看思寧,只是語氣僵硬道:「這種事的確腌臢,兒臣也是沒想到寧妃會有如此歹毒的心腸。」
思寧卻搖了搖頭:「她的心腸不一定歹毒,你看她往日也是吃齋念佛的人,看著奴才受苦都不忍心,可是有時候巨大的利益擺在眼前,人總有昏了頭的時候,她倒是不一定想要害了大福晉肚裡的孩子,只是這樣一個絕好的機會,能夠一箭三雕,她只需要輕輕推動一把,難道還不夠冒這個險嗎?」
綿怡想著這些事兒,也是眉頭緊皺。
「我至今還沒見過她的面兒,也沒問她做這些事的原因,想來不外乎也就是那些東西,我也懶得聽,就讓她安安靜靜的待在自己宮裡吧,看在奕爍和蘊柔的份上,我不處置她,只盼她還能存著一絲理智。」
思寧點了點頭,這件事其實也不好處置,因為綿怡沒有證據,你要打要罰,總得拿出東西來,可是寧妃實在是太謹慎,處置事情的手段也乾淨,竟是一絲一毫的線索都沒留下,甚至那個理論上被拿來要挾的一家子,也是無知無覺,他們甚至有些糊塗,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等到知道入了宮的宮女死了,那個當年的孩子才流了幾滴淚,只說還記得小時候和姐姐相處的很好,沒成想再次知道消息,便是生死兩隔。
反正這件事兒綿怡辦的很憋屈,所以這幾日才會報復似得任由宮裡傳播這些沒譜的謠言。
思寧真是又氣又笑,這人平日裡看著冷靜持重,但是其實還是有孩子氣的時候。
不過這也能看出人治的壞處,你好與不好,只看當權者的一念之間。
思寧暗嘆一句,再沒有想下去,在封建社會想這些,純粹就是給自己找罪受,還是算了吧。
「你既然想要沒名沒分的處置寧妃,那蘊柔這邊該怎麼解釋?」
綿怡想了想道:「不用解釋,就告訴她寧妃做了錯事,需要反省,至於什麼錯事,她這個當女兒的,難道還要質問我嗎?」
思寧看著他拿出了君父的威嚴,真是好笑又無奈,只能點點頭:「那好,那我就這麼和蘊柔說,至於奕煊那邊,你也要解釋清楚。」
綿怡面上閃過羞惱,但是還是點了點頭:「您放心吧,會給他一個交代的。」
之後思寧再不與他說什麼閒話,兩母子安安靜靜的用完了這頓飯。
綿怡吃完飯之後很快就離開了,兩個女兒的照面都沒打。
思寧送著他離開,看著他匆忙的背影,心裡也不知該對這次的事情怎麼評價,最後只能是一聲嘆息,然後轉身回宮。
……
而此時的寧妃也在嘆息,她長長久久的跪在佛前,看著菩薩垂首時的慈悲眉眼,心中只千萬遍祈求,她的一雙兒女能不受這次事情的牽連。
可是要說她後不後悔,她心理卻是說不上來的,絕好的機會擺在眼前,她不信誰能忍得住。
哪怕是神佛,也有失態的時候,更何況她這樣的凡人呢?
至於她那時候想的是什麼?
想的是佟佳氏的支持,想的是更進一步的貴妃之位,想的是若是大阿哥能緩一緩往前走的腳部,等一等她的奕爍,或許日後一切都會變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