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雍泰寧六年,泰寧帝退位。

  太子皇甫策繼位,立賀氏長女為後,年號元景。

  大雍元景十年,南梁覆滅。

  大雍元景十年冬,大雍天下一統,四海歸心。

  翠微山的隆冬,自然不比帝京溫暖,可如今這大雍朝的滿朝文武,都窩在了翠微山脈過貓冬,甚至連藩國的進貢,都在此交接。

  泰寧帝在位六年,大雍養精蓄銳,再次打開與北狄、大夏、西域的互市,六年間積累財富無數。又有圖南關二十載的四通八達的商道與賦稅,這筆富可敵國的財庫,在太上皇登基後都入了國庫,才有了元景帝登基後,大雍朝十年興兵征伐,依舊國祚中興的資本。

  太上皇退位以後,一年有大半年都消磨在翠微山行宮。一為養身,二為清閒。當年誠親王可是慣會享受揮霍的主兒,雖有迷惑先武帝的意思,可一年年下來習慣,早已成了本性。在位六年矜矜業業節衣縮食,為得不過就是退位後的大動干戈。一朝成了甩手掌柜,自然就琢磨著吃喝玩樂。

  雖是圖南關積累的財富都入了國庫,可架不住賦稅年年有,誠王府當年的私產有了太上皇這個靠山,自然是比做誠親王時經營的更好,有錢有閒的太上皇,就開始在翠微山行宮大興土木,又圈起了一個山頭不說,但凡行宮內說得著的宮殿與花園,冬有地暖,夏有冰窖。

  小花園因鋪著暖銅管的緣故,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何況大花園與幾處主殿的溫湯都重現修繕了遍,繁花盛開能延長一個季度。

  幾處湯池都建在花園中,四周都有竹排遮擋,只有後山最大的一處湯池,建在屋內的,唯有頂端是水晶拼接的天棚。寒冬臘月,泡在滾燙的湯池中,白日賞雪,夜裡望月,當真是人間天宮。

  翠微山行宮陸陸續續修繕了三年,才算徹底完工。耗費巨資與無數心血之後,當年不過是作為避暑所用的小行宮,如今在看那是華美舒適,古樸又雅致,頓時將帝京皇宮比成了新貴家的庭院。

  自有了這般好去處,從不用理事的皇后娘娘,常常攜皇子公主進山常駐。

  元景帝在朝上忙個焦頭爛額,閒暇片刻,還想找機會偷溜後宮看上兩眼,哪怕與皇后說上兩句話,煩躁的心情也能好起來。可自翠微山行宮修繕完畢以後,元景帝常常喜滋滋的回去了後宮,面對的都是人去殿空的尷尬與冷清。獨守了幾次空房,元景帝頗有怨言,又時常不言,或是深知言也無用,幾次催促快馬加鞭的讓人接皇后回宮,大多換來都是置之不理。

  元景帝私下裡著實哀怨了些時日,隨後大筆一揮,但凡皇后娘娘去了翠微山,整個朝廷即刻搬去了翠微山行宮理事,好在此處當年就是□□與先幾代帝王的避暑議事之地,所有的一切都很是齊全,大臣們又都有行苑在此,也無人有所怨言。

  雖還是隆冬,但溫湯附近的花樹,都已早早的盛開,因地下埋著熱水銅管的緣故,花草倒也一直都綠著。傍晚的時分,湯池的竹排房內,也早早的點上了登上,氤氳著淺顯的霧氣,越顯花色荼蘼。

  元景帝趴在湯池中,隔著霧氣,向走進門的人招了招手:「愛卿,朕在此處。」

  大雍陛下的第一近臣的韓耀,如今已官居一品太子太傅。忙完一日的政事,得元景帝召見,太子太傅面上不但沒有半分喜色,甚至頗有幾分生無可戀的木然。

  韓耀在最大的湯池邊上站了片刻,似乎有些認命的走到小圈口處,見元景帝趴在湯池中,幾乎是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不知這個時辰,陛下召臣入宮,所謂何事?」

  元景帝長嘆一聲,很是體恤道:「愛卿也忙了一日,下來泡泡。」

  韓耀木著臉看了元景帝半晌,面無表情的褪去長袍,仔細的放在一側的長榻上,下了水,坐到了遠離元景帝的地方。韓耀雖是極力避開與元景帝接觸,可小溫湯滿打滿算也不過能坐三個成年男子,最遠的距離也沒有多遠。

  元景帝將浮在溫泉上的果酒,推到了韓耀面前:「愛卿也嘗嘗。」

  韓耀頗有種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的緊迫感,可為人臣子的到底不能多言多語,唯有緊蹙眉頭,扶著托盤,擺出幾分榮辱不驚的姿態:「陛下知道,臣有些喝不慣貢酒。」

  元景帝挑眉,將托盤又拉了回來:「貢酒都在太上皇的地窖里,莫說你,朕都分不到。這壺杏果酒乃去年太上皇與皇后一同釀下新酒,甜酸適中很是利口,朕攏共分了一小壇。」

  韓耀不動聲色的將托盤拉了回來,端起抿了一口,如元景帝所說,酸甜適中,很是爽口。雖有些酒味,可最多的還是果香。韓耀緊蹙許久的眉頭,也不禁舒緩了不少。

  元景帝見韓耀飲了酒,頓時嘆了口氣:「愛卿再來一杯?」

  韓耀自坐下就聽見元景帝的連連嘆息,可也裝作一無所知,眯著眼飲起酒來:「這般的好酒,外面也買不到,若陛下不喜這味道,倒不如都賞給臣,拿回去慢慢喝,如何?」

  元景帝低聲道:「朕與愛卿哪用如此,這一壺你都帶走就是。」

  韓耀低眉順眼道:「臣謝陛下賞賜,不過陛下哪裡有一壇,餘下的那些不如都給臣拿上,如何?」

  元景帝噎住,看了韓耀半晌道:「愛卿吶,朕遇見難事了……」

  韓耀忙安撫道:「如今天下歸一,四海昇平。這一年更是國運昌興,風調雨順。哪裡還有陛下值得煩心的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