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不顧太醫們的反對,太后說要帶著姜如清去行宮住。
「這皇宮,哀家住太久了,不想最後的時日也是在這裡度過的。」
傅叡煬沉吟了許久,終究還是應了。
臨出發的前一日,姜如清隻身一人敲響了端華宮的門。
甫一進殿,她便撲通一聲跪在光滑的地上:「罪婦,多謝娘娘。」
她的手上,緊緊捏著一紙信封。旁人不知道但周嫻卻清楚,這裡面寫著傅叡煜的所在地和近況。
「你往後,是如何打算的?」周嫻扶起她的身子。
姜如清扯了個苦澀的笑:「罪婦斗膽請求娘娘一個恩典,那行宮,可否辟個佛堂給罪婦棲身之用。」
「你不打算去找他嗎?」周嫻有些詫異。
面前的人只是搖了搖頭,道:「不必了吧。我早知道他對我沒有情義,何苦糾纏不放呢。」
周嫻沒有再勸,情愛一事,箇中酸楚只有自己知曉。
景祥二年五月,阿那什收到了來自部族的信箋。信上說,他的父王病重,他便知道是他離開的時候了。
傅小九聞言,深夜拜訪端華宮,請求周嫻幫她出宮。
至於傅小九出了宮之後去做了什麼,去見了誰,周嫻並未多問。只知道她回來之後,應下了遠嫁和親的聖旨。
幾日後,被封為長寧公主的傅靜,在眾多宮人的擁躉之下,踏上了去往異地的漫漫長路。
本以為再次看到傅小九的消息,會是收到她平安到達的家書,卻沒想到在她們剛出大都的地界後,就聽聞其遇襲跌落山崖下落不明的消息。
驛館的醫師平日裡多是看顧些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像阿那什這種深可見骨的刀傷他是這輩子都未曾見過,匆匆止了血之後又讓人將其送回大都讓太醫救治。
周嫻心裡掛念,等太醫回稟阿那什已從昏迷之中醒來後,便向傅叡煬請了旨前去探望。
「娘娘,」阿那什一手按住肩上的繃帶,一手撐著床沿想要起身行禮,「請娘娘恕臣無法起身見禮。」
為了防止撕裂他的傷口,周嫻伸手止住了他的動作,反正她也不是那種講究虛禮的人。
看了一眼在阿那什跟前伺候的小廝,周嫻猶豫著開了口:「為何會遇襲?小九呢?」
許是對其信任,阿那什倒是並未介意小廝在場,幽幽然開了口:「動手的人,是我的那些兄弟們。」
「我父王病重,而我又有大盛的庇佑,等我回去他們必然是爭不過我的,這才打算來個一不做二不休,想要扮做流寇將我誅殺在路上。」
「而公主……」阿那什閉著眼深吸了一口氣,好半晌才看向周嫻,露出了從前那副赤忱卻又笨拙的模樣,「其實公主之前去見沈曜,我是知道的。」
「我以為公主那夜會和沈曜走,但她沒有。我知道公主對沈曜的情義,我一直都知道的。所以看著公主在轎輦上一副心懷家國大義的模樣,看著沈曜帶著行李一路尾隨的身影,我退縮了。」
「可是,嫂嫂你知道嗎,我也不是那麼心甘情願放手的。那一劍我本可以躲開的,但是我沒有。我卑劣地想用我的血,在小九的記憶里留下一個印記,想讓小九記住曾經有個人也是可以為她擋住所有傷害……」
從看到公主提起沈曜時,露出了他沒見過的笑,阿那什就知道他沒有任何希望了,但他真的不甘心。
眼看著他臉上的笑意逐漸苦澀,看著他的眼角泛起陣陣水光,周嫻知道,她永遠也看不到第一次見面時,他將自己錯認成小九時眉飛色舞的模樣。
窗外的鳥啼聲愈發明朗,阿那什望著窗外棲息在樹枝上的兩隻鳥兒,心中仿若一塊大石落了地。
「嫂嫂,你也不用憐憫我,也許過段日子我就想開了。」
「畢竟,除了情愛,我身後還有我的部族,還有千千萬的人,在等著我。」
總有一天,他會放下,會釋懷,會重新開始。
周嫻起身,朝著阿那什的方向行了個禮:「我代小九,謝謝你的成全。」
從今往後,希望小九能過得好,就好像希望,曾經的那個自己也能過得好。
回宮的路,周嫻沒有選擇馬車,而是帶著帷帽緩步走在大都城內。
從前她還在閨中的時候,總想著能這般走走看看,倒是沒曾想過當了皇后還能有這般忙裡偷閒的日子。
城中的茶樓酒館喧嚷聲不絕於耳,街兩側的鋪子裡你來我往的還價叫賣,道上哭鬧著讓父母買零嘴的幼童。
周嫻看著腳下的大都,想起了禮州,想起了赭狄,想起了她到過和沒到過的每一個地方。
是啊,她也不止有情愛。
她可以在原地待著。
但她不能,一輩子都在原地待著。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還有一則後記,字不多,交代一些後續,然後這文就完結啦。
第83章
自陸家倒台之後,傅叡煬在刑部辟了個新的官職,喚作殿前監察。
無人知曉這殿前監察是何人,也無人知曉他在何處。只從那以後,不時聽聞各地有貪官污吏落馬,百姓們都將其稱作聖上的明目。
除此之外,傅叡煬又嚴整賦稅徭役,減了百姓不少負擔,各地俱是紛紛叫好。
而收上來的銀兩,也多用於建橋修路,開拓商戶的來往之道。甚少撥於皇室之用。
「這皇宮,哀家住太久了,不想最後的時日也是在這裡度過的。」
傅叡煬沉吟了許久,終究還是應了。
臨出發的前一日,姜如清隻身一人敲響了端華宮的門。
甫一進殿,她便撲通一聲跪在光滑的地上:「罪婦,多謝娘娘。」
她的手上,緊緊捏著一紙信封。旁人不知道但周嫻卻清楚,這裡面寫著傅叡煜的所在地和近況。
「你往後,是如何打算的?」周嫻扶起她的身子。
姜如清扯了個苦澀的笑:「罪婦斗膽請求娘娘一個恩典,那行宮,可否辟個佛堂給罪婦棲身之用。」
「你不打算去找他嗎?」周嫻有些詫異。
面前的人只是搖了搖頭,道:「不必了吧。我早知道他對我沒有情義,何苦糾纏不放呢。」
周嫻沒有再勸,情愛一事,箇中酸楚只有自己知曉。
景祥二年五月,阿那什收到了來自部族的信箋。信上說,他的父王病重,他便知道是他離開的時候了。
傅小九聞言,深夜拜訪端華宮,請求周嫻幫她出宮。
至於傅小九出了宮之後去做了什麼,去見了誰,周嫻並未多問。只知道她回來之後,應下了遠嫁和親的聖旨。
幾日後,被封為長寧公主的傅靜,在眾多宮人的擁躉之下,踏上了去往異地的漫漫長路。
本以為再次看到傅小九的消息,會是收到她平安到達的家書,卻沒想到在她們剛出大都的地界後,就聽聞其遇襲跌落山崖下落不明的消息。
驛館的醫師平日裡多是看顧些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像阿那什這種深可見骨的刀傷他是這輩子都未曾見過,匆匆止了血之後又讓人將其送回大都讓太醫救治。
周嫻心裡掛念,等太醫回稟阿那什已從昏迷之中醒來後,便向傅叡煬請了旨前去探望。
「娘娘,」阿那什一手按住肩上的繃帶,一手撐著床沿想要起身行禮,「請娘娘恕臣無法起身見禮。」
為了防止撕裂他的傷口,周嫻伸手止住了他的動作,反正她也不是那種講究虛禮的人。
看了一眼在阿那什跟前伺候的小廝,周嫻猶豫著開了口:「為何會遇襲?小九呢?」
許是對其信任,阿那什倒是並未介意小廝在場,幽幽然開了口:「動手的人,是我的那些兄弟們。」
「我父王病重,而我又有大盛的庇佑,等我回去他們必然是爭不過我的,這才打算來個一不做二不休,想要扮做流寇將我誅殺在路上。」
「而公主……」阿那什閉著眼深吸了一口氣,好半晌才看向周嫻,露出了從前那副赤忱卻又笨拙的模樣,「其實公主之前去見沈曜,我是知道的。」
「我以為公主那夜會和沈曜走,但她沒有。我知道公主對沈曜的情義,我一直都知道的。所以看著公主在轎輦上一副心懷家國大義的模樣,看著沈曜帶著行李一路尾隨的身影,我退縮了。」
「可是,嫂嫂你知道嗎,我也不是那麼心甘情願放手的。那一劍我本可以躲開的,但是我沒有。我卑劣地想用我的血,在小九的記憶里留下一個印記,想讓小九記住曾經有個人也是可以為她擋住所有傷害……」
從看到公主提起沈曜時,露出了他沒見過的笑,阿那什就知道他沒有任何希望了,但他真的不甘心。
眼看著他臉上的笑意逐漸苦澀,看著他的眼角泛起陣陣水光,周嫻知道,她永遠也看不到第一次見面時,他將自己錯認成小九時眉飛色舞的模樣。
窗外的鳥啼聲愈發明朗,阿那什望著窗外棲息在樹枝上的兩隻鳥兒,心中仿若一塊大石落了地。
「嫂嫂,你也不用憐憫我,也許過段日子我就想開了。」
「畢竟,除了情愛,我身後還有我的部族,還有千千萬的人,在等著我。」
總有一天,他會放下,會釋懷,會重新開始。
周嫻起身,朝著阿那什的方向行了個禮:「我代小九,謝謝你的成全。」
從今往後,希望小九能過得好,就好像希望,曾經的那個自己也能過得好。
回宮的路,周嫻沒有選擇馬車,而是帶著帷帽緩步走在大都城內。
從前她還在閨中的時候,總想著能這般走走看看,倒是沒曾想過當了皇后還能有這般忙裡偷閒的日子。
城中的茶樓酒館喧嚷聲不絕於耳,街兩側的鋪子裡你來我往的還價叫賣,道上哭鬧著讓父母買零嘴的幼童。
周嫻看著腳下的大都,想起了禮州,想起了赭狄,想起了她到過和沒到過的每一個地方。
是啊,她也不止有情愛。
她可以在原地待著。
但她不能,一輩子都在原地待著。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還有一則後記,字不多,交代一些後續,然後這文就完結啦。
第83章
自陸家倒台之後,傅叡煬在刑部辟了個新的官職,喚作殿前監察。
無人知曉這殿前監察是何人,也無人知曉他在何處。只從那以後,不時聽聞各地有貪官污吏落馬,百姓們都將其稱作聖上的明目。
除此之外,傅叡煬又嚴整賦稅徭役,減了百姓不少負擔,各地俱是紛紛叫好。
而收上來的銀兩,也多用於建橋修路,開拓商戶的來往之道。甚少撥於皇室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