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傅琰已經拿過柏林和坎城電影節的雙料影帝,若是今年也能夠拿下威尼斯電影節的獎盃,那麼三大電影節的獎項,他都拿了個大滿貫,真正是實現了華人電影的一個傳奇。
傅琰同姜栩一同到達威尼斯的時候,是早上的九點多,當天下午剛好就是《春花秋月》的放片會。
沒來得及休息,兩個人直接從機場趕到了會場。
他一下車,本屆電影評審會的主席馬特爾就迎了上來,用中文問好:“你好,Yan。”
傅琰笑著握住他的手:“你好。”他又介紹說,“這是我的女朋友,姜栩。”
後半句是用英文說的。
馬特爾非常禮節性地在她的左右兩邊臉頰輕輕碰了下,說:“你好,我看過你的表演,你是個非常不錯的演員。”
姜栩還是頭一次參加這樣的電影節,心裡不免緊張,沒反應過來他說的內容。
傅琰附在她的耳邊,翻譯了一遍。
姜栩趕緊笑著,用英語道謝:“謝謝您。”
紅毯兩邊站滿了記者,也有當地的華人影迷特意趕來為傅琰的電影助威的,還有影迷舉著姜栩和傅琰兩個人名字的海報。
在異國他鄉看到自己的海報,姜栩覺得很親切,真正生出了一種自豪感來。
這是一種特別的身為中國演員的驕傲。
電影展出前的採訪環節,有記者問到關於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核心。
傅琰似乎是第一次在鏡前談到自己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他握著話筒,用非常流暢又地道的英文說:“這是我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在拍攝之前,我經歷了長達一年的選劇本修改劇本的過程。”
姜栩記得那些日子,每次他們在一起,他都是在專心研究劇本。她握住了他的手。
傅琰也回握住她的,兩個人默契地相視一笑,傅琰繼續說:“我一直在思考我想要表達什麼,我想要傳達什麼。然後就有了這部電影。這是一部武俠電影,想要展現的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所追求的‘道’。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朝聞道夕死可矣,若是換成現在的語言大概就是為了追尋真理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那你是怎麼理解這種所謂的道呢?”又有記者問。
“這部電影裡很多的場景被我放在了河流和竹林里。這是兩個非常有意思的意象。中國人說,上善若水,認為水至剛至柔,是大道。而竹子也一直被認為是君子的象徵,正直不阿。當然這是我所理解的。我相信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有自己的理解。”
當他侃侃而談自己對電影的理解時,姜栩忽然就能夠理解這麼久以來他對著質疑選擇沉默的原因了。
就好像去年的舞台劇一樣,他固執地選擇了一個並不討好的故事,在呈現的時候選擇了那麼多傳統的意象,來表達他的理解。
他並不需要別人的認同。
他只是完成電影最本質的工作——傳達。
作為開幕電影,《春花秋月》拉開了威尼斯電影節評選的序幕,自然是被寄予了最高的期待。
而外國人向來對中國的一些傳統武術、繪畫、音樂等充滿了好奇和嚮往,而這些元素在電影裡被呈現得淋漓盡致。
在電影裡有一處打鬥的場景,是在江面上進行的。
兩位劍客分別身穿黑白兩色長衫,在江面上你來我往,挑起的水花四濺,美輪美奐。
而背景音卻是鏗鏘激昂的琵琶。
悠揚的樂音,伴隨著劍客行雲流水的飛舞,背景是奔騰不息的浩蕩江河。
這樣的畫面的衝撞,一時讓人分不清楚是在看電影,還是站在一副巨大的山水畫跟前。
姜栩已經看了三遍電影,只是這一次再看,卻好像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從《春風不度》到《春花秋月》,傅琰的初心從未改變過。
作為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威尼斯電影節的頒獎典禮吸引了世界媒體和影迷的關注。
姜栩和傅琰共同出現在紅地毯上的時候,國內直播的網絡平台被粉絲們的彈幕刷爆了。
姜栩身穿海藍色曳地長裙,像是一條來自深海的美人魚,優雅而驚艷。傅琰則穿著一身深藍色西裝與之呼應,兩個人站在一起,完全就是天造地設這個詞最好的詮釋了。
這個獎對傅琰來說意義非凡。
在頒獎典禮之前,他有一段時間被國內觀眾質疑,甚至被認為是陷入了創作和表演的低谷。
而當他此刻出現在紅地毯上,紳士地觀眾和鏡頭揮手時,人們發現,不管經歷多少流言和誤解,傅琰始終都是傅琰。
強大,耀眼,自信,在電影的世界裡,是神一般的存在。
頒獎典禮很快開始。
前面的幾個獎項頒發之後,很快就到了最佳導演獎的頒獎環節。
傅琰察覺到姜栩的手心都微微滲出了汗,就低聲說:“你怎麼比我還緊張?”
姜栩說:“馬上要見證你職業生涯的大滿貫了,我肯定緊張啊。”
“對我這麼有信心?”
“那當然。”
這樣的對話聽起來有些耳熟,姜栩想到當初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之前,他也是這樣無條件地表達了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傅琰同姜栩一同到達威尼斯的時候,是早上的九點多,當天下午剛好就是《春花秋月》的放片會。
沒來得及休息,兩個人直接從機場趕到了會場。
他一下車,本屆電影評審會的主席馬特爾就迎了上來,用中文問好:“你好,Yan。”
傅琰笑著握住他的手:“你好。”他又介紹說,“這是我的女朋友,姜栩。”
後半句是用英文說的。
馬特爾非常禮節性地在她的左右兩邊臉頰輕輕碰了下,說:“你好,我看過你的表演,你是個非常不錯的演員。”
姜栩還是頭一次參加這樣的電影節,心裡不免緊張,沒反應過來他說的內容。
傅琰附在她的耳邊,翻譯了一遍。
姜栩趕緊笑著,用英語道謝:“謝謝您。”
紅毯兩邊站滿了記者,也有當地的華人影迷特意趕來為傅琰的電影助威的,還有影迷舉著姜栩和傅琰兩個人名字的海報。
在異國他鄉看到自己的海報,姜栩覺得很親切,真正生出了一種自豪感來。
這是一種特別的身為中國演員的驕傲。
電影展出前的採訪環節,有記者問到關於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核心。
傅琰似乎是第一次在鏡前談到自己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他握著話筒,用非常流暢又地道的英文說:“這是我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在拍攝之前,我經歷了長達一年的選劇本修改劇本的過程。”
姜栩記得那些日子,每次他們在一起,他都是在專心研究劇本。她握住了他的手。
傅琰也回握住她的,兩個人默契地相視一笑,傅琰繼續說:“我一直在思考我想要表達什麼,我想要傳達什麼。然後就有了這部電影。這是一部武俠電影,想要展現的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所追求的‘道’。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朝聞道夕死可矣,若是換成現在的語言大概就是為了追尋真理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那你是怎麼理解這種所謂的道呢?”又有記者問。
“這部電影裡很多的場景被我放在了河流和竹林里。這是兩個非常有意思的意象。中國人說,上善若水,認為水至剛至柔,是大道。而竹子也一直被認為是君子的象徵,正直不阿。當然這是我所理解的。我相信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有自己的理解。”
當他侃侃而談自己對電影的理解時,姜栩忽然就能夠理解這麼久以來他對著質疑選擇沉默的原因了。
就好像去年的舞台劇一樣,他固執地選擇了一個並不討好的故事,在呈現的時候選擇了那麼多傳統的意象,來表達他的理解。
他並不需要別人的認同。
他只是完成電影最本質的工作——傳達。
作為開幕電影,《春花秋月》拉開了威尼斯電影節評選的序幕,自然是被寄予了最高的期待。
而外國人向來對中國的一些傳統武術、繪畫、音樂等充滿了好奇和嚮往,而這些元素在電影裡被呈現得淋漓盡致。
在電影裡有一處打鬥的場景,是在江面上進行的。
兩位劍客分別身穿黑白兩色長衫,在江面上你來我往,挑起的水花四濺,美輪美奐。
而背景音卻是鏗鏘激昂的琵琶。
悠揚的樂音,伴隨著劍客行雲流水的飛舞,背景是奔騰不息的浩蕩江河。
這樣的畫面的衝撞,一時讓人分不清楚是在看電影,還是站在一副巨大的山水畫跟前。
姜栩已經看了三遍電影,只是這一次再看,卻好像又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從《春風不度》到《春花秋月》,傅琰的初心從未改變過。
作為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威尼斯電影節的頒獎典禮吸引了世界媒體和影迷的關注。
姜栩和傅琰共同出現在紅地毯上的時候,國內直播的網絡平台被粉絲們的彈幕刷爆了。
姜栩身穿海藍色曳地長裙,像是一條來自深海的美人魚,優雅而驚艷。傅琰則穿著一身深藍色西裝與之呼應,兩個人站在一起,完全就是天造地設這個詞最好的詮釋了。
這個獎對傅琰來說意義非凡。
在頒獎典禮之前,他有一段時間被國內觀眾質疑,甚至被認為是陷入了創作和表演的低谷。
而當他此刻出現在紅地毯上,紳士地觀眾和鏡頭揮手時,人們發現,不管經歷多少流言和誤解,傅琰始終都是傅琰。
強大,耀眼,自信,在電影的世界裡,是神一般的存在。
頒獎典禮很快開始。
前面的幾個獎項頒發之後,很快就到了最佳導演獎的頒獎環節。
傅琰察覺到姜栩的手心都微微滲出了汗,就低聲說:“你怎麼比我還緊張?”
姜栩說:“馬上要見證你職業生涯的大滿貫了,我肯定緊張啊。”
“對我這麼有信心?”
“那當然。”
這樣的對話聽起來有些耳熟,姜栩想到當初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之前,他也是這樣無條件地表達了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