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林如海再與黛玉說了些日後安排,唯恐誤了她休息,急著命人送她回房安歇。
黛玉便將諸多念頭壓下,要等寶釵來再和寶釵商議。
因黛玉身體漸好,不似往常柔弱,今年除夕夜的林府也有煙花爆竹的熱鬧。
下人們在院子裡放著鞭炮,林如海便帶著人站在廊道里看。
香菱笑吟吟地湊到黛玉身邊問:「寶姐姐不在,可要我替你捂耳朵?」
黛玉羞紅了臉,在廊道上懸掛的燈籠映照下更顯嬌艷。
但聽眾人只顧說笑,似無人留意到她和香菱,她展顏笑道:「我偏不要你,我難道就不會自己捂耳朵的?」
可巧這時院子裡負責放煙花的下人高喊:「放煙花咯!」
黛玉忙捂了耳朵,卻仍有畢駁之聲不住傳入她耳中。
然抬頭望去,但見夜空已被煙花照亮,璀璨生輝,這點聲響就成了熱鬧的見證。
此時的薛家,薛寶釵也正陪著家人一起賞煙花。
薛蟠和薛蝌興起了,拿著煙花爆竹就要自己點。寶釵和許晴妍一左一右地站在薛姨媽身邊,一併看他兄弟倆玩鬧。
忽見林府的方向也有燦爛煙花升起,薛姨媽就笑道:「果是黛玉那孩子身體好多了,他們家才也愛放這些東西了。」
寶釵便也望向那邊,想著黛玉現在雖不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但兩人正看著同樣的焰火,她不由抿嘴一笑。
大年初一過後,論理當是走親訪友的日子。
然而隨著賈家和王家的人都回了祖籍,林家和薛家在京中都無過多親戚,因此大多時候只兩家人往來。
林如海帶著崇玉到忠順王府拜訪,再應酬一些同僚,也花費不了多少時間。
眼看林如海就要帶著家眷,並薛家眾人一起啟程前往南越赴任,忽有一封金陵加急發來的信件送入林府。
原來在年初七這日一早,賈母一家剛要開門灑掃,就遠遠聽得有木魚聲響,一個癩頭和尚和一個跛足道人,分別自街兩端走來。
街道雖長,那兩人卻走得快,幾乎眨眼間就齊聚在賈家門前。
賈家灑掃的人還正茫然不知所措,寶玉竟拍手笑著從屋裡走出,問那兩人可是來接他的,繼而三人就這般揚長而去。
灑掃的只有一人,突遇此等變故,一邊忙著追寶玉,一邊大喊大嚷,雖將屋子裡的人並左鄰右舍都驚動了,但怎般都追不上寶玉三人,只覺三人真飄飄如仙,轉眼不見蹤跡。
任賈家眾人如何尋訪蹤跡,都在城中找不到三人去向,只聽說該出了城,但出城之後天地之大,更不知當往何方尋覓。
賈母等人正傷心,次日竟有玉信來,道寶玉天生有仙緣,如今俗世緣盡,當踏上他另一條修行之路,萬望賈母等人莫要因此誤事,只待寶玉安定下來,自當有消息傳回。
眼看寶玉才離開,玉的信就來了,賈家眾人雖對玉信中所說信了大半,但哪能真放下尋找寶玉的事?
因此賈政送信給林如海,既有讓林如海幫忙之意,又說自己為此事,須得再過一段時日才能去找林如海。
林如海看罷信,長嘆一聲,執筆回信,又給自己在金陵那邊的一些故交寫了相托,將信送了出門,方再命人請來一雙兒女,將此告知黛玉姐弟。
黛玉難免要替賈母等擔心,又憂著寶玉隨那一僧一道離開後不知到了何方。
然而林如海離京日子已近,縱有寶玉的消息傳來,林如海也不能再多耽擱時間,依舊得按時啟程。
才出了正月,寶玉的信就送回賈家。
確是寶玉筆跡,只說他已剃度出家。
信中,寶玉萬般感念父母親長撫育恩情,深嘆此生無以為報。
他又說什麼青埂峰無稽崖,還說自己往日如何被紅塵俗世迷了眼,要來享受一遭,後來才發現,繁華終成空,只顧身外虛妄,他平白誤了自己修行。他已知富貴安樂日子,現在卻要苦行清修,做一個遊方僧人,以待徹底開悟,回歸他本來面目。
賈家眾人都看不懂寶玉的信,收到信後,謄錄了一封送到南越林家,再設法按送信來的地址尋找,雖找到了寶玉剃度的廟宇,但那裡早已沒了寶玉蹤跡、聽得廟裡的和尚說,當日剃度的寶玉,已不知又遊行到了何方。
而後的日子,林家和賈家信往來仍舊頻繁。
幾月時間倏忽急逝。
南越的夏日較京城、揚州都來得早。
饒是黛玉體弱,如今都已換上輕薄些的夏裝。
這日黛玉正坐在院中鞦韆架,捧著一本詩集看著,寶釵忽走了來,見紫鵑要喊,還忙示意紫鵑噤聲。
她悄悄走到黛玉身後,將鞦韆輕輕一送,唬得黛玉想舍了詩集好生抓住鞦韆繩子,又擔心愛惜卷,不忍心隨意丟下。
幸得鞦韆晃得不明顯,很快就讓她穩住,她回過頭來,見是寶釵,當即笑嗔道:「好你個寶姑娘!不陪著你媽和你嫂,卻來唬我作甚?」
鞦韆做得大,又極穩固,兩個姑娘坐上去都不打緊。
黛玉特特讓了讓位置,寶釵便坐到了她身側。
寶釵抽出黛玉手中詩集遞給紫鵑,笑道:「她倆那邊有什麼要我擔心的?嫂嫂雖然有孕,但還沒幾個月,身子還算輕便。且有媽看顧著,我在她倆身邊轉,反被她們嫌我什麼都不懂,就在旁礙手礙腳呢。」
黛玉便將諸多念頭壓下,要等寶釵來再和寶釵商議。
因黛玉身體漸好,不似往常柔弱,今年除夕夜的林府也有煙花爆竹的熱鬧。
下人們在院子裡放著鞭炮,林如海便帶著人站在廊道里看。
香菱笑吟吟地湊到黛玉身邊問:「寶姐姐不在,可要我替你捂耳朵?」
黛玉羞紅了臉,在廊道上懸掛的燈籠映照下更顯嬌艷。
但聽眾人只顧說笑,似無人留意到她和香菱,她展顏笑道:「我偏不要你,我難道就不會自己捂耳朵的?」
可巧這時院子裡負責放煙花的下人高喊:「放煙花咯!」
黛玉忙捂了耳朵,卻仍有畢駁之聲不住傳入她耳中。
然抬頭望去,但見夜空已被煙花照亮,璀璨生輝,這點聲響就成了熱鬧的見證。
此時的薛家,薛寶釵也正陪著家人一起賞煙花。
薛蟠和薛蝌興起了,拿著煙花爆竹就要自己點。寶釵和許晴妍一左一右地站在薛姨媽身邊,一併看他兄弟倆玩鬧。
忽見林府的方向也有燦爛煙花升起,薛姨媽就笑道:「果是黛玉那孩子身體好多了,他們家才也愛放這些東西了。」
寶釵便也望向那邊,想著黛玉現在雖不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但兩人正看著同樣的焰火,她不由抿嘴一笑。
大年初一過後,論理當是走親訪友的日子。
然而隨著賈家和王家的人都回了祖籍,林家和薛家在京中都無過多親戚,因此大多時候只兩家人往來。
林如海帶著崇玉到忠順王府拜訪,再應酬一些同僚,也花費不了多少時間。
眼看林如海就要帶著家眷,並薛家眾人一起啟程前往南越赴任,忽有一封金陵加急發來的信件送入林府。
原來在年初七這日一早,賈母一家剛要開門灑掃,就遠遠聽得有木魚聲響,一個癩頭和尚和一個跛足道人,分別自街兩端走來。
街道雖長,那兩人卻走得快,幾乎眨眼間就齊聚在賈家門前。
賈家灑掃的人還正茫然不知所措,寶玉竟拍手笑著從屋裡走出,問那兩人可是來接他的,繼而三人就這般揚長而去。
灑掃的只有一人,突遇此等變故,一邊忙著追寶玉,一邊大喊大嚷,雖將屋子裡的人並左鄰右舍都驚動了,但怎般都追不上寶玉三人,只覺三人真飄飄如仙,轉眼不見蹤跡。
任賈家眾人如何尋訪蹤跡,都在城中找不到三人去向,只聽說該出了城,但出城之後天地之大,更不知當往何方尋覓。
賈母等人正傷心,次日竟有玉信來,道寶玉天生有仙緣,如今俗世緣盡,當踏上他另一條修行之路,萬望賈母等人莫要因此誤事,只待寶玉安定下來,自當有消息傳回。
眼看寶玉才離開,玉的信就來了,賈家眾人雖對玉信中所說信了大半,但哪能真放下尋找寶玉的事?
因此賈政送信給林如海,既有讓林如海幫忙之意,又說自己為此事,須得再過一段時日才能去找林如海。
林如海看罷信,長嘆一聲,執筆回信,又給自己在金陵那邊的一些故交寫了相托,將信送了出門,方再命人請來一雙兒女,將此告知黛玉姐弟。
黛玉難免要替賈母等擔心,又憂著寶玉隨那一僧一道離開後不知到了何方。
然而林如海離京日子已近,縱有寶玉的消息傳來,林如海也不能再多耽擱時間,依舊得按時啟程。
才出了正月,寶玉的信就送回賈家。
確是寶玉筆跡,只說他已剃度出家。
信中,寶玉萬般感念父母親長撫育恩情,深嘆此生無以為報。
他又說什麼青埂峰無稽崖,還說自己往日如何被紅塵俗世迷了眼,要來享受一遭,後來才發現,繁華終成空,只顧身外虛妄,他平白誤了自己修行。他已知富貴安樂日子,現在卻要苦行清修,做一個遊方僧人,以待徹底開悟,回歸他本來面目。
賈家眾人都看不懂寶玉的信,收到信後,謄錄了一封送到南越林家,再設法按送信來的地址尋找,雖找到了寶玉剃度的廟宇,但那裡早已沒了寶玉蹤跡、聽得廟裡的和尚說,當日剃度的寶玉,已不知又遊行到了何方。
而後的日子,林家和賈家信往來仍舊頻繁。
幾月時間倏忽急逝。
南越的夏日較京城、揚州都來得早。
饒是黛玉體弱,如今都已換上輕薄些的夏裝。
這日黛玉正坐在院中鞦韆架,捧著一本詩集看著,寶釵忽走了來,見紫鵑要喊,還忙示意紫鵑噤聲。
她悄悄走到黛玉身後,將鞦韆輕輕一送,唬得黛玉想舍了詩集好生抓住鞦韆繩子,又擔心愛惜卷,不忍心隨意丟下。
幸得鞦韆晃得不明顯,很快就讓她穩住,她回過頭來,見是寶釵,當即笑嗔道:「好你個寶姑娘!不陪著你媽和你嫂,卻來唬我作甚?」
鞦韆做得大,又極穩固,兩個姑娘坐上去都不打緊。
黛玉特特讓了讓位置,寶釵便坐到了她身側。
寶釵抽出黛玉手中詩集遞給紫鵑,笑道:「她倆那邊有什麼要我擔心的?嫂嫂雖然有孕,但還沒幾個月,身子還算輕便。且有媽看顧著,我在她倆身邊轉,反被她們嫌我什麼都不懂,就在旁礙手礙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