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他又懷疑到和秦王一向『很好』的晉王身上。

  及至他回京,公主別莊那次,再是香山受襲。尤其是香山受襲,因為秦王擺了晉王一道,徹底讓晉王暴露出來了,再來就是慈寧宮血燕被動了手腳。

  看似對方深謀遠慮,還找了明惠郡主做替死鬼。可即使是這等手段,也遮掩不了一個問題,對方下手下得太肆無忌憚,似乎在告訴眾人,你們猜吧找吧查吧,反正把天翻過來,也找不到我身上。

  下手之人的作風與當年席芙之死如同一轍,瘋狂、無忌。魏王和這些兄弟鬥了多年,還算了解他們的作風,絕沒有如此瘋狂的,會這麼瘋狂且肆無忌憚,反而更像個局外人。

  因為是局外人,所以猜不到他頭上,因為是局外人,他根本不在乎你們怎麼查,因為你們絕對查不到。人但凡做事必有原因,若是沒有任何牽扯,誰又會想到一個無關緊要的人身上?

  晉王絕稱不上是局外人,相反他比任何人都要在乎齒序,他不厭其煩地人前人後以兄長自居,哪怕下面這些弟弟們從沒有將他放在眼裡過。

  所以魏王對晉王一直是懷疑,但懷疑得並不確定。

  但若下手之人不是晉王,而是胡太妃就很好理解了。一個在宮裡待了悠長歲月、歷經兩朝的宮妃,一個看似不起眼,卻和太后交情深厚的宮妃,她能在裡面做多少?

  想想魏王就有種不寒而慄之感,也因此他回去後就命手下的人動了起來,主要是查當年安王之事,查當年生下晉王的那個宮女。

  第104章

  魏王讓人去查,還真讓他查出了些東西。

  遠的安王不提,但若是細究晉王,就能發現他身上有好幾處疑點。

  晉王回宮時已經快十二歲了,他明明受太和帝冷對,被視如敝屣地遺留在行宮,偏偏他竟然識字還讀過書。

  當時這事誰都不知道,晉王突然歸來,由於他年紀的緣故,因此招來很多妃嬪的敵視,於是這些人就故意給晉王設了個陷阱,不提他可能不識字的事,直接讓他去上書房讀書,還讓太和帝當場考校一眾皇子們。

  本是想讓晉王丟臉,誰知晉王竟然識字還讀書不差,事後眾人才知原來晉王會讀書,是行宮裡有個老太監看他可憐,才教他的。

  還有當時晉王回宮,是太后提出的。

  太后如何能在事情過去如此之久,想起這個遺留在外的皇子?太后非太和帝親娘,素來處事謹慎,不該管的一律不管,她明知太和帝厭棄此子,為何冒著得罪太和帝的風險提了此事?

  因為人是太后弄回宮的,回來沒多久,晉王就遇上這樣的事,雖表面上無人說起,但太后何等老辣眼光,自然看出是故意針對晉王,因此還十分憐憫晉王,因為有太后的憐愛,讓晉王迅速在宮裡站穩了腳跟。

  這裡面值得琢磨的事實在太多,魏王就盯著這幾處查。

  不光查當年那個老太監,還查當年在行宮照顧晉王的人,以及與他來往頻繁之人。還別說,真讓魏王查出了些東西。

  那個老太監雖如今已經死了,但行宮對其中服侍的宮人都有記檔,這太監曾在胡太妃的宮裡服侍過,後來因為犯錯,被從宮裡貶斥到了行宮。

  除此之外,魏王還找了行宮裡的老人,問晉王當年在行宮之事。

  據說,當年那個宮女在生下晉王后,就難產死了。當時晉王尚在襁褓,又惹了陛下厭棄,可到底是個皇子,行宮的管事太監也不敢輕忽,就找了個奶娘和一個老嬤嬤照顧他。

  這個奶娘就是晉王的乳母,後來還隨晉王回了宮,如今在晉王府。至於那個老嬤嬤,如今人也死了,但通過她的記檔來查,對方竟和胡太妃安王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雖然這關係十分隱晦且錯綜複雜,但若是提前有了目標,那縷關係就十分清晰了。

  一個可能是巧合,難道兩個也是巧合?

  而且安王在晉王出生前後,確實在玉泉宮養病養了一年多,據說是因為玉泉宮的湯泉對養病有奇效,太和帝特意恩准安王在此養病。

  除過這些,並沒有查到其他有用的消息。

  大概對方早已安排,除了這個老嬤嬤和老太監,晉王早年在行宮,一切行為舉止都十分符合被遺棄在行宮的皇子,人十分孤僻,和其他人接觸的並不多。

  如果只是這兩點,其實並不足以拿來當做證據。而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晉王是安王之子,就牽不出背後的胡太妃。

  「能不能滴血驗親?晉王的乳母,她會不會知道一些事?還有安王府就沒有其他人了,胡太妃可還有家人?」無雙問道。

  「胡太妃乃胡家旁枝所出,胡家當年牽扯進英王謀逆案,被削官流放。安王當年自詡身體孱弱,不想害人,一直未曾娶妻,也未曾生子。他死了後,安王府就被收回了。至於那個乳母,本王已經讓人查去了,暫時還沒查出對方的來歷。」

  不過無雙說的滴血驗親,也給了魏王一些思路。

  他去找了宋游,問滴血驗親的有效之法。

  其實滴血驗親不准,尋常百姓不知,但皇家和一些富貴人家卻是知道的,魏王來就是想尋求更準確的方法。

  「古書有記載滴骨驗親之法,這種方法少為人知,但我曾試過,這種方法也不准。屍骸長埋於地下,經過多年的腐化,骸骨早已腐朽,任何人的血液都能滲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