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在村里還真有人會馴獸的土法,土是土了點,但很有用。還有個現實里的牧民玩家,他以前就學得一身套馬絕技,在草原上不僅能套馬,還能套狼!

  他在村子周圍找到了適合做套馬杆的木材,摩拳擦掌準備帶大夥做套馬杆。假以時日,大夥都能掌握套馬技能!

  這一個個貢獻榜前排的大佬全都身懷絕技,看得在外面看直播的雲玩家們大呼過癮,不知該看哪個直播間好!

  幸而論壇里有個叫「我是班長」的傢伙橫空出世,同步把這些專業技能級別的直播視頻分門別類地整理出來,方便雲玩家們學習各種技能。

  萬一下次自己有機會拿到登陸艙呢?

  學,必須學!

  今夜我們都是即將擁有套馬杆的漢子!

  「我是班長」這個帖子很快被管理員發現並加精置頂,方便玩家們能及時觀看遊戲裡逐漸展露出來的各種傳統技能。

  有些不了解《華夏online》的人誤入論壇,一看就出不去了。

  瞧玩家們這學手藝活的勁頭,那麼多非遺哪裡愁後繼無人?!

  作為《華夏online》明面上的研發者之一,吳普也結束了混在玩家堆里攪風攪雨的惡趣味,支棱起來準備開個直播。

  直播內容是現成的,就是白從露她們弄回來的野牛。

  吳普得知村子裡弄到了這麼一頭大傢伙,立刻和系統商量著抽出了庖丁。

  庖丁本人名丁,職業是廚工,所以合稱庖丁。他的特殊技能是「庖丁解牛」,出現於莊子寫的書裡頭。

  這人一刀刀下去,不僅可以輕鬆把牛拆解了,還能讓自己每一個抬手挪足的動作、每一刀落下的聲音都暗合《桑林》《經首》兩首古曲!

  通俗點來說,那就是這人一邊跳著舞一邊宰牛,每一刀都正好落在骨頭的縫隙裡頭,不怎麼費勁就把牛切分完了!

  按照他自己吹的牛逼,有的廚子宰牛時經常拿刀去砍骨頭,刀用上一個月就得換了,而他的刀用了十九年都還像新的那麼鋒利!

  原因嘛,自然是因為他的刀根本不用碰到骨頭!

  這就是把一個普通技能做到極致的典範!

  吳普趁著村民和白從露她們還沒對野牛下手,麻溜地上線當起了攝像頭,給直播間關注欣賞真正的「庖丁解牛」。

  得知吳普帶來的人是庖丁,又聽吳普介紹完庖丁的本領,不管玩家還是村民都沒去搶庖丁的活干。

  尤其是圍過來看野牛的村民們。

  他們看向庖丁的眼神簡直充滿了羨慕。

  十九年啊!一把刀用十九年!一點都不捲刃!那得省多少錢!

  這個刀法太實用了,想學!

  庖丁卻很慎重,他殺的牛多,什麼牛都遇到過,可這種模樣的野牛他還是頭一回見到。

  他沒急著動手,而是先上前摸遍了野牛的骨,確定它只是樣子變了,骨頭與骨頭之間還是有骨關節在的,心裡才終於有了底。

  特殊技能庖丁解牛很快出現在直播間觀眾的眼前!

  通過吳普的第一視角,庖丁的每個動作都被清晰地記錄下來。

  很多人都驚訝地發現,聽著聽著那一刀刀扎進野牛皮肉時竟真的有種奇妙的韻律感。

  居然真的有人能有重現庖丁解牛的傳說?!

  雖然大夥既沒有聽過《桑林》,也沒有聽過《經首》,可是音樂這種東西對於聽眾是不怎麼設門檻的,它可以跨越時間、跨越空間,跨越民族、跨越國界,讓每一個聽到它的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它的韻律之美。

  只要有一雙耳朵,就能夠聽出幾分味道來!

  可是,庖丁解牛不是莊子編的嗎?!

  「列子御風也是莊子編的吧?我覺得就算哪天館長把列子召喚出來,表演一個列子御風,我也不會太驚訝!」

  「好想法,不如讓大蘇和列子同游赤壁,這樣大蘇寫『浩浩乎如憑虛御風』的時候,列子就可以來表演個御風現場了!」

  「狗館長:我聽到了經費在燃燒的聲音。」

  「你們太小看狗館長了,沒看到元宵晚會裡面展示的那麼多古畫場景嗎?只要來個《赤壁賦》場景,經費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彈幕里討論得熱鬧,正在干本職工作的庖丁卻是全神貫注地切分著眼前的野牛,眾人只聽刀起刀落鏘然有聲,他一抬手一頓步,既像是舞蹈又像是奏樂,全程簡直是場精彩絕倫的表演,看得村民們的眼睛越睜越大,根本捨不得眨眼,生怕一個錯眼就錯過了哪個精彩的動作。

  等庖丁收起刀,古樸的長木案上已經是一塊塊切分好的牛肉。

  應吳普他們的要求,庖丁還把牛肋骨和肩胛骨分離出來,供他們處理處理拿來刻甲骨文!

  玩家們看著眼前一堆牛肉牛骨,只有一個感覺——

  什麼?這就搞定了?!

  可惡,根本學不會!

  作者有話要說:

  吳館長:上線營業!

  *

  註:

  ①庖丁解牛:參考《莊子》,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②一鐵鞭,二鐵楇,三匕首:出自《資治通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