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圍觀整個過程的熱心群眾吳普吃完一顆在遊戲裡摸來的柑橘,只覺有點酸倒牙。他下線喝了杯茶緩了緩,開始和系統商量著抽取點實用型大佬出來帶帶玩家。

  第一天就是讓玩家們在新手村學學技能的,可玩家不可能總悶在安全區不出去晃蕩。這不得多來幾個有野外生存經驗的大佬出來領隊!

  一人一統商量起來,一般都是吳普大提要求大說特說,而系統只能回答一句:「你抽吧。」

  吳普摩拳擦掌地抽了。

  系統還是很靠譜的,既然吳普提了要求,抽卡的結果就很符合吳普的需求。

  而且一來就來了三個。

  這三個人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一個是醫二代李時珍,這人從小得了家學傳承,又去太醫院幹過一年,結果感覺不太得勁,就辭官自己回家開醫館。

  一看到李時珍,吳普已經給他想好任務了,完全可以發動玩家給他在村里修個東璧堂!

  李時珍回家開的醫館就叫這名兒,取自他自己的字。

  當然,比起東壁堂,更有名的還是李時珍修出來的《本草綱目》。李時珍為了修好這本書,頻繁外出搞野外調查,親自辨認每一種藥材的特徵,修正過去書中藥草的謬誤。

  藥材這東西一旦搞錯了,是會出人命的!

  所以李時珍編修《本草綱目》的每一個條目都分外認真。

  第二個人也很牛逼,叫賈思勰,北魏人。他的人可能不出名,他的書可就出名了,叫《齊民要術》。

  賈思勰也是個相當嚴謹的人,為了《齊民要術》不僅廣泛閱讀前人寫的農書,還走訪各地深入研究當地農業生產技術,內容涉獵農牧漁業如何因地制宜搞發展、農產品及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過程等等方面。

  簡而言之,老百姓需要的技術他全都有!

  當初賈思勰曾經在地方上當過太守,當時的太守是經濟政治一把抓。

  在這種地方父母官位置上,有的人選擇紙醉金迷,有的人選擇下鄉扶貧,賈思勰就是個對農學研究有著極大熱忱的扶貧幹部。

  按照他的說法,那就是「力能勝貧,謹能勝禍」。

  他相信掌握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就可以帶領治下百姓脫貧致富!

  這麼好的扶貧幹部,不召喚出來帶領玩家們開荒太可惜了!

  第三個人是個官二代,時代和賈思勰差不多,也是個北魏人,叫酈道元。

  北魏這個朝代不怎麼起眼,卻也延續了一百多年。

  酈道元與賈思勰所在的時代正是北魏鼎盛時期,也是由盛轉衰的時期,社會各地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動盪。

  與賈思勰可以脫離官場桎梏潛心研究農學相比,酈道元的遭遇比較坎坷。

  酈道元少年時無憂無慮,跟著父親到處遊歷,尋訪名川大山,觀察河流走向,為他後來寫出《水經注》打下基礎。等他父親去世後,他襲爵進入官場,從此不得不捲入各種各樣的鬥爭之中,還曾因為作風太過強硬而得罪了不少人。

  後來酈道元當御史時秉公彈劾,不管你是牛逼藩王還是御前紅人,統統公事公辦一視同仁。

  結果就是被人報復般舉薦去盯著個要造反的藩王。

  那藩王本來就準備要造反,聽說酈道元這麼個剛正不阿的人要過來,頓時就慌了。他和底下的人一商量,決定來個先下手為強,直接把酈道元弄死在半路上,回頭裝作是賊人殺的去幫忙收屍!

  殺人還給收屍,仁慈!

  酈道元就這麼殉職了。

  據《北史》記載,當時酈道元一行人極度缺水,動員所有人掘井十餘丈都沒出水,人也筋疲力盡無法抵抗,賊人就破牆而入把他們都給殺了。

  寫出《水經注》的酈道元,最終卻因為缺水而死,讓人不得不感慨世事弄人。

  三個都是了不起的大佬!

  比如這酈道元吧,說《水經注》可能很多人沒看過,可這本書是非常有名的地理學著述。它以全國五大水係為脈絡,主要講述河流走勢、風土人情、歷史掌故等等,普通人讀來可能有點枯燥,卻是難得的研究歷史地理學的必讀書。

  這書中的一段也曾選入九年義務教材,就是有名的《三峽》。不管過去多少年,很多人可能都還記得結尾時那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反正,都是大佬啊!

  吳普激動地把李時珍三人一口氣召喚出來。

  現在召喚的人多了,系統也改進了召喚流程,這些人在召喚過程中會一口氣了解接下來幾百上千年的變故,不必吳普再親自給他們一一解說,只需要當面與他們說起將他們召喚出來的原因就行了。

  吳普親自給三人倒了滿杯的茶,與他們說起新行星開發的事。他們《華夏online》這邊與國家那邊的開發是同步進行的,比起指望這些玩家能開發多大的區域,倒不如說是想借這次開發新行星展示一下華夏歷史的發展脈絡。

  現在他們選擇的起點是西周一個村落,一切都還處於起步階段,召喚出李時珍這些醫學、農學、地理學大佬,就是希望從各個角度展現每個學科的發展歷程。

  一直到後世,醫學研究、地理勘測都還是有一定風險的行業,他們要麼頻繁和各種各樣的病毒病菌接觸,要麼前往無人的荒漠或者深山探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