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到了資源豐富的新行星,杜甫感覺自己眼神都變好了。

  這不就是想起了酒嗎?

  讀書人基本沒有不好酒的,杜甫在成都府給人當幕僚的時候時不時參加宴會,喝醉後還曾經說錯不少話。不過這抵擋不了杜甫對酒的熱忱,就算買不起酒他還能自己釀,釀完還要寫信給朋友質問:「說好要來看我為啥不來?是不是嫌棄我的酒不好?」

  所以說老杜這人愛喝得很,過來這邊忍了這麼久簡直把他給憋壞了。好不容易感覺自己整個人好起來了,他當然要關心一下自己能不能開懷暢飲!

  吳普說道:「那倒是可以,只不過直播時不能喝,照你們那個喝法是要被封禁直播間的。」眾所周知,酗酒和賭博這些內容都是不允許出現在各大正規直播平台的。

  杜甫喜不自勝,力邀李白在這邊暢飲一番。

  王安石卻是不怎麼愛喝酒,據說他在包拯手底下幹過幾年,包拯設宴請下屬聚餐,他一口酒都不肯喝!

  按照王安石後來的回憶就是「身雖不飲酒,樂與賓客醉」,也就說他年輕時經常參加聚餐,別人喝得老開心,他自己在旁邊干看著,可以說是拒絕職場勸酒的先鋒了!上司勸酒都不喝,也就王安石這個倔脾氣能幹了,一般人初出茅廬時哪裡敢做這種事?

  也就是隨著年紀越大、官位越高,王安石才能時不時和人小酌兩杯。

  比如過年喝杯屠蘇酒。

  不過看杜甫熱情邀約李白一起喝酒,王安石也欣然表示要加入。酒喝不喝也得看場合,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喝就完全沒問題!

  杜甫心情好,自然答應下來。

  蘇軾和唐寅他們聽到有酒喝,二話不說就要一起。

  一群人齊刷刷盯著吳普。

  意思是「你不給安排安排」?

  吳普拿他們沒轍,笑著說:「我們去另一個地方吧。」他給眾人介紹了一下馬上要轉場的地方,那也是一幅遙師李思訓這個金碧山水派的作品,由北宋宗室趙伯駒所畫,名為《王母宴瑤池卷》。

  這畫取材於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神戀故事。

  神指的自然是傳說中的西王母。

  人指的是周穆王。

  周穆王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天子,他剛即位時勵精圖治,幹了許多不錯的大事,比如修了本刑法(由呂候編纂的《呂刑》),比如屢次御駕親征開疆擴土。

  後來周穆王犯了所有長命帝王都會犯的錯誤:我這天子幹得這麼好,是時候該享受享受了。

  周穆王打了幾場勝仗,正是最志得意滿的時候,當即表示「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他騎著高大的駿馬、帶著殷勤的從人,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這個期間就傳出了後世頗為流行的「八駿」。

  據傳他擁有八匹神異非凡的駿馬,並給每一匹馬都起了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的名字,比如什麼超影超光,早早開啟了後世人畫馬時愛湊八匹的先河!

  一直到近代的徐悲鴻都還在畫《八駿圖》。

  至於周穆王和西王母,那又是另一個傳奇故事了:周穆王和西王母一見鍾情,兩個人愛得纏纏綿綿,每天在瑤池宴飲享樂,結果濃情蜜意到一半,有人趁周穆王在外面浪得太歡挑起戰亂,周穆王不得不與西王母依依惜別。

  西王母動情地留詩一首:你要是沒死,記得再來看我啊!(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周穆王也動情地回詩一首:下次一定,下次一定!(比及三年,將復爾野。)

  事實上兩人這段露水情緣就此結束,後來並沒有更多後續。

  《王母宴瑤池卷》的山水與人物都畫得十分清雅秀致,山水所用的金碧技法比之《千里江山圖》要淺淡幾分,瞧著多了幾分含蓄與縹緲,與瑤池宴十分相配。

  一行人來到煙波浩渺的江邊,沒一會就等來了前來接他們前往瑤池的仙輿。

  仙輿只有一個位置,前後簇擁著舉著旌旗或者奏著仙樂的仙女。

  等到那由雲霧承托著的仙輿來到面前,吳普一行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有點猶豫:位置只有一個,該由誰坐上去好?

  大家都要臉,不太好意思搶先。

  還是李白比較坦白,瞧見其他人都沒有先上去的意思,自己先跑到那團宛如實質化的雲霧上,輕輕鬆鬆鑽進由龍牽引著的仙輿裡頭,樂滋滋地道:「你們快上來吧,挺好玩的,走在雲上感覺輕飄飄的,坐在這仙輿上就更妙了,好像整個人都要飄起來一樣!」

  李白都搶了先,眾人也都愉快地登上雲霧,腳下踩上去確實輕飄飄的,卻又不至於叫人栽倒。

  吳普說道:「這明顯不科學啊,果然是神話傳說。」

  蘇軾好奇地問:「怎麼不科學法?」

  吳普說道:「每個人小時候看著天上的雲,感覺都該是棉花一樣的質感,實際上雲是水霧聚成的,哪裡會像棉花啊?摸上去估計一手水吧!」

  蘇軾早就知道棉花是什麼,抬腳踩了踩,發現腳下的雲霧確實有踩棉花的感覺。他笑著說道:「要是把你整天抱著逗的那些貓帶過來,它們一定會玩得很開心。」

  吳普想到貓貓在雲上打滾,甚至還伸手扒拉出幾團雲霧來玩,那畫面確實挺治癒的。他笑眯眯地說道:「以後有機會的話一定把它們帶過來玩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