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不是安保隊長反應及時,把大部分安保力量集中調配過來保駕護航,說不準還會出點什麼踩踏事故。

  吳普欣喜地挨個和眾人問好,尤其是看到一臉好奇看著仙女棒的嬴政後更是熱情地給他塞了一根,準備留下嬴政玩仙女棒的珍貴影像。

  他見後頭跟上來不少遊客,有提醒了一句叫她們不要擁擠,山上天氣冷,穿得不夠多的人還是下山去比較好。

  眾人堅決不下山,並對吳普偷偷躲山上玩煙花的舉動表示強烈譴責。

  吳普只能隨她們去。

  另一邊,李白欣然加入到玩煙花的行列之中,並且迎來了杜甫等人的熱情問好。

  尤其是杜甫,看到年輕時的李白只覺感慨萬千。

  要知杜甫他認識李白的時候,李白已經四十多歲了,謫仙人難免添了幾分人間煙火氣,叫他忍不住感慨「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眼前的李白一點都不憔悴,還精神奕奕,他看到眾人手裡燒沒了的仙女棒,很是好奇地拿了一根到手裡研究來研究去,又主動問杜甫怎麼玩。

  接著他更是接替吳普的工作,給每個人分派起全新的仙女棒來,嘴裡還頗為遺憾地表示「可惜不能帶回去給女兒玩」。

  對上了年紀的杜甫,李白是不認識的,不過他早前聽吳普給他介紹過這個自己以後會結交的朋友。

  李白笑著感慨:「可惜達夫不在,不然我們可以結伴再游齊魯,瞧瞧當年見過的景致千載後是什麼面貌。」

  杜甫聞言,也想起當初與李白、高適攜手同游的快意。

  那時候李白失意地離開了長安,他卻壯志滿腔想要去長安一展才華。

  那時候的他並不知道,當日李白的失意他會實實在在地嘗個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李白還曾有御前待詔的風光,他卻只得了個地位低微的左拾遺便倉皇離京。

  這些年來更是飽受離亂與動盪之苦,親人朋友多離散,滿腔壯志更是無處伸張。

  有時候連個落腳處都難尋。

  與其說他惦念著李白,倒不如說他惦念著當初那段壯懷激烈的歲月。

  杜甫與李白敘完舊,杜甫滿心唏噓,李白卻是興致盎然。

  他和蘇軾聊了會,得知蘇軾就是那個說他「詩寫得沒杜甫嚴謹被偽作純屬活該」的傢伙,很是埋怨了一通,說蘇軾怎麼可以邊夸杜甫邊踩他一腳。

  蘇軾一聽就知道誰幹的好事,找到跑去和別人聊天的吳普瞪了一眼,才和李白解釋起來:「你要是和子美兄一樣嚴謹,那你就不是李太白了!」

  李白一想,也對,他李太白就是李太白,用不著和別人一樣。

  這時唐寅也擠了過來,拿了個大餅一樣的圓形煙花筒吸引李白的注意:「要不要來試試看這個放出來什麼效果?我都研究好放法了!」

  李白對新鮮東西都挺好奇,立刻跟著唐寅去找適合的位置擺煙花。

  蘇軾和杜甫不甘落後,一人抱了一個,和李白他們的煙花挨個擺好,齊齊倒數起來——

  三——

  二——

  一——

  砰!砰!砰!

  幾人點完引線,齊齊退到安全的地方,只見一朵朵煙花在山頂處綻開,點亮了絢爛的夜空。

  在城市裡頭這樣的煙花已經絕跡了,城郊也跟著禁止煙花很多年,要不是吳普弄來個許可證,博物館這邊也是不允許放的。

  許多遊客起初只是對著李白他們拍照,這會兒看到煙花現場,免不了也拍個照片以及短視頻發給親朋好友。

  吳普拉著阮棠躲到一邊,兩個人戴著同款毛茸茸帽子、裹著同款毛茸茸圍巾,就算有人不小心把他們拍了下來,想來也看不清阮棠的長相。

  兩個人光明正大地手牽著手看李白他們在工作人員的指示下研究各種煙花的玩法。

  小情侶倆湊一起嘀嘀咕咕半天,吳普忽然注意到旁邊有個年輕俊朗的新面孔。

  這新面孔旁邊還站著兩個士兵,三個人似乎在討論著什麼。

  現代吃喝不愁,兩個士兵已經從面黃肌瘦的狀態變成了面色紅潤,甚至還長高了不少。

  相較之下,那個將領模樣的俊朗青年反倒有點瘦弱了。

  吳普稍作思索,恍然發現這人應該是自己一直沒來得及召喚出來的趙括!

  看來他讓系統把人一口氣召喚出來過年,系統直接把趙括也喊來了!

  這人也算是將門之後,可惜開局對上戰神白起,還沒來得及歷練出名將風采就迎來了長平之戰這種大慘敗。

  當將軍的,永遠是以成敗論英雄。他輸得太慘,留下來的自然也只有「紙上談兵」的名聲。

  見那兩位士兵對趙括沒多少怨恨,反而十分恭敬,吳普不由溜達過去和趙括搭話:「趙將軍?」

  趙括已與系統簽訂短期僱傭合同,對這邊也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也知道吳普是誰。

  趙括笑著喊道:「吳館長。」喊完他又補充道,「我如今還不是將軍,吳館長不必這樣喊我。」

  得知自己後來率領的趙國軍隊大半被秦兵活埋了,趙括心中也有些羞慚。

  這些人雖不是他殺的,卻是他不敵秦軍招來的劫難。

  吳普見趙括神色落寞,難得好心地寬慰起他來。

  當時趙王換趙括上陣,為的就是快些結束戰事,要是趙括不主動出擊,趙國的糧食跟不上了,防線崩潰也是遲早的事。進退兩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