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普給李白講了講他詩集裡頭至少有一半是「失而復得」的。

  畢竟據傳李陽冰作序的《草堂集》只有十卷,到宋朝就變成了二十卷。

  這個過程中明顯被塞進去不少「遺失」的詩稿!

  李白:「………………」

  怎會如此!

  丟都丟了,找回來作甚!

  這些傢伙真是太過分了!

  吳普一點都不照顧李白的複雜心情,還在旁邊給李白講起蘇軾讀他詩集的點評。

  蘇軾表示李白這些詩集裡混入了不少假冒偽劣作品,水平著實不咋滴,讀來只能說是一般般。

  為啥別人敢假託李白的名義來造假呢,都怪李白自己寫詩放蕩不羈,經常會神來一筆,別人就算胡謅幾句說是李白寫的也不顯得突兀!

  瞧瞧人家老杜,詩寫得那叫一個一絲不苟、嚴絲合縫,別人想照著學寫詩可以,想弄幾首仿作塞進去造假可就難了!

  所以說,這事怪不了別人!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都是李白自己的鍋!

  李白:「………………」

  李白說:「這位蘇軾又是誰?」

  吳普壓根沒覺得自己在給李白和蘇軾製造矛盾,反而積極地給李白介紹起蘇軾來。

  蘇軾自己也活得十分不羈。

  他說李白詩寫得太不拘一格,所以頻頻被人仿作,結果後來託名於他的詩文大行其道,不知多少不是他幹的事都扣他頭上!

  這證明人不能隨便對別人指指點點,要不然事情很容易落到自己頭上!

  尤其是玩筆桿子的,特別容易文讖現象。

  簡單來說就是一口毒奶奶到自己。

  史學家裡頭就有個連環慘案,講的正好是這種「文讖」現象——

  司馬遷蹲大牢,這事大夥都知道。

  後來寫《漢書》的班固感慨前輩司馬遷受牢獄之災,結果自己冤死獄中。

  再後來寫《後漢書》的范曄感慨班固看得清司馬遷看不清自己,結果同樣蹲大牢去了。

  多少血淚教訓告訴我們,話不能亂說!

  蘇軾隨口點評李白那麼幾句,還算是普普通通的小事兒!

  李白從吳普口中得知千百年後蘇軾身上多了多少的離譜事跡,很快決定和蘇軾和解。

  算了,看起來是個有趣的人,下回一起喝酒時讓他多喝兩杯就得了!

  第117章

  吳普和李白兩人聊得起勁,沒注意到經過一晚上的發酵,昨天的直播已經在各大平台刷屏了。

  一開始也就直播間的觀眾們照常傳播。

  結果驅逐艦展方見勢頭不錯,大夥都討論得熱火朝天,頓時覺得自己也該出一份力!

  驅逐艦展方積極地聯繫其他退役艦展方一起搞個大動作,齊齊轉發這次直播的精彩剪輯。

  很快地,其他軍事博物館聞也訊而來,帶著自家退役飛機退役坦克退役武器什麼的參與轉發!

  最後連許多現役帳號也來湊熱鬧,硬生生來了次大型團建,看得圍觀群眾大呼過癮:以前都不知道身邊有這麼多軍事展覽,周末一定帶孩子去逛逛!

  除了這些平時不怎麼搞宣傳的軍事展覽引起廣泛關注以外,最受熱議的還得數李白和戚繼光。

  戚繼光自不必說,他一身甲冑站在那裡就很有將軍氣勢。

  和驅逐艦非常搭!

  李白站在炮台邊與海鳥交流的畫面更是堪稱一絕。

  巨大的驅逐艦給人的感覺是冰冷的。

  可李白站在用來轟殺敵人的炮台旁,卻能與海鳥兩不相疑地親近。

  天與海,古與今,人類與自然,戰爭與和平,那麼多的意象仿佛短暫地在同一時空中交匯,並且恰好被鏡頭捕捉下來。

  縱然本人只是那麼不經意地往那兒一站,仍然叫人久久難以忘懷,忍不住盯著他看了又看。

  等看到有人說「這是李白」,許多人才恍然覺得「原來是李白啊」「就該是李白」。

  李白本來就是光站在那兒,就讓人感受到浪漫無比的人。

  有時候只需要引起點兒興趣,大夥就會自發地去深入了解相關內容。

  因為李白這張圖的加成,各平台的轉發人數一直在增加,不少沒關注昨天直播的人也倒回去補完了。

  吳普是發現科普值正飛速增加,才注意到這些情況。

  那個小戚不錯啊,宣傳能力很有一手!

  可惜人家拿的是鐵飯碗,一般鋤頭很難揮得動。

  挖人不容易啊!

  吳普和李白說了一聲,打開聯絡軟體找昨天加了好友的小戚閒聊:「戚哥,你不聲不響搞了樁大事啊。」

  小戚說:「還是你們博物館的粉絲夠熱情,我才說得動其他人。要不然我就算磨破嘴皮子,他們也不會配合我們的。」

  不得不說,喜歡博物館的人就是不一樣,她們聊起天來既滿懷熱情又言之有物,絕不是那種粘貼複製一堆相同內容的數據粉可比的。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她們真情實意的喜愛。

  吳普笑著回道:「算不上我們博物館的粉絲,只是我們博物館正好有她們喜歡的東西而已。」

  兩人很快結束了對話,天色也徹底亮了起來。

  吳普揉了揉肚子,覺得有點餓了,邀請李白一起去吃早飯。

  飯後博物館的團建小分隊就該踏上歸程了,吳普揮別駱啟,帶著大夥回首都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