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能怪小姐姐把持不住,換成我有錢,我也想養太白嗚嗚嗚。」

  「說實話,養太白是挺費錢的,一般人真心養不起。瞅瞅,兩個養過太白的小姐姐都是宰相孫女!」

  「那肯定,沒聽太白寫詩說『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家裡沒礦的誰頂得住啊?」

  還有一堆人刷打賞表示略盡綿薄之力,今天必須眾籌養太白!

  李白這會兒是看不見彈幕的,自然不知道自己被扒了個底朝天,更不知道有這麼多人要眾籌養自己。

  他和海鳥玩了一會,才發現自己落單很久了,麻溜上了二層甲板和吳普他們會合。

  吳普他們已經把該參觀的地方參觀得差不多了,見李白溜溜達達地跟了上來,吳普好奇地問:「你剛才做什麼去了?」

  李白說道:「在底下排隊看了看炮台。」

  早上大夥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戚繼光身上,見李白神采奕奕地歸隊,王羲之不由追問:「館長似乎沒介紹這位小兄弟?不知他是什麼人?」

  直播間的觀眾瘋狂刷出「李白」兩個字,還有人痛心疾首地表示「書聖你不是喜歡《將進酒》嗎怎麼都不知道李白」,更有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說自己已經暫時屏蔽彈幕準備截屏。

  她們馬上就要擁有全新的表情包——

  王羲之震驚.jpg

  吳普還沒來得及揭開李白的神秘面紗,就聽李白自己在那裡自我介紹起來:「我姓李,單名一字白,字太白,你們叫我太白就可以了,是大唐人。平日裡雖寫了不少詩,卻沒多少自己滿意的,自覺近來寫得最好的一句應當是『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講的是我現在住的桃花岩一帶。那兒山好水也好,你們若是有機會去玩,我一定請你們喝酒!」

  李白非常自然地自己介紹自己,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特別。

  交朋友嘛,最要緊的是真誠!

  他簡簡單單地將自己交了個底,才目光熠熠地看向王羲之,張口就說什麼「我練你的字長大的」。

  王羲之:「…………」

  王羲之的表情一開始是震驚的,震驚著震驚著就換成了「怎麼回事?這句話聽著有點耳熟」。

  沒辦法,前頭唐寅見到趙孟頫,張口就說「我練你的字長大的」;趙孟頫見到他,又說「我練你們父子倆的字長大的」,可不就是特別耳熟嗎?

  吳普在旁邊拆李白的台:「據說你曾經寫了首《草書歌行》夸懷素的草書,裡頭有一句是『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

  李白矢口否認:「什麼懷素,我根本不認得懷素。」

  吳普說:「那肯定的,你至少得二十幾年後才認識他,一認識就寫詩狂吹一通!」

  李白:「…………」

  這個他還真說不準,畢竟要是喝酒喝上頭了,他也不知道自己會寫出啥來。

  吳普繼續拆台:「你有次給人送別還吹噓起自己來,說『竹林七子去道賒,蘭亭雄筆安足夸』。意思是什麼竹林七子、什麼蘭亭書聖,都沒法和你比!」

  李白一陣沉默。

  他到底寫過多少詩啊?!

  李白的字寫得很是瀟灑,有人認為他到長安後認識了賀知章和張旭,從他們那裡學了幾手,所以他的字有點兒「草聖」張旭的味道。

  估摸著就是因為王羲之父子倆這「二王」在唐朝風靡一時,所以李白興頭上來了就把他拿出來吹吹牛逼。

  想想看,要是空口無憑吹自己,別人哪能直觀感受出具體有多牛?

  捆綁上名人就不一樣了,你要是敢吹噓說「李白杜甫的詩哪有我寫得好」,那肯定會引來很多人的關注(或者激情怒罵)!

  王羲之,也是因為在唐朝名氣大了,才時不時被拎出來吹牛逼罷了。

  李白也不知道自己幹了多少這樣的事。

  甚至都不能確定到底是不是自己乾的。

  王羲之聽著他們閒聊,倒是從震驚中緩過勁來了。

  書法這東西,本來就各人有各人的偏好,有人覺得這個好有人覺得那個好。

  他年輕時也覺得自己天下第一好,沒什麼稀奇的!

  要是人人都覺得前人是不可逾越的高山,那該由誰來推陳出新,寫出更好更妙的書法?

  何況李白不傲,那還是李白嗎?

  王羲之笑道:「太白合該如此!」

  李白聽王羲之對自己這般讚譽,也不再在意那些許小事,朝著王羲之朗然一笑,說等回去後一定要向王羲之討教一二。

  馮夢龍幾人早就在旁邊聽半天了,他們得知這個年輕瀟灑的青年竟是李白,心中的震驚比王羲之只多不少。

  尤其是馮夢龍和唐寅,他倆對李白的喜愛從他們的詩文里就能看出來。

  馮夢龍在讀完李白傳後文興大發,在「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的基礎上創作了一篇《李謫仙醉草嚇蠻書》,表示滿朝文武沒人認識外文,布衣李白臨危受命,不僅張口就念出那番邦蠻國的國書,還當場提筆給他們回了一封!

  唐玄宗李隆基對他愛重不已,立刻把他提拔為翰林學士!

  在馮夢龍筆下,李白的仙去也很有意境,說是當時李白乘醉騎鯨騰空而去,一路有仙童開道、仙樂導引,說是「上帝奉迎星主還位」,簡直驚呆圍觀群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