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人最喜歡的幾幅字,明顯都不是他的手筆。

  大概有一兩幅仿得還不錯。

  至少內容是對的。

  由此可見,唐朝古畫造假市場蓬勃發展啊!

  肯定是唐太宗李世民這個頂級迷弟一帶貨,王羲之的字瞬間就炒成了高價。

  為了高昂的利潤,商人自古以來就敢於做任何事,區區造假算得了什麼?

  你想買,我就必須有得賣!

  至於真品,大抵都是少數人的私藏,普通人根本無緣窺見它們的真容。

  造假造得有三分像,已經很不錯了。

  吳普本人不算是過來交流的學生,第三天他就把王師兄他們留在考古隊大本營,自己領著王羲之他們看看「會稽郡」如今的面貌。

  兩晉時期會稽郡不算太小,吳普領著王羲之他們換乘各種交通工具走走停停,轉悠了一圈後跑到蘭亭景區那邊去遊玩。

  王羲之沒想到過了那麼多年,他當年寫《蘭亭集序》的地方居然成了這樣的景點。

  還收了他八十塊門票。

  瞅瞅架子上贈送的宣傳冊,上面還全是和他有關的景點。

  比如鵝池這地方,說是「鵝」他寫的,「池」他兒子王獻之寫的,父子合璧,千古流傳!

  吳普見王羲之一臉無語地看著拿到手的景區宣傳冊,寬慰說:「沒事,要是始皇帝上次走慢點,他去看兵馬俑也是要花錢的。」

  吳普順道給王羲之科普了一下建國後挖出來的兵馬俑。

  那可全都是嬴政私藏的一比一等比例手辦啊!

  王羲之沉默了一下,詢問起另一個問題:「鵝池有鵝嗎?」

  吳普被問住了,搖著頭說:「這個還真不知道,我們過去瞧瞧。」

  三人一路前行,沒走多遠就看見了鵝池兩字。

  一想到前面有一千六百年後的鵝可以欣賞,王羲之腳步都加快了不少。

  接著他們就看到了幾隻被遊客圍著拍照的大白鵝。

  一隻只被鏡頭包圍的大白鵝,像極了被迫上班的社畜。

  王羲之走過去一看,搖著頭惋惜道:「瘦了點。」

  他喜歡雄赳赳氣昂昂的大白鵝,越凶越覺可愛,看著它們神氣十足地在水面玩耍就感覺靈感咕嚕咕嚕往外冒,很想就著鵝一口氣寫它幾幅字。

  吳普聽了點點頭。

  知道了,王羲之喜歡胖胖的鵝。

  他們來的時間不對,到了來年清明才是最熱鬧的時候,到時候會搞蘭亭書法節、組織曲水流觴雅集。

  吳普說:「這個『曲水』我們博物館那邊也有,到時我們也可以試試。就是我們不知道當年到底是怎麼玩的,還得向兩位先生請教請教。」

  王羲之笑道:「這有何難,只要人到齊了,誰來主持、如何主持都不甚重要。乘興而來、盡興而歸,自然就是人間樂事。」

  謝道韞贊同:「正是如此。」

  她們那會兒講究風雅、講究氣度、講究隨性,最不講究的名教禮法,相聚一堂就很快活,哪用講究按什麼步驟來快活!

  吳普點點頭,陪著他們在蘭亭景區溜達了一圈,時不時了解到一些王羲之本人聽了都很感慨的魏晉故事。

  等他們走到講述王獻之練字的「臨池十八缸」前,王羲之忍不住停下腳步,想到了吳普講的王獻之休妻另娶之事。

  謝道韞見王羲之神色惆悵,也想到新安公主非要下嫁的事。

  王獻之這個弟弟是王家兄弟里長得最俊的,風流冠絕一時,當時沒多少人比得過他。

  雖說王家因為這樁姻親得了不少好處,謝道韞還是忍不住想起弟妹黯然離家、投奔郗家叔父時的情境。

  弟妹只生了一個女兒,早早就沒了。她被迫離婚回了娘家,沒過多久就撒手人寰,想來是抑鬱難消。

  吳普見兩人神色悵然,建議道:「我聽說這邊有個書法博物館,不如我們過去看看。」

  王羲之和謝道韞欣然答應。

  三人過去書法博物館逛了半天,就發現書藝交流廳那邊還挺熱鬧。

  吳普溜達過去一打聽,原來是個「二王」大師過來這邊搞活動。

  這位大師專學「二王」書法,還是某地書法協會會長。

  他自稱這次過來一不賣字,二不收錢,只是為了看看孩子們的書法情況,另外推薦一下他新出版的書法科普讀物。

  這是每個小孩子都該擁有的書法啟蒙書!

  中國人怎麼能不懂書法!

  他們那邊的中小學很多都已經把這本書加入課外書訂購清單,這邊作為堂堂書法聖地,絕對不能落後啊!

  吳普聽得有些咋舌。

  這年頭,書法大師都要跨行寫書了嗎?

  第98章

  對校園賣書這種行為,吳普也是不贊同的。

  中小學生還處於沒什麼判斷力的年紀,要是把書列入學校的中小學生課外書訂購書目,他們很可能就會相信井購買。

  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這自然不算什麼,孩子想買書,那肯定得買;學校推薦買的書,那肯定也得買!

  有不少作家通過這種方式把書賣到了千千萬萬小孩子手裡,輕鬆拿到千萬稿費、躋身作家富豪榜。

  對於一些手頭不寬裕的學生家長來說,他們一聽到什麼專家講座、專家活動就心裡發怵,總感覺帶孩子去一趟就會暈乎乎地掏錢買上一套自己井不需要的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