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人皆喜好詩文,坐下一聊便有許多話可講。

  吳普見她們很有些一見如故的勢頭,頓時放下心來,自己回去招待活生生的王羲之。

  雖說王羲之這個藝術大佬不太適合當官,可他的字寫得太好了。

  好到李世民都對《蘭亭集序》愛不釋手,喜歡到派人去從別人手裡將《蘭亭集序》騙回來,帶到墓里陪葬!

  那可是真的騙。

  據傳《蘭亭集序》保存在一個和尚手裡,李世民想要人還不給,一口咬定《蘭亭集序》早就丟了。

  李世民不信,輾轉反側好多天,決定派一御史假裝成落難書生去和和尚交朋友。

  這位御史才學過人、氣度不凡,長得賊帥,還裝得非常窮。

  和尚對他毫不設防,聊上後對他的才學驚為天人,兩個人天天談書論史、彈琴下棋,逐漸成了知己好友。

  那御史就開始在和尚面前傷感地感慨《蘭亭集序》多好多妙,可惜沒機會一睹真跡!

  和尚捨不得好友如此傷懷,就把珍藏的《蘭亭集序》拿出來給好友欣賞。

  那御史摸清楚真跡擺在哪,找了個和尚不在的機會把它給順走。

  等和尚發現這件事,畫都已經到李世民手裡了。

  可憐人家和尚,師父留下的寶貝沒了,知己好友還是假的。

  這個老李壞得很,不僅騙人家的《蘭亭集序》,還要騙別人的感情!

  反過來想想,連李世民都不擇手段要把《蘭亭集序》弄到手,更顯得王羲之字寫得多好!

  皇帝都為他的字如痴如醉!

  還有另一個例子就是米芾有次在船上看到別人收藏的王羲之真跡,當場提出想要用別的字來換。

  對方當然不答應,可米芾絕不輕易認輸,他當場站起來大喊大叫表示「你不給我我就從這裡跳下去投水自殺」。

  對方能有什麼辦法,只能答應米芾把手頭的《王略帖》換給他。

  瞅瞅這又是詐騙又是自殺的,引多少名人競折腰啊!

  可惜王羲之那時代距今已經一千六七百年,早已沒多少真跡傳世。

  傳下來的大多是唐宋時期的摹本。

  現在!

  不一樣了!

  活生生的王羲之就在自己手上!

  吳普回房的時候,心裡有個邪惡的想法:把這個王羲之關起來,麻溜來一批天下第一行書的真跡。

  不過想想召喚這事兒是雙向選擇的,要是壓榨太狠難免會讓對方不想再過來玩。

  瞅瞅他書法老師不就被他逼得連夜搬家?

  還是得先打好關係,再把人忽悠過來常駐!

  吳普打定主意,打開自己房門一瞅,王羲之已經把窗簾拉開,站在窗前遠眺外面的風景。

  這邊經濟不是特別繁榮,但沿海地區大部分地方都開發得很好,所以遠處高樓林立、錯落有致。

  他們房間所在的樓層對王羲之來說也不矮,稱得上是登高望遠。

  「先生。」吳普上前喊道。

  王羲之笑了笑,脫了靴盤腿坐到柔軟的酒店標準床上。

  他家世超然,少年得志,為人灑脫,又好遊山玩水,有時住的地方破落些他也不在意,只在乎風景好不好、玩起來快活不快活。

  興許正是他性格里的這份「不經世事老天真」,才叫他的書法能讓那麼多人迷醉。

  有時候字如其人可不是假話。

  吳普的書法老師擅長楷書,他個人卻偏好行草二書,只有在想要平心靜氣時才會練一練老師傳授的那手小楷。

  吳普也坐到另一張床上,朝王羲之抒發了一通自己的崇拜之情,並把他迷弟李世民和米芾坑蒙拐騙、尋死覓活的騙字行徑給他講了講。

  饒是王羲之生在荒唐事數不勝數的魏晉時期,還是覺得這兩個傢伙做得有點過了。

  不就幾幅字嗎?

  用得著做到這種程度?

  吳普順勢問起王羲之愛鵝成痴的事:「唐太宗李世民讓房玄齡他們編《晉書》,他們在裡頭寫你為了換別人一群鵝,給道士抄了一篇《道德經》,是真的嗎?」

  王羲之道:「確有此事。」

  他本就信道,給道友抄一份《道德經》又不是難事,和白送一群好鵝有什麼區別?這種要求他自然是欣然答應。

  吳普追問:「您喜歡什麼鵝?」

  王羲之一臉茫然。

  吳普問得更加仔細:「您喜歡白鵝還是灰鵝?蜀地白鵝?合浦白鵝?皖西白鵝?道州灰鵝?陽江灰鵝?只要您喜歡,回頭我聯繫聯繫當地的養鵝大戶,瞅瞅他們能不能空運幾隻過來,只要錢給夠,肯定支持先視頻驗貨,你看中哪只就給你抓哪只!」

  王羲之:「…………」

  什麼,現代買鵝居然這麼先進的嗎?

  王羲之看到吳普眼睛裡那熟悉的炙熱光芒,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這位小友也喜歡他的字。

  王羲之笑道:「小友想我給你寫什麼,我給你寫便是。」

  吳普一點都不懂客氣為何物,當場給他列清單:「我想要的可多了,比如《蘭亭集序》《快雪時晴帖》,另外還想給我老師來點楷書,比如《黃庭經》《道德經》等等。」他一口氣念完了自己暗搓搓惦記著的作品,還假模假樣地說,「要是這些不方便寫,隨便寫點什麼都行!像您這樣的書法大家,寫起字來最講究心境,當然是您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