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普先前答應的不限量好酒也在飯後上桌。

  唐寅本來就好酒,一喝之下就想賴在這地方不走了。他琢磨著自己時不時回去賣個畫讓自己湊合著再活幾年就好,酒什麼的還是後世的好喝。

  酒過三巡,馮夢龍有點醉了,好奇地問吳普:「聽說你們這兒有那什麼酒吧,很熱鬧很多酒喝,我們可以去嗎?」

  吳普瞅了他們一眼,一個個又是長發又是鬍鬚的,瞧著很有藝術家范兒。他點頭說道:「倒是可以,不過那些地方大多是年輕人去的,別人可能不愛帶你們玩。」

  蘇軾道:「我還年輕!」

  唐寅道:「我也還年輕!」

  李清照含蓄地道:「那是你們這邊尋歡作樂的地方嗎?」

  吳普說道:「如果是真正意義上的『尋歡作樂』,在我們這邊是違法的,所以最好別想這種事,要不然可能會被警察叔叔抓去蹲大牢。」

  一聽到蹲大牢,唐寅和蘇軾都有點心有餘悸。

  馮夢龍這個剛在青樓受了情傷的痴情種子也一激靈。

  其實歷朝歷代都有過禁止官員狎妓的規定,像宋朝官員聚會就只許請些官妓過來吹拉彈唱,搞點歌舞助助興,不允許干別的事;明朝也一度發布「禁娼令」,不允許有官身的人流連歡場。

  這類禁令的放鬆,往往意味著朝廷綱紀敗壞、民間風氣墮落。

  離亡國也不遠了。

  比如馮夢龍他們那會兒文人皆以風流為傲,朝廷里說得上話的又全是文人,可不就是遍地秦樓楚館、人均風流才子。

  沒過多久,明朝就亡了,馮夢龍也是在宣傳反清復明無望之後抑鬱而終。

  「秦淮八艷」就是這個時期評出來的。

  當時秦淮河畔熱鬧非凡,一邊是尋歡作樂的秦樓楚館,另一邊就是讀書人考試的江南貢院。

  柳如是這位「秦淮八艷」之一,跟的就是明末東林黨核心人物之一錢謙益。

  據說這位錢謙益降清前曾和柳如是相約殉國,臨到跳湖時他卻說「水太涼,不能下」,於是收拾收拾降清去了。

  當然,他降清後又覺得給清王朝打工不得勁,跑回家開始暗中搞反清活動。

  落了個「首鼠兩端」的評價。

  「水太涼」也成為了一個流傳甚廣的笑話。

  馮夢龍第一個保證道:「我早沒這種心思了。」

  早在他心上人離他而去的時候,他對這些事就沒興趣了,只是想多了解了解這個時代罷了!

  吳普道:「很多酒吧夜場有點吵,單純喝酒的話可以找個清吧玩玩,到時候讓人給你們調幾杯有趣的雞尾酒嘗嘗鮮。」

  大夥對這個提議都很感興趣。

  吳普也知道想要馬兒跑就得讓馬兒吃草,不能老逮著人幹活不讓人出去放鬆。

  他二話不說捎上一車人出去找清吧玩,連在隔壁寫教案的熱血教師朱元璋都沒落下。

  朱元璋沉迷教學,路上不忘抽查蘇軾他們的學習進度,看看他們的現代漢語講得咋樣。

  負責開車的吳普聽著感覺是一群外國人在車裡開會。

  這跨越幾百上千年的代溝可真不容易消弭。

  吳普開車領著他們前往有名的清吧一條街。

  入夜後,原本靜謐的街道頓時熱鬧起來。

  朱元璋是沒有來過這種場所的,只覺一路上光是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就叫他目不暇接。

  由於整條街都是酒吧,所以連招牌都在爭奇鬥豔,遠遠看去,燈光把半片夜空都染出亮色。

  許多人到酒吧玩都會特意打扮一番,近年來起了漢服熱潮,路上有不少人也是穿著漢服、戴著發套來的,甚至有酒吧直接做成古風主題,從駐場到服務員都穿著漢服上班。

  蘇軾他們行走在酒吧街上倒不顯突兀。

  他們對古風主題不太感興趣,看了一眼就催著吳普繼續往前走。

  沒想到走到半路,遇上對姐弟被人從前面的酒吧里趕了出來。

  「快走吧,我們再被舉報可就要關停整改。」一個工作人員站在門口嘆著氣催促。

  馮夢龍停了下來,想看看是怎麼回事。

  那對姐弟約莫十六七歲,看起來像一對雙胞胎,年紀、長相都很相近。

  吳普見馮夢龍他們都停下了,想了想,上前詢問兩個拎著簡單行李的小孩怎麼跑到這裡來。

  「奶病了。」那姐姐說,「所以我們想自己賺點錢給奶治病。」

  在姐弟倆你一言我一語的講述之下,吳普了解了他們家裡的情況。

  原來他們爸媽離婚了,媽媽遠嫁南方,爸爸到首都發展,一去就再也沒回過家,從此像是沒了這個人一樣。

  他們姐弟倆成了沒人管沒人愛的留守兒童,是他們奶奶一手把他們撫養長大。

  這次他們奶奶生病,地方醫生治不好,建議他們轉到首都來。

  沒想到這一治就是好幾個月,把他們家裡的積蓄都花光了,還是好心的老鄉和店長商量著讓他們晚上免費住在員工休息間,要不然他們只能睡在走廊里。

  後來他們在別人的幫忙下到網上籌集善款,被人扒出他們爸爸其實和個有錢女人再婚了,名下有好多套房子。

  他們也因此一堆不明真相的網友追著被罵騙錢。

  他們也很震驚,過去找他們爸爸要錢給奶奶治病,結果對方根本不承認,非說他們認錯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