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桃花掩映之下,「桃花塢」三個字清晰可見。

  桃花塢!

  來了,唐伯虎!

  這個系統嘴上說不要,行動還是很誠實的,唐伯虎打牌肯定不差!

  要是這人早來點,說不定《東坡平妖傳》就成《唐伯虎平妖傳》了。

  馮夢龍特別喜歡唐伯虎,比如「唐伯虎點秋香」就是他編的。

  講的是唐伯虎遠遠看到秋香傍舟一笑後神魂顛倒,毅然委身去給人當下人,捋起袖子使勁渾身解數升職加薪到主管,終於抱得美人歸!

  沒錯,這事兒又是馮夢龍編的。

  馮夢龍表示,咱這是「事膺理亦真」。

  就算全是胡編亂造,只要能傳遞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得了!

  馮夢龍這事兒倒是編得挺符合唐寅人設,唐寅一生都與「癲狂」結緣。

  他二十出頭就喪父、喪母、喪妻、喪子,一度十分頹廢,流連秦樓楚館、放浪形骸。

  後來好不容易被好友勸著振作起來,一鼓作氣考了個解元,又被科舉舞弊案牽連去蹲大牢。

  經歷了仕途無望、親友反目、兄弟離心的打擊,唐寅生活越發窮途潦倒,直接和杜甫一樣寫信給親朋好友搞點錢。

  比如他給文徵明寫了千字長信說「幸捐狗馬餘食,使不絕唐氏之祀」。

  意思是「給點你們家狗馬吃剩的東西給我吧,別讓咱老唐家絕後」。

  在此之前,文徵明曾經因為唐寅風流浪蕩多有規勸。

  可惜唐寅那會兒正春風得意,回信時都是說「我就是這樣的浪子,你看我不順眼我們絕交好了」。

  氣得文徵明都不想理他了。

  兩人就此鬧掰許多年。

  結果後來走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唐寅又寫了封洋洋灑灑的長信找文徵明求和。

  這信還寫得很有司馬遷《報任安書》的遺風,字字辛酸,句句泣血。

  堪稱唐寅文章里的第一流。

  看得文徵明麻溜又跟他和好了。

  不得不說,馮夢龍這麼喜歡唐寅和蘇軾、反覆編排他們的風流逸事,還是有原因的。

  這兩個傢伙身上共性很多。

  比如都挺愛霍霍親朋好友!

  像蘇軾平時到處浪,呼朋喚友好不開心,到下獄時卻連夜給他弟寫信說「我在朝中沒朋友,只有弟弟你能給我說說話了」。

  蘇轍能怎麼辦,蘇轍只能第一時間把兄長的妻兒接到身邊並連夜上書救哥哥。

  跟這些風流人物當朋友,真的要有顆強大的心臟。

  文徵明就是個擁有強大心臟的朋友。

  甚至還頑強地活到了九十歲。

  他和唐寅天生就像兩個反面。

  文徵明從小做事一板一眼,早年沒展露出什麼叫人眼前一亮的才華。

  他待人溫和,不露鋒芒,有著春風化雨的好脾氣,又潔身自好到令人嘆為觀止。

  據說有人想要戲弄文徵明,在船上藏了不少歌妓,等到船快駛到湖心時才叫出來給文徵明敬酒。

  逼得文徵明差點跳湖,當場坐小舟逃之夭夭。

  這在唐寅一堆又好酒又好色的朋友里簡直是個異類。

  一看就非常會養生。

  吳普觀察了一下卡面上的唐寅,這人正抱著酒壺在睡覺,睡得還賊香。

  他看起來估摸著有四十好幾了,頭髮早白,還白得很有特色,瞧著跟挑染過似的,這裡白一簇那裡白一簇。

  吳普又看了眼時間線。

  時間線正進行到唐寅連夜裝瘋跑路。

  這時候的唐寅應該是四十五六歲,去年寧王跑上門重金聘他入府。

  他興沖沖地過去待了沒多久,就發現苗頭不對:這寧王要造反!

  已經蹲過一次大牢的唐寅哪裡還敢留下,立刻裝瘋賣傻回老家去了。

  錢哪有命重要!

  現在唐寅又溜回桃花塢天天借酒消愁。

  吳普沒急著把人召喚出來,而是和蘇軾他們賣起了關子:「馬上就有個新朋友過來了,給你們個提示『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蘇軾和李清照還沒反應,馮夢龍一下子跳了起來:「唐伯虎!」

  要不怎麼說馮夢龍特別喜歡唐伯虎,好幾本書都把他給編進去?

  瞧他對唐伯虎的詩滾瓜爛熟,只聽一句就把人給猜了出來!

  這句詩是唐寅晚年的「自畫像」,講他老來缺酒喝就賣些山水畫周轉周轉。

  晚年更是慘得連畫都賣不出去了,直接寫詩感慨「湖上水田人不要,誰來買我畫中山」。

  說的是「大夥有錢就去買田置地了,哪願意花錢買我的『畫中山』?

  一代名家混得這麼慘,可不就讓馮夢龍看得很有代入感,靈感簡直提筆就來!

  可惜沒有在唐寅年輕時把他給召喚過來。

  不過唐寅年輕時風光無限、朋友無數,妥妥的現充,連文徵明都被他嫌棄,應當是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朋友過來玩耍的。

  好在四十多歲也不算多晚,估計還沒杜甫一樣酒都得禁。

  想想就覺得老杜運氣太差了。

  人李清照也快五十了,身體可比他好多了,就他一身得忌口的慢性病。

  都不是吃藥打針能治好的那種,只能常年服藥控制病情。

  這個老杜,怎麼就不早點來!

  吳普在馮夢龍的催促下把唐寅給召喚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