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得知薛姨請來個精通春秋劍鑄造的大佬,這邊的常駐鑄劍師十分熱情地出來和歐冶子握手。

  一點都沒有飯碗可能被搶的擔憂。

  不過他也確實不用擔憂,他更擅長的是唐宋劍的鑄造,業務範圍並不衝突!

  兩個人都是行家,一開始還得吳普翻譯翻譯,後面就直接手舞足蹈地討論起來。

  第85章

  一提到鑄劍相關,歐冶子立刻不困了。

  什麼語言障礙,什麼時代變遷,對他來說全都不是事。

  要知道他在春秋戰國那種落後的年代都會翻山越嶺去找材料,那會兒各地的語言和風俗也大不相同,他還不是哪都敢走?

  這點小問題,很容易就能克服。

  多用手比劃比劃就成了。

  吳普見兩位古今鑄劍大師一見如故,覺得很是奇妙。

  自古同行相輕,哪怕不相輕也會相互看不順眼,很多手藝更是只傳給自家人,時常因為沒有及時傳給後人而失傳。

  像歐冶子他們這樣的倒是少見。

  得知博物館這邊在直播,鑄劍坊那位大師也把自己的小學徒喊了過來,說既然都要拍了,不如兩邊一起拍,共同漲粉、共同進步!

  歐冶子見識過現代的爐子溫度能有多高后震驚不已,越發地期待上手打打現代鐵的感覺。

  兩人又去看鑄劍坊的各種鑄劍材料。

  最初看那些黑不溜秋的鐵塊,大夥左瞅右瞅都瞅不出區別。

  等兩位鑄劍大師拿起鐵塊開始分析它們的產地、質地和特性,直播間觀眾都開始恍恍惚惚地進入「看鐵不是鐵」的狀態。

  聽大佬一解說感覺很像那麼一回事,可要是放到他們面前讓他們自己分辨,他們只會茫然!

  等輪到其他礦物,大夥的感覺就好多了:這個有顏色、這個會發光、這個奇形怪狀,很不錯,比鐵好認多了。

  鑄劍過程中這些礦物將會發生非常複雜的化合反應。

  並在反覆捶打的過程中成形。

  不必馮夢龍慫恿,歐冶子還真在行家指導下打起鐵來。

  這是個非常迷信手工製造的年代,但凡是打上純手工製作的標籤,價格就會翻上好幾番。

  主要是市面上有太多流水線生產的工業產品。

  連粵省人最喜愛的早茶,都有不少已經淪為冷凍食品銷售商,大部分常見茶點都是用半成品食物加熱一下就上桌。

  這種情況下,普通人可不就分外珍惜能夠看到「手工製造」的機會嗎?

  歐冶子打了半輩子鐵,早就把敲敲打打變成了本能,一拿到錘子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

  無人機把歐冶子的變化捕捉得清清楚楚。

  「哇,還以為只有小說里才會有『他拿到武器後一下子變了個人』這種事!」

  「醒醒,錘子不是武器。」

  「錘子不是武器,錘子是生產武器的工具,由此可證,錘子乃是刀劍之母!父母和孩子能不是一個物種嗎?錘子就是鑄劍師的武器!」

  「扯還是大家能扯,聽起來有理有據。」

  「你們都關心錘子,我只覺得這位中年大叔幾歲了,怎麼頭髮都白了,掄捶的姿勢還是那麼健朗!」

  「這有什麼稀奇的,擼鐵兄弟只是定時擼鐵,鑄劍師可是天天打鐵!」

  一時間直播間彈幕亂飛,不少誤點進來的人都被吸引了。

  還有不少過來取經的小主播羨慕不已:不管這個博物館帳號開什麼直播,總能吸引不少言之有物的彈幕,又豐富又有趣,不時還有大佬現身科普,而不是清一色的水友灌水。

  這種粘著度、討論度,直播間本身要是沒內容的話很難支撐起來。

  偏偏內容正是快餐時代最缺乏的東西。

  即使反覆捶打的過程有些乏味,很多觀眾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摩拳擦掌準備現場取材的馮夢龍也觀察得很仔細。

  等到歐冶子進入往復循環環節,馮夢龍才轉頭和蘇軾討論起來:你想換啥子佩劍?要啥紋理?你劍使得咋樣?會挽劍花不?

  蘇軾:?????

  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偏吳普還在旁邊拱火:「現在很流行給小說拍短視頻推廣,子瞻你要是會挽劍花不如一會現場拍一段,講兩句『是兄弟就來砍我』的台詞。」

  「為什麼是兄弟還要來砍我?」蘇軾十分茫然。

  「這個說來話長,回頭再給你講。」吳普不想當眾扒開影帝們的傷口,讓大夥又回憶起他們當年被誆去拍廣告的慘痛經歷。

  那可就太不厚道了。

  蘇軾現在可不是啥都不懂的土包子古人了,他掏出手機一搜,古老的土味廣告對白很快在鑄劍坊內響起。

  歐冶子掄捶的手都抖了抖。

  蘇軾:「…………」

  他就知道吳普這小子沒安好心。

  蘇軾又搜索起吳普所說的廣告。

  這次出來的視頻更土味盎然了。

  李清照都忍不住勸起蘇軾來:「我尊重您的個人愛好,可您就不能戴上耳機再看嗎?」

  看到直播間裡的即時字幕,彈幕頓時笑瘋了。

  「李懟懟上線!」

  「日常禍害大蘇1/1」

  「館長真是天天都在騷操作!」

  「別說,我還真想看大蘇拍土味廣告!」

  「別提了,我上次還看到找幾個外國人拍的贅婿文學,笑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