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據說這事兒還是干將暗示說:「咱師父當年夫妻一起跳爐子才鑄成了寶劍,現在咱這劍鑄不成,原來是沒人跳爐子的原因嗎?」

  莫邪一聽,既然他們跳得,我為什麼跳不得?一切都是為了鑄劍!於是她也毅然決然地跳了爐子。

  干將成功鑄出了兩把好劍,將陽劍命名為干將,陰劍命名為莫邪。他把陽劍偷偷藏了起來,只把陰劍拿出去獻給吳王!

  馮夢龍還給歐冶子理了理人物關係。

  江湖傳說莫邪是他女兒。

  干將是他的弟子兼女婿。

  如果這傳言是真的,這個故事就意味著歐冶子夫妻倆跳了爐子,歐冶子女兒也被女婿誆去跳了爐子!

  一家三口齊齊整整,一個都沒有少!

  真是樁令人髮指的社會新聞!

  歐冶子:「…………」

  這什麼仇什麼怨啊?!

  他和干將是同門兼同僚,只有一起鑄劍的簡單關係!

  他們雖然都熱愛鑄劍,但也沒熱愛到跳爐子裡以身飼劍!

  不至於,真不至於。

  第84章

  吳普見歐冶子都快要被問崩潰了,給歐冶子講了講莫邪的後續故事讓他平衡平衡。

  據傳吳王得到莫邪劍後愛不釋手,舉國懸賞問有誰能打造出配套的金鉤。

  吳王允諾說誰能做出好鉤就賞賜百金,一時間吳國人紛紛敲敲打打造金鉤。

  有個人一琢磨,大家都一樣打金鉤,怎麼才能拿到更多賞錢?他靈機一動,殺了自己兩個兒子血祭金鉤。

  這人把金鉤獻上去後跑去找吳王討賞賜。

  吳王表示「你說殺了就殺了,我怎麼就不信呢」,並讓對方在一堆長得差不多的金鉤里找出哪對是他獻的。

  那個喪心病狂的爹哪裡認得出來,冥思苦想之後靈機一動,開始呼喚起兩個兒子的名字來,說爹在這兒,你們快過來,要不然王咋知道你們有多神奇呢!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這兩兒子都是大孝子,一聽到親爹的召喚,那對金鉤立刻飛進親爹懷裡。

  吳王看得十分慚愧地表示自己錯過此人了,歡喜地給了對方百金賞錢,並且開開心心地把金鉤別在莫邪劍上日夜不離身。

  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記錄,無論正史野史都總是充滿血腥氣,由於這些書大多是漢代人編的,又摻入了不少漢代盛行的道家元素,讀來玄之又玄。

  對於這些時期的小老百姓來說,幹活多,報酬少,還高危。

  比如挖個墓不想暴露方位就讓工匠陪葬。

  比如打造個寶貝不想別人用同款就殺了工匠讓他們「以身殉寶」。

  比如君王閒著沒事突然感慨「我啥都吃過了就是沒吃過人肉」就有人殺了兒子煮給他吃。

  由這些記載勾畫出來的春秋末年,野蠻,血腥,動盪。

  連活人殉葬這種荒唐事都隨處可見。

  難怪孔子要破口大罵:「第一個想出拿俑這麼像人的東西來陪葬的傢伙,他是不是斷子絕孫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要不是「始作俑者」起了壞頭,後面也不會一發不可收拾,直接發展成用活人來殉葬!

  吳普說道:「秦漢時期紙張沒有普及,絹帛保存不易,竹簡又老是被燒,早些年的記載殘缺不全,後人要講述你們那個時期的故事就只能發揮想像了。時代隔得越遠,越適合大膽創作,說實話,你們跳爐子都算是寫實的了!」

  歐冶子:「…………」

  好像有被安慰到,又好像沒有。

  吳普詢問歐冶子是不是在煩惱什麼。

  歐冶子嘆氣:「我可以找到的材料都試過了,鑄不出新的劍。」

  他鬢邊華發初生,一雙手也長滿老繭。

  五十幾歲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人來說,已經算是挺長壽,可他早年在越國鑄劍就是在給越王幹活,常與干將一起被誇「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後來更是和干將先後投奔了楚國,鑄劍事業可謂是蒸蒸日上。

  可是他上山找礦石的時候赫然發現自己找不著適合的材料了。

  也許是開局起點太高,以至於後來打造出來那些劍他都不好意思說是自己鑄的。

  慚愧啊!

  那麼平平無奇的新劍,他怎麼有臉拿去給人點評?

  李清照道:「這就像是寫文章時『江郎才盡』的感覺吧?」

  吳普也聽明白了,這是個對自己作品要求很高的大師。

  他搞不出讓自己滿意的新劍。

  但是他又不想退休。

  打鐵真是太快樂了!

  他真的還想再敲五百年!

  吳普說道:「你要是想找鑄劍新材料,我倒是可以幫你去瞧瞧,只不過那邊不一定能讓你動手。」

  歐冶子聞言兩眼一亮:「真的嗎?」

  吳普點頭:「我問問那邊讓不讓人去參觀。」

  現代人雖然用不上劍,但還是有人喜歡收藏好劍。

  吳普上回跑去借過劍的薛姨就是其中之一。

  薛姨不僅愛收藏現存的劍,還愛搞古劍復原和新劍創新,甚至還自己雇了位鑄劍大師、搞了間鑄劍坊。

  有錢人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是可以這麼為所欲為!

  吳普一個電話打了過去。

  薛姨那邊接通後笑問:「難得你小子又想起了我,說吧,找我有什麼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