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二話不說把卡翻了過來,只見卡面上的年近五十的瘦弱女子憔悴地坐在監獄裡面。

  吳普眉頭一跳。

  這女子一看就受到過良好教育,渾身上下透著股書卷氣。

  還真就是坐牢。

  吳普在腦海里搜索著坐過牢的女性大佬,還真給他想到一個。

  不是旁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李清照。

  李清照出身很好,從小飽讀詩書,又得後世譽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揚名,小小年紀就成了有名的才女。

  她早早嫁給了同樣才學過人的趙明誠。

  可惜她這段婚姻被黨爭攪得一團糟。

  先是她爹李格非的名字被刻到元祐黨人碑上,她們這些「元祐黨人」子弟也被勒令不得留在京城。

  她只能返還原籍,與丈夫分居兩地。

  後來公公也得罪了當時的宰相蔡京,一命嗚呼,丈夫兄弟倆坐了一段時間牢後也被趕出京城。

  這倒是讓李清照夫妻倆慘到一塊了,兩人總算擁有了夫妻間十幾年的甜蜜時光。

  兩人節衣縮食一起搜羅文物、豐碑、古碣,一起研究上面的碑文、款識,還把這些寫成了一套長達三十卷的《金石錄》。

  李清照晚年把這套《金石錄》付梓成書,並寫了篇《後序》自述生平遭遇,也算是完成了兩個人共同的心愿。

  關於李清照這次坐牢,後人有很多爭議。

  有人通過《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這封答謝信,說她病中被人騙婚後奮起離婚被關了九天。

  有人通過《後序》說她是因為「玉壺頒金」這個通敵罪名被誣陷入獄。

  反正不管是哪種原因,她都被關進牢里去了。

  這段日子對於李清照來說絕對算得上是「淒悽慘慘戚戚」:她丈夫病逝,隨著朝廷南渡飄零南方,借住別人家卻被鄰居鑿壁偷光字畫,現在還遭受著牢獄之災。

  過去這二三十年,她經歷了宋朝最動盪的一段時期:先是娘家和夫家先後捲入黨爭,接著是金兵破城、朝廷南渡。

  北宋成了南宋。

  好在這段牢獄之災,估計就是李清照最艱難的時刻了。

  此後她雖然清貧度日,卻也不是過不下去。

  只是分外思念故人故土罷了。

  李清照比岳飛還多活十幾年。

  在南宋這段日子她過得很孤獨,這種孤獨是精神上的孤獨。

  對於李清照來說,「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有位只比李清照晚出生四十多年的女詩人朱淑真,整個人生似乎活成了當時許多女人的寫照——

  朱淑真不僅生前婚姻無法自主,只能寫詩填詞消磨痛苦、排遣寂寞;死後她留下的遺稿也被父母付之一炬,燒得乾乾淨淨,只餘下早已流傳在外的詩文還勉強留存下來。

  那時候陸游給家中一位表侄女寫墓志銘,曾提到李清照想要收他這位姓孫的表侄女當徒弟,那位表侄女卻一口拒絕,說「才藻非女子事也」。

  當時的人提起這件事時都是讚揚的口吻,認為這是女子的「賢」。

  那相較之下,李清照可就是許多人眼裡的「不賢」了。

  李清照不僅把閨閣之事明晃晃地寫入詞中,還寫了篇《詞論》點評北宋時期寫過詞的諸位大佬,下筆橫掃了一大片——

  柳永詞填得挺好,就是內容太低俗了。

  張先、宋祁就寫了那麼三兩首稀碎的詞,算什麼大家。

  王安石、曾鞏寫的文章很有西漢遺風,但他們寫的詞簡直笑掉人大牙。

  晏殊、蘇軾、歐陽修這些傢伙,把詞當詩來寫,牛逼倒是牛逼,可根本不諧音律!這些傢伙寫的歌詞根本唱不出來,那還叫歌詞嗎?

  最後李清照特別表揚了晏幾道、賀鑄、秦觀、黃庭堅,認為他們才是真正懂詞之真味的人。

  可惜夸完後她又列出了這幾個人各自的缺點,表示這個缺點啥,那個也缺點啥,總歸還是不完美。

  可以說是提名的詞人都被她批評了一番。

  這些評價準不準確客不客觀且不提,光是這大膽發言的勁頭就讓不少文人氣得不輕——

  你一介女流,怎麼敢對這麼多大佬指指點點大放厥詞?我從未見過像這麼放肆的女人!

  這個被評價為「無所顧籍」的女人,此時正坐在森冷的監獄裡出神,仿佛不明白厄運怎麼會接連不斷地降臨在自己身上。

  吳普看向稀有卡上的介紹。

  李清照於紹興二年獄中。

  果然就是這位易安居士!

  吳普想了想,煮水準備一會泡壺茶再把李清照召喚出來。

  雖說現代泡茶手段對於宋人來說可能太粗糙了,可接待女文豪總不能什麼都不準備!

  吳普看向自己的第三輪十連抽,裡頭也出了個紫光縈繞的稀有卡。

  吳普搓了搓手,才把這張稀有卡翻過來。

  這人正趴在一份詩稿上昏睡,愁眉緊鎖,神色鬱郁。

  這個提示太少了,吳普一時猜不出他是什麼人。他往下一瞅,樂了,這人居然是馮夢龍。

  這是個明朝小說家,馬甲非常多,寫的內容也非常多,經常搞歷史同人故事。

  蘇軾和王安石的愛恨情仇就是他編的。

  比如蘇軾有事要走三峽那條路,王安石就讓他回來路上捎點水回來煮茶,要什麼水呢?




章節目錄